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九年级语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带答案)
本试卷共5页, 22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下列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cuán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lín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选自《画绣水》)
▲▲▲▲

2.默写。(7分)
①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 ▲ 。(王之涣《凉州词》)
③ ▲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④ ▲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⑤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
⑥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⑦浮光跃金,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著(4分)
①《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第一次出游,乘坐的是“ ▲ ”号轮船。
②飞岛国的人对数学和 ▲ 两门学科有很深的造诣。
③小人国大臣们在宫廷中玩“绳上跳舞”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绳上跳舞”游戏的寓意?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内容。(20字以内)(2分)
新华网甘肃酒泉9月29日电(记者徐壮志、孙彦新、李惠子)随着天宫一号于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7次飞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的第8次发射。
秋夜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星光闪耀,全新改进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点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红了大漠长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发射成功。从1999年第一艘飞船飞上太空到这次天宫一号发射,12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以坚实的步伐迈向建造空间站这一19年前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便确定的目标。

5.综合性学习活动。(3分)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掀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2011年10月23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两岸著名书法家邀请展”在北京隆重开幕。
若你们班也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并简要说说活动步骤。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2分)
材料一: 9月3日,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直到老人家人赶到才被送往医院。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9月4日《楚天都市报》)
材料二:10月13日下午5时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7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名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10月14日《东方早报》)
①你想对材料中的不敢伸出援手的“围观者”和不闻不问的“路人”说什么?(1分)

②上述材料中所暴露的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1分)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学问和智慧》(节选),完成7—10题。(共10分)
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应用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7.选第一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1分)
              ▲                    
8.选中加点词语“笼罩”、“透视”、“运用”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2分)
              ▲                    
9.第一段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                    
10.有人说,“既然智慧比学问更重要,那么我就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多少是无关紧要的”,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分)
              ▲                    
(二)阅读《桃花记》选段,完成11—13题。(共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便得一,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和划线短语。(2分)
①渔人甚异之 ( ▲ ) ②阡陌交通( ▲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3.陶渊明的“世外桃”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他们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共同的用意?(2分)

(三)阅读《喜戴高帽》,完成14—16题。(共8分)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①。”师怒曰:“吾辈直道②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释]①龃龉(jǔ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②直道:直率的方式。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俗以喜人面谀者曰 ( ▲ ) ②今止存九十九矣( ▲ )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

②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

16.本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四)阅读下,完成 17-21题。(共14分)
总有一种歌声会让冰冷消融
陈志宏
①这是一部蒙古国导演宾巴苏伦•达瓦与路易吉•法洛尔尼的纪录片《哭泣的骆驼》,沙漠、骆驼和马头琴声,构成温暖的元素,一寸寸将冰冷消融。许久没有经感动的泪水冲刷灵魂,这一回,我实实在在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②在蒙古南部沙漠深处,漫漫黄沙,阵阵驼铃,满目是一片苍凉的昏黄色。在一户牧民家中,一峰母骆驼正在生产。因为难产,母骆驼十分痛苦,但是,它很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经过牧人的帮助,母骆驼产下一头罕见的白骆驼。对于这个“不速之客”,世代黄种的母骆驼拒绝接纳,不给它一滴奶水和一脉母爱。
  ③为了拯救婴驼,牧人派自己的两个儿子穿越危险的沙漠腹地,到城里请乐师。请的是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他坐在母骆驼旁边,演奏马头琴。牧人的妻子在充满爱意的琴声中,一边帮母骆驼梳理驼毛,一边深情地歌唱,于是,蒙古古老的救赎仪式开始了。现场充满着仙气和灵气,歌声里飘逸出劝慰、说服、感恩和幽怨,声声如泣,感天动地。
④母骆驼终于被感动了,流下热泪,滴滴泪珠打湿一片驼毛。
⑤牧人把小白骆驼再次带到母骆驼身边,这一次,母骆驼没有拒绝,神圣的哺乳开始了。
  ⑥歌声再次在蒙古包响起,那是牧人和乐师在用歌声庆祝成功的救赎,欢庆古老的歌声将冷漠消融。
  ⑦想起小时候,孵蛋的母鸡突然“醒”后,不愿再孵小鸡,在装有20个鸡蛋的鸡篓里振翅蹬腿,情势十分危急,母亲就一边用手抓住母鸡,一边用古老的腔调浅吟低唱:“乖崽、乖崽,鸡篓里有你的崽;乖崽、乖崽……”不多时,母鸡安顺如猫,安静地卧在鸡蛋之上,安心地孵起小鸡。
⑧天下情,博大如母爱,也有误入歧途的时候。在歧路上,心也硬了,爱也冷了,硬如石,冷若冰。而总有一种歌声,会让冰冷消融,让错误修正,让爱更纯净,更伟大,更动人。
⑨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冷酷无情的,没有一个人是拒爱于千里之外的,即便他暂时冷酷,一时拒绝,但总有一种歌声会将之消融,让温暖吹遍,如春风千里拂人面。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内容。(2分)

