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孟子二章教学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初三语文孟子二章案
十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2、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理解作者关于人才造就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关于人才造就的观点。
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2、解题
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3、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奏,重音
(2)个别同学朗读
(3)全班齐读。
4、让学生参看课本注释,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当堂提出。
5、学生质疑、讨论,疏通句子含义。
6、下面,请大家一边小声读课文,一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连举古代几位名人的事例,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③、学习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7、检查学习讨论效果
①、请举手的学生回答。
估计学生答出:都出身卑微,都经历了艰苦的磨练,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②、本题难度较大,教师注意引导
估计学生答出:本课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③、学生自由发言。
估计学生答出:生活上要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上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学习退步了,不必灰心,积极进取。
8、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收集有关孟子或人才造就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
课前作业
一、内容概括
本文论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二、孟子是 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 家经典著作。
三、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曾益其所不能 通“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通“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 ”,
四、优美语句摘抄、鉴赏
鉴赏

课后作业
一、积累运用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3、管夷吾举于士 士: 4、百里奚举于市 市: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于: 是:
6、苦其心志 苦: 7、劳其筋骨 劳: 8、饿其体肤 饿:
9、空乏其身 空乏: 10、行拂乱其所为 拂:
11、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动: 忍:
12、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 13、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过:
1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1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1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 出: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_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名著
1、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_”。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 ________这部作品叫《________ 》。
2、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
答案:
课前作业
二、战国 儒 三、略 四、略
课后作业
二、1、经常犯错 弄断
2、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从这件事情之后,孟子就不再遗忘了。
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4、孟母这种教育方式是通过现实事物的现象以物示人,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
道理:①做事情不可半途而废,贵在坚持 ②专心致志的学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效果。③做任何事情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
三、1、星期五、鲁宾逊、鲁宾逊漂流记2、鲁滨孙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中生活了二十八年。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
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明确:
(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 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是故 , 。
呼尔而与之,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复习把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鱼我所欲也》作业
【课前作业】
一、资料助读
1.作者及题目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2.“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3.《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二、预习题
⒈ 加点字注音。
死亦我所恶 一箪食 一豆羹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⒉ 解释下列字词。
①二者不可得兼 兼 :
②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③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辟:
④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
⑤贤者能勿丧耳 丧:_______________
⒊ 读出语句的停顿。
⑴ 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⑵ 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⒋ 熟读课文,提出问题。

【课后作业】
一、巩固
⒈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找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同_______ _____________
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同_______ ____________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同________ _____________
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同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________ _______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 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_
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__
则凡可以得生者____________ 得之则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 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
⒉ 重点语句翻译
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⑵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⑶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⑷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⑸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⑺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二者不可得兼(  )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④故不为苟得也(  )
2.翻译句子(2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①在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鲜明的,可用文段中的“ ”四个字概括。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 ”。
4.“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种设喻论证有什么好处?

5.人生要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特点,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课后作业】二、参考答案:
1.①同时得到②同“避”,躲避③因此④苟且
2.并不只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会丧失罢了。
3.①舍生取义②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生与义 形象生动地引出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san/56783.html

相关阅读: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