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七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北师大版安徽省肥东三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共两大部分,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有关秦朝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朝刑罚严酷,其中一人犯罪就要杀掉三族的叫“族诛”
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2.楚汉战争中,刘邦打败项羽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善于用人 B.后方巩固 C.战术正确 D.赢得民心
3.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 D.使用小篆
4.秦国在军事实力上对六国形成优势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之后 B.战国中后期
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 D.长平之战后
5.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7.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
① 长江 ② 黄河 ③ 珠江 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⑤
8.秦时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
A、越族 B、匈奴 C、夷狄 D、突厥
9.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平定 “七国之乱” B、恢复发展生产
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 D、加强中央集权
10.平定“七国之乱”,使汉朝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统治者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1. 初一学生林珊在古字画市场发现一副蔡伦的字,摊主说是秦朝时期的,非常珍贵。但林珊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当即指出,古字画上的字只可能是什么时期的( )
A、西汉以前 B、西汉初期 C、西汉末期 D、东汉时期
12.下列关于《伤寒杂病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 B、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C、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D、介绍了"麻沸散"与"五禽戏"
13.小李在旅游胜地看见高大的佛像,给妈妈介绍说:“佛教起源于古西域”。妈妈笑着说不正确。你认为佛教源自( )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波斯
14.《史记》叙述的是( )
A.从夏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B.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史事
C.从西周到西汉的史事 D.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
A.秦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16.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 60年 D 公元 60年
1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 )说的,他的( )被鲁迅称赞为( )
A.班固 《汉书》“史家之绝唱” B.司马光 《资治通鉴》 “绝唱”
C.司马迁 《史记》“史家之绝唱” D.班超 《后汉书》 “绝唱”
18.西汉后期一队商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将丝绸等货物运到西方,反映商人途中
经历不正确的是( )
A、大批匈奴人抢夺他们的货物 B、看见魔术艺人吞刀吐火
C、半路休息吃着葡萄、石榴 D、看见天竺僧人传授佛经
19.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正确的是( )
A.长安—陇西—阳关—大宛—大月氏—玉门关—陇西—长安
B.洛阳—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玉门关—陇西—长安
C.长安—陇西—阳关—大宛—大月氏—玉门关—陇西—洛阳
D.长安—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阳关—陇西—长安
20.下列有关道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道教起源于西域地区
B.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结合
C.道教宣扬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D.它的主张体现关注现实、重现世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5分,第23题9分,第23题6分,共30分。
21、分析题:(20分)
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3)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

(4)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试比较两位皇帝做法的异同点?


22、看图说历史(附长城图)

在战国形势图中,我们曾见到过长城。秦长城与战国长城相比有何不同?有人发现秦长城的走向与《战国物产分布》一图中的农牧分界线基本吻合,还发现强大的匈奴过着游牧生活,在没有长城前时常侵犯中原地区。
你能依据地理常识分析一下秦长城的历史作用吗?

23、连连看:
1. 项羽 纸上谈兵
赵括 揭竿而起
陈胜 约法三章
刘邦 破釜沉舟
2. 秦朝 孔子开创儒家学说
西汉 道教在民间兴起
东汉 佛教传入我国
春秋 西安兵马俑

24、穿越时空隧道,我们又来到了西汉王朝。下面请你以记者身份采访汉武帝,了解西汉的大一统格局。请你就此设计三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D 3、B 4、D 5、D 6、B 7、C 8、B 9、D 10、D
11、D 12、B 13、B 14、D 15、A 16、C 17、C 18、A 19、D 20、A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5分,第23题9分,第23题6分,共30分。
21、(1)焚书坑儒;(2)加强思想统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统一言论和思想;(5)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大同一的形成与巩固。
22、秦长城把战国时期分段长城连接在一起,更长更牢固。秦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而且它横亘在游牧区与农耕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游牧民族的冲击,保护了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的发展。
23、(略)
24.学生的问题与大一统相关,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问题一:请问汉武帝:您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思想上的统治?题二:陛下,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诸侯王势力膨胀的问题的?问题三:尊敬的汉武帝,请问您又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yi/55327.html

相关阅读: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