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七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 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手电 、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 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八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但是“发现”这个体系,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花费了多少世纪的苦功啊?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 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 ? (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 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 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 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在日本正在卫星实况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英国的球迷大概要在什么时间观看?美国纽约呢?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讨论]:生活在地球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 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
时间 正午
影长(厘米)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轴旋转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一天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弄清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媒体:
  手电、地球仪、自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模型。
教学过程:
  [片段]: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

  [讲解]: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暖的变化也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密切相关。由于日地距离遥远,地球比太阳小的多,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作一组平行光。
  [板图]:平行光照身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提问]: 哪儿是直射点?直射点在图形上有什么特征?
  [小节]:平行光线延伸过圆(球)心的光线是直射线,和球的交点就是直射点
  [演示] 步骤:
  (1) 地球仪在灯泡的照射下,最亮处就是直射点
  (2) 另一地球仪摆在对面(注意观察两者轴的倾斜方向)用教鞭连接两地球仪的直射点,教鞭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三点成一线。(注意两个球体的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 旋转教鞭一周,所得轨迹就是公转轨道。
  [学生活动] 由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观察,地球绕日公转中,直射点的位置有无变化?
  一个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双臂,表示平行光
  四个学生(个儿差不多)的头当地球,分别站在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
  [演示步骤]:
  1.找齐. “太阳”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
  2.倾斜. A,B,C,D四个“地球”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A前倾,C后仰,B,D侧偏)
  3.观察. 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 ---A眼睛、C嘴、C,D鼻子)
  4.公转. 四个“地球”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
  5.自转加公转。留一个“地球”,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
  [分小组演示]:教师指导
  [提问]: 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哪个时间看不到下巴?这两个时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
  读一读:极昼极夜
  [小结]:学生用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填入表中
节气

太阳直射纬度

极昼极夜 春分

3月21日夏至

6月22日秋分

9月23日冬至

12月22日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
  1.绕太阳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356天)
  关于“四季和五带”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四季的产生
  2.使学生了解五带的划分
教学重点: 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四季的产生
教学过程:[片段]
  [提问]:1. 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带来了一天冷热的变化,早晚冷,中午热。可是一年中同样是正午,夏季和冬季的温度明显不一样,谁能用刚学过的公转的原理解释这个问题?
  “想一想”
  先让学生回忆地球公转轨道图,重述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位置。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了地球在公转中,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
  [板书]4.季节变化
  2. 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可讨论若地轴垂直公转轨道面,会如何?)
  [板书]:5.五带的划分
  [小组活动](4-5人)
  要求:
  1. 读五带的划分的内容,总结出划分五带的两个依据。
  2. 画图填写(1)五带的名称 (2)五带划分的几条界限
  3. (每2组分配到一个带)派代表上台,先在黑板上填写自己所在带的名称,划分的界限。
  再介绍这个带的特点,太阳照射、昼夜长短、气候、景观、人们的生活、物产等,可参考书上的图片。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教师指导并点评。
  板书设计:
  4.季节变化
  5.五带的划分

