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七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主题在知识方面只需描述神经系统组成,而落实到“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一节,则只需“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说明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依据新课标理念,学生的知识学习应下保“基本要求”,上据“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我校学生普遍阅读面较广,比较好学,对大脑诸多未解之谜兴趣浓厚,他们不但想“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说明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初步了解大脑是怎样工作的,大脑的潜能和记忆。
  2.能力:尝试解剖脑;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自主获得对大脑功能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探究,训练合作能力;通过脑功能探讨和 相互质疑,提升自信品质和自我开发潜力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情境让学生认识脑的结构特点,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分析实例,归纳大脑皮层的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内化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域活动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北师大版义务 教育《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第六课时,是“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最后一节,对“神经调节”学习具有总结和深化作用,对学生正确理解生物圈中的人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理解生命活动的协调性、统一性起着决定性影响。本节教材提供的文字简洁,图片直观,内容层次不高,是适合新课标基本要求的课程资源,学生阅读时比较容易区分重点,抓住核心。
〖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是基于教材而又不局限于教材的体验和交流。在这种体验和交流中,我力求让学生在能力和情感方面得到满足,教学设计既重知识内化,又突出 学生主体性。
  2.教学策略:
  广泛征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热点、疑点,选择建构主义框架下的“5E”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生物科学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
  3.具体教学方法:
  在具体方法上,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筛选学生最想解决的问题,指导、督促学生分组查寻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展示支持观点的材料,阐明看法,师生、同学互相质疑。
  4.学法设计:
  学法方面则采用预习、自主质疑法,鼓励合作探究,自主 寻求解决问题的资料和证据。提供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强化学生展示过程中的生?生质疑、师?生质疑,以促使学生内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下发下一节课活动评价表。
  2.提出预习要求,布置任务:小组讨论,收集本小组最想知道的问题,分工收集能解决问题的资料,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演示。
  (二)课堂教学:
  师:大家看的书比老师的多,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在哪儿?
  生:金字塔、秦始皇墓等,那里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生:百慕大三角,很多飞机、船只到这里就神秘失踪。
  师:可我想问了,你知道不少,而且还能根据老师的问题,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你这些活动主要依赖身体的哪一个结构?它又是怎么让你完成这些活动的?
  生:这应该是由大脑完成的。但怎样完成我就不清楚了。
  师:所以,地球上还有一个最神秘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大脑!美国科学家曾花了10年时间潜心研究脑,至今也是刚揭开脑科学的研究序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秘这人体的“黑匣子”。“黑匣子”中的秘密实在太多,老师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整理成了四个小主题(多媒体展示):大脑的结构怎样?功能上人脑与动物大脑有何明显区别?人脑怎样记忆?大脑潜能如何?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一个小主题。
  进入小主题1: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观察、解剖猪脑。
  多媒体展示操作方法和观察要点。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下面是学生与老师的自由交流:
  生:老师,这就是猪脑呀?猪头那么大,脑才这么一点点,不可思议!
  生:老师,人脑不会也那么一点点吧?
  生:哪可能!人脑那么发达,我看过书,爱因斯坦的脑有1200多克,1千克多呢!
  生:脑子越大越聪明!
  生:哪里!爱因斯坦的脑就没有普通人的重,普通人的脑好像是1400克吧。
  生:这个问题怎么解释 ?
  师:大家解释不了的先记下,等会实验结束了,我们一起讨论,好吗?
  生:老师,脑有层膜包着,这是不是脑膜炎发生的地方?
  师:你们 估计呢?
  生:应该是吧。
  生:这膜好韧,是什么东西构成的呀?
  生:是不是结缔组织?
  师:真不错!
  生:哇,这脑好像豆腐,好软呀!
  生:它的表面还蛮像核桃的,这是沟,这是回。
   生:哎,快看!这就是灰质,这是白质。
  生:灰质、白质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灰质是细胞体构成的,白质是神经纤维构成的。
  生:糊里糊涂的,今天总算对上号了。
  生:老师,记忆在哪里发生?
  师:白宇明他们组查了资料,等一会我们听听他们的看法,好吗?
  生:好的。
  实验结束。
  师:看完猪脑,我想请大家谈谈收获。
  生:大脑由两个半球构成,外面有膜包着。大脑表层是灰质,内部是白质,表面像核桃一样,有沟和回。
  生:大脑皮 层上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等。
  师:这些中枢我们看得到吗?
  生:看不到。
  师:好,秦子晰 小组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请这小组的代表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进入小主题2:功能上人脑与动物大脑有何明显区别?
  秦:功能区是科学家们进行实验发现的。下面我给大家看看我们收集的一个录像。
  播科学家研究人听音乐时大脑皮层活动录像, 材料很好。
  秦:大家看完后有什么启发?
  生:听音乐时大脑皮层某些地方很活跃,说明大脑皮层确实是分区域的。
  秦:科学家用动物、用人做实验,发现了很多功能区。(展示人的大脑录像,讲述左、右两个脑半球功能区的差异,和运动、感觉中枢控制身体对侧的实例。)下面我们再辨认一下人脑的主要功能区。
  多媒体展示人脑图片,辨认主要功能区。
  秦:科学家还发现,动物和人的大脑相比,人脑要发达得多,这是我们收集到的各种动物和人大脑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人的大脑要大得多,沟和回也更多更深。
  秦:并且人的大脑有语言中枢,而动物没有。
  生:不对,动物也有语言呀。
  生:鹦鹉还会学人说话呢!
  秦:鹦鹉学舌,它不理解意思。
  生:但动物之间是可以通过它们的语言沟通的呀!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呀。
  师:好,我们小秦老师遭受围攻了,看我们哪些同学有办法解围?
  师:看来还真遇上麻烦了。老师举个例大家分析一下。上节课李茜给我们介绍了她家的训狗经,她家的小狗刚买回时,大家给它起名“爱爱”,开始呼它唤它,它并不理睬,而多次叫它,并且给它小恩小