18.阅读,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联系上下,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2分)
对于这个“不速之客”,世代黄种的母骆驼拒绝接纳,不给它一滴奶水和一脉母爱。

②选中划线句子“母骆驼终于被感动了,流下热泪,滴滴泪珠打湿一片驼毛”,如果你朗读,你觉得哪个词语应该重读,为什么? (2分)

19.母骆驼哺乳是很正常的现象,可中为什么称是“神圣的哺乳”? (2分)

20.中回忆小时候孵蛋母鸡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21.美好的歌声能消融冰冷,试结合全内容,谈谈你对“歌声”的理解。 (4分)

三、 (共40分)
22.阅读下列字,按要求。(40分)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东西。也许是花开花落的声音,也许是幸福温馨的亲情,也许是一份感动,一份收获,一份超越……回味是一种享受,一种借鉴,抑或是一种醒悟,一种升华。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不限;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九年级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6题,共20分)
1.(2分)chún、攒、嶙、tī(对四个得2分,对三个或两个得1分,对一个不得分)
2.(7分)(一句1分,多一字、少一字或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①宵眠抱玉鞍②一片孤城万仞③蒌蒿满地芦芽短④蒹葭苍苍⑤为伊消得人憔悴⑥鸢飞戾天者⑦静影沉璧
3.(4分)①“羚羊号”(1分)②音乐(1分)③候补朝廷中的重要官职或希望得到皇帝宠幸。(1分)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庸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1分)
4.(2分)天宫一号发射成功,(1分)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1分)
5.(3分)无唯一答案。活动名称示例:历史故事介绍(1分)。活动过程示例:主持人致开场白,然后小组代表上台介绍,最后交流总结。(2分,答出一步得一分,给满2分为止)
6.(2分)①示例:你的冷漠使伤者错失了被及时救治的良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1分)
②围绕现代人社会公德心的缺失,人性的冷漠,法制的不完善等谈均可。(1分)
二、(7—21题,共40分)
(一)(共10分)
7.(1分)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8.(2分)不能,这三个词对“学问”由理解到实践,由浅入深,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答到由浅入深或层层递进即可)
9.(4分)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分,一点1分);
举例分析作用示例:(找出句子1分,分析作用1分)
①如“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1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明了没有学问的智慧虽然五光十色,但瞬息幻灭,没有价值。(1分)
②如:“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
的肥皂泡”, “才最靠得住”。 (1分)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有学问的智慧和无学问的智慧进行对比,突出智慧离不开学问,以学问为基础。(1分)
10.(3分)不赞成。因为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自于他掌握的知识的多少:掌握的知识多,这种能力就容易培养,且持久,并能影响并决定人的发展。(1分)作者强调要重视知识,更要重视能力,不能因为“能力更重要”就排斥对知识的占有。(2分)(意思对即可)
(二)(共8分)
11. (2分)①对……感到诧异 ②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12.(4分)
①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之类。(2分)
②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2分)
13.(2分)都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憎恶,(1分) 以及对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1分)
(三)(共8分)
14. (2分)①当面奉承 ②同“只”
15. (4分)
①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和不快吧。”(2分)
②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 (2分)
16. (2分)无唯一答案。示例①:爱听好话,喜欢奉承是人们的通病。示例②:人们大多喜欢听顺耳的话,不喜欢听逆耳的话,所以能闻过则喜的人是罕见而伟大的。
(四)(共14分)
17.(2分)母骆驼拒绝给与众不同的白色婴驼哺乳,后在歌声的感召下,开始了神圣的哺乳。
18.(4分)
①指代母骆驼产下的是一头与众不同的、“错种”的白骆驼。(1分)为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引出下
的故事。(1分) 
②“终于”或“打湿”,(1分)表现了母骆驼由拒绝哺乳到愿意哺乳的艰难的变化过程,突出了歌声的巨大感召力。(1分)
19.(2分)①因为生了与众不同的白骆驼母骆驼开始不愿意哺乳,牧人请了乐师为它举行救赎仪式,母骆驼被救赎仪式上乐师的琴声、牧人妻子的歌声以及爱抚的行为感动了,愿意哺乳了;②这哺乳行为,是误入歧途的母爱的回归,更是牧人们爱心的体现;③这哺乳行为,说明了”总有一种歌声会让冰冷消融”的主题,是对爱心、感恩之心的赞美。因而是神圣的。(答出三点中的任意一点得满分)
20.(2分)举这个事例起到烘托作用,深化中心。
21.(4分)歌声指:乐师的琴声、牧人妻子的歌声;(1分)牧人、乐师、牧人儿子妻子的各种爱心行动。(1分)歌声是一种安抚、一种劝慰、一种感恩、一种人间大爱。只要我们心存爱心,就能唤起良知,消融坚冰,修正错误,使我们的世界更纯净、更美好。(2分,能答出爱心及作用即可)
三、作(共40分)
22.(40分)建议以30分切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san/42211.html

相关阅读: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