扩展资料
地球的自转轴总能对着北极星吗
  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北端正对着北极星,所以到晚上人们只要找到北极星,就可识别东南西北了。但是,在几千年前或者几千年后,北极星是不是还能给人们指示方向呢?那可不一定。因为在那个时期,地轴不总是指向北极星。是北极星自己跑走了吗?不是的。是地轴本身发生了偏差。
  我们知道,地球的赤道部分向外凸出,赤道面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黄道面以及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白道面都互不重合。这样,月球和太阳绝大部分时间都位于赤道以南或以北,它们对地球赤道部位凸出处的引力就必然会对地球产生一个力矩,强迫地球的赤道面向黄道面和白道面靠近。但是,地球在快速自转着,就象一个飞快旋转着的陀螺,不会随便改变自转轴的指向,即使它掉到地上或把桌子倾斜一下也无妨。这两种作用力相结合的结果,便使地球的自转轴画出一个以地心为顶的对顶锥,而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保持不变。这就象您去轻轻地压一下旋转着的陀螺边缘,它就会一边继续飞速旋转,一边绕着原来的轴心摆动一样。就这样,南北两极指向天空的那个点就会不断地改变位置,把这些点连起来就能画出一个圆。地极每年在这个圆上只能向西移动很小很小一个距离,25786年左右才能绕这个圆转一整圈,这可真是够慢的。这种运动,科学家给起了个名叫岁差。
  除了岁差以外,影响地轴指向的因素还有很多,但都不如岁差那么严重。
  摘自:张传锷等《千万个为什么―新编》
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
  (1)地球五带 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
  五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2)各带的特征
  热带: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3)五带的成因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摘自:《中学百科全书?地理卷》曹琦主编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势,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大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序,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摘自:
为什么会有闰年
  如果你平时留意日历的话,应该会发觉平常的二月份有28日,整年有365日,但每隔四年便会出现一次“闰年”,即二月份出现第 29 日,整年有366 日。大家可能会问,创造历法的人为什么要制造这么麻烦的规则呢?
  要明白为何要有闰年,我们便要谈到地球的运动了。大家都知道,昼夜的循环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周期是一日。我们习惯上认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但是为了准确地预测季节的变迁,科学家确定了一年的长度应该是 365.2422 日,略短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365.2564 日。至于为甚么有这个分别,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谈,但很明显的是,两者皆不是一日的整数倍,计算起来相当不便。引入「闰年」的目的,正是要制造出长短不一,但拥有整数日数的年份,使长时间来说,每年的平均时间趋向于 365.2422 日。
  依照四年一闰的法则,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1/4=365.25日,和上述一年的日数仍有相当距离。原来目前我们所用的历法还有另一条规则,就是如果世纪年头两个位组成的数字除不尽4,便不作闰年计。如此说 1900 年的 19 除不尽4,所以 1900 年便不是闰年,相反 2000 年就是闰年了。由于每四百年只有一个世纪年是闰年(例如 1600, 2000, 2400… 等),反过来说即是每四百年少了三个闰年,所以一年的平均长度便会变成365.25- =365.2425日,这和 365.2422 日已经很相近了。至于它们之差别,就需要通过改变时间来修正了。
  摘自:
为什么一分钟会有六十一秒
  众所周知,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每分钟为60秒,所以一天有86400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1985年8月1日上午7点59分有61秒钟,所以这一天也比平时多1秒――有86401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我们的地球并不是一个绝对匀速自转的刚性实体,大气层、海洋和液态内核都有相对于地球整体的“独立运动”,这些运动造成的摩擦力会干扰地球自转;有时对地球有“刹车”作用,使转速变慢,有时也会推动地球加速。所以国际时间局(BIH)规定,每当地球自转变化的累积值接近1秒钟时,就要在这一年国际标准时间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钟末尾增加或减去这1秒,称为“跳秒”。换成北京时间,则是在7月1日或第二年1月1日上午7点钟最后一分跳秒。
  跳秒有两种,需要额外加上1秒的称为“正跳秒”,其计时程序为:58秒,59秒,60秒,61秒(即0秒),1秒,2秒……。另一种情况是减去1秒,称为“负跳秒”,这时1分钟只有59秒,程序是:……58秒,59秒(0秒),1秒,2秒……。由于近期地球自转有变慢趋势,因此这几年基本上都是正跳秒,1980年在1月2日跳,81、82、83年在7月1日跳,但84年没有跳。据国际时间局通知,今年仍定在北京时间7月1日进行正跳秒,所以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日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接收天文台发播的短波时号,听一听有61个滴答”的1分钟。
  摘自:张伟锷等《中国?世界?宇宙――地理文摘精萃》
一年到底有多长
  一年的长度应该是 365.2422 日,略短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365.2564 日。为甚么会有这个差别呢?这又要从四季的变迁谈起。

图一 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四季的变迁。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自转轴并非垂直于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图一),而是倾斜了 23.5o,因此北半球在夏天时倾向于太阳,受阳光较多,天气较热,相反在冬天的时候就较冷了,这便是四季的由来。中国人早已意识到预测季节的变迁对农业的重要性,所以在历法中定义了二十四个节气,为播种及收成的时间提供参考。其中四个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来临。在今天,这四个「节气」已经不单成为日历上几个特别的日子,它们来临的时分更是可以被非常准确地定义和测定的,比如在春分或秋分的一刻,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相交的直线正向着太阳 (图二),南北半球受日照的时间均等。

图二 在春分或秋分时,地球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平面的交线向着太阳,
南、北半球接受到相同量度的阳光,日夜长度均等。
  你可能会问?四季的周期不就是地球的公转周期吗?其实两者还有一点细微的分别。如果你有玩过陀螺的话,可能会注意到当陀螺的转动速度减慢时,它的自转轴会作缓慢的摆动,在空间中画出圆形的轨迹 (图三)。原来地球并非一个完美的球体,太阳与月球的引力拉着地球凸起的部份,也会使它的自转轴像陀螺般摆动,但这种称为「岁差」运动十分缓慢,每隔约二万六千年,地球的自转轴才会摆动一周。我们刚才对于四季的讨论,一直假设地球自转轴的方向不变。如果我们想象自转轴呈现陀螺般的摆动,便会出现很有趣的现象?试想像地球由春分的一刻出发,绕太阳转了一周,当地球在轨道上回到它原来的位置时,自转轴的方向已经轻微地改变了,换句话说,这时候地球并非刚好处于另一个春分!精密的分析告诉我们,一个春分与另一个春分相隔的时间比地球公转的周期略短。由于我们的历法要准确地预测季节的变迁,以方便日常的生活,所以我们采用的年,是连续两个春分相隔的时间,称为「回归年」,长 365.2422 日,与地球公转周期 365.2564 日不同。

图三 地球自转轴正在缓慢地摆动,就像一个巨型的陀螺一样,造成了岁差的现象。
  摘自:
探究活动
第一课时
  请学生在一天当中的早、中、晚三个时段观测太阳高度和热量的情况,并在课堂上总结结论。
第二课时
  请学生扮演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第三课时
  小组活动,阅读“五带的形成” 通过互助学习,找出五带划分的依据,派代表介绍自己所代表的温度带的情况。
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
 3.北回归线的纬度是______,北极圈的纬度是_______。
(二)选择题:
1.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
2.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40°N
3.每年夏至日时                     [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地球各地昼夜等长
 C.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D.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30°纬线是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B.33.5°的纬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C.所有的经线都是一个大圆圈
D.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北温带
5.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 ]
A.23.5° B.30°
C.66.5° D.90°
6.下面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热带范围内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B.温带范围内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
C.寒带范围内有一次极昼和一次极夜现象
D.寒带范围内每年有两次极昼和极夜现象
7.每年的夏至日时                    [ ]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C.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三)思考题
1.地理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的高度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各有什么不同?
3.地球上分为哪五带?五带以什么为分界线?
参考答案:
一、1.自西向东,24小时。
  2.自西向东,一年。
  3.23.5°N,66.5°N
二、1.B 2.C 3.A,D 4.A,D 5.C 6.A,C 7.A,B
三、1.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有自转还有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23.5°N和23.5°S之间来回移动,便产生了四季变化。
2.夏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南半球则相反;冬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南半球则相反。
3.地球表面根据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为下列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3.5°N和23.5°S是热带的分界线;23.5°N和66.5°N是北温带的分界线;23.5°S和66.5°S是南温带的分界线;66.5°N是北寒带的分界线;66.5°S是南寒带的分界线。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1
  1. 在下图中用斜线画出AC两点的夜半球,注明A、B、C、D的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填表回答: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表中所列的相应地区出现的有关地理现象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现象是否正确理由
1A点附近科考船进入南极最好的季节
2B点附近华北地区的小麦返青
3C点附近北京最冷的一段时间
4A点附近北极周围是极夜
5D点附近我国的中秋节前后
考查目的:
  1.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和自转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知识点是否落实在了图上。
  2.考查学生运用地球公转中太阳高度变化和四季更替的规律,联系实际,分析、判断、解释地理现象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该题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高,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的考查力度大。
  4.该题涉及中国和世界地理知识,有人类活动(农事活动、科学考察)方面的内容,题目的综合程度高,考查学生分析、综合、信息的提炼、综合回答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读图,明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各地的季节状况。
  然后,弄清南极、华北、北京、北极和我国的位置,尤其是纬度位置,明确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这五个地点相对应的季节状况。
  最后,经过对表格中五种地理现象的分析、判断及正确与否的认定后,用条理清楚、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述理由。
答案:
  1.略
  2.
是否正确理由
1 不正确当地球运行到A点,(夏至)南极附近是冬季
2 正确当地球运行到B点(春分)附近,北半球的中纬正值春季
3 正确当地球运行到C点(冬至)附近,北半球的中纬正值隆冬
4 不正确当地球运行到A点(夏至)附近北极附近正值极昼
5 正确地球运行到D点(秋分)北半球的中纬正值秋季
典型例题2
  读下图,根据A. B两点的位置,认真分析,并填写下列表格:

分析内容A地B地
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在东半球还是北半球
在低纬、中纬还是高纬
在五带的那一带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考查目的:
  1.此题是一个综合考查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知识是否掌握,考查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运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经纬线的排列规律,南北半球的对A B两点位置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考查经纬网知识点是否落实在了图上。另一方面,考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运用,太阳直射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和五带的划分等。
  2.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该题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高,对经纬网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考查力度大。
解题思路:
  (1)首先,读图,运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经纬线的排列规律,以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 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分析判断A B两点所在的半球位置A点:通过纬度的排列顺序,南―北,由低纬到高纬,判断是北半球。经度的排列顺序,由西到东,数值变化由小到大,属于东经范围,但在东经160―180 之间,判断是西半球B点:通过纬度的排列顺序,南―北,由高纬到低纬,判断是南半球。经度的排列顺序,由西到东,数值变化由大到小,属于西经范围,但在西经20-0之间,判断是东半球。
  (2)根据A B两点的纬度数值,判断分属在低、中高纬哪个不同的纬度地带。
  (3)根据五带的划分的范围,判断A B两点的纬度数值,分属哪个温度带。
  (4)太阳直射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判断A、B两点的纬度数值,能否受到太阳直射,能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分析内容A地B地
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
在东半球还是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在低纬、中纬还是高纬低纬高纬
在五带的那一带热带 寒带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有太阳直射无太阳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yi/63586.html

相关阅读:七年级地理(下)巴西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