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练习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      ,近代资产阶级阶级政治家、学者,著作收在 中。
2.原文填空:
⑴老 年人如夕照, ,老年人如瘠牛 。
⑵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潜龙腾渊, ;乳虎啸谷, ;鹰隼试翼, 。奇花初胎, ;干将发硎, 。
⑶本文提出的论点是 。
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⑴盖袭译欧西之言也(  )
A、沿袭  B、袭击  C、触及
⑵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
A、坚牢  B、坚决  C、本来
⑶彼老朽者何足道(  )
A、充足  B、值得  C、可以
⑷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
A、光芒  B、锋芒  C、茫茫
4.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老大      既往      希望      保守    
永旧      灰心       照例      豪壮    
5.将下列表象征关系的句子用直 线连接起来。
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A、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⑵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B、象征 中国的巨大声威
⑶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C、象征中国的巨大前程
⑷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D、象征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⑸奇花初胎,??皇皇 E、象征祖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⑹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F、象征中国的美好生活
⑺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G、象征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6.文中有很多排比句和比喻句,各举一例分别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
排比句:
作用:
比喻句:
作用:
读选文,回答问题:
日本人之称为中国也,一则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 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7.给文中的“恶”注音,并说明它的作用。
8.这是文章的第一段,请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9.文中“是何言,是何言”和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10.东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看法怎样?
11.选文用“ ”一句引出反驳的文字。
第二部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    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    的歌;
我是你额上    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末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
古莲的胚 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
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2、在第一节横线上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疲惫  熏黑  破旧
B、疲惫  破旧  熏黑
C、破旧  疲惫  熏黑
D、破旧  熏黑  疲惫
13、诗中4个破折号的用法是(  )
A、感情归结  B、转折
C、话题转换  D、延伸
14、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隧洞里蜗行摸索(表现祖国进步缓慢)
B、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新中国克服困难力量大)
C、古莲的胚芽(形容祖国的幼弱和稚嫩)
D、是绯红的黎明(形容黎明的东方颜色美丽)
15、第一段写祖国特点的词语有 。
16、诗共有四节,其中以描述为主的是(  )
A、第一节  B、第二节  C、第三节  D、第四节
17、本诗共用修辞手法有(写出3种) 。
第三部分:
18.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 八戒这个人物有两 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 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2005年黄冈课改区试题)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19.仔细揣摩下面两段文字,按照其内容和形式再仿写一段话。(2005年黔西南自治州课改区试题)
如果你能使一朵鲜花快乐,请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 人的温馨。
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请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践踏它,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20.口语交际:请根据语境选择得体的一项(  )(2005年广西南宁课改区试题)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的时候,作为一名志愿者,当你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时,一位中学生骑着自行车硬闯红灯,这时,你迎上去说:(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er/72983.html

相关阅读:古代神话三则同步练习(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