20 落日的幻觉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 落日的幻觉
目标:
1、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欣赏重点语段,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静听,积累字词.然后请大家谈谈听到哪些内容。
2、学生小声自读,学生独立完成后表格填写。
日落时的幻觉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3,本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逻辑顺序
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阅读第2——5段内容,思考问题。)
1、第2段主要运用 描写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使学性、可读性更强。
2、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这些描写,像日落时太阳变大、颜色深红但没有热度、有时会出现晚霞等,我们不少人都有体会,而有些现象则不太容易观察到,可适当引导学生要勤于观察。
3、第3段在全结构上属于 过渡句 ,在内容上起着 承上启下 的作用。
4、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举例子、作比较 增强的可信度,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5、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 (第5段开头部分)
6、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由现象到原理的逻辑顺序。
7、本的结构安排有怎样的特点?
  先从日常生活写起,并引用古诗增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然后在说明前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用一段字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逐段说明这些景观背后的科学道理。说明部分的顺序,既照顾了第二段的描写顺序,同时也考虑到科学原理的复杂与简单,所以是从颜色以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以及大小。
8、比较:体会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都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讨论明确:第一句用的是双重否定句,强调每个观赏日出的人都会赞叹;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缺少这种强调的意味。
第二组: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我们的古人也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
讨论明确:第一句是反问句,强调古人也有这种情感,语意重;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只是客观的说明,没有强调意味。
四、堂拓展延伸:
最后一段作者没有说明原因,同学们能不能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五、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一篇学性、知识性均很强的说明。我们在了解了有关落日的幻觉的科学原理同时,也充分领略了优美学语言的无穷魅力。此外,我们还了解了一些说明的常识,后要好好消化。
六、作业:写一篇描绘日出的小短

20 落日的幻觉
【学习导言】
你是否留意过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那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也蕴藏着奇趣横生的科学奥秘。让我们走进,欣赏“落日的幻觉”,探询其中的奥妙。
前学习(通读、积累基础)       
【通读】
关于“落日”,我能想到如下一些古诗句:

通过预习,我从中知道了落日会产生如下一些幻觉:

我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的内容:
向我们介绍了

【积累基础】
读一读 查一查 写一写
日薄( )西,气息奄奄(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吟( )咏 绮( )丽

殷( )红 坠( )落 暗弧 绚( )丽 旭( )日 变化多端 蔚( )蓝

内学习(预习反馈、品读)        
【预习反馈】
1、同桌互相检查、批改前学习。
2、同学批语:

【品读】
梳理本内容
说一说:落日产生的幻觉。
理一理:独立填写下表,思考说明顺序。
日落时的幻觉产生幻觉的原因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根据内容,我能说一说的说明顺序:
研读重点段
阅读第2——5段内容,思考问题。
1、第2段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2、第3段在全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
3、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的?

品味本语言
比较:体会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都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2.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我们的古人也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er/46121.html

相关阅读:《落日的幻觉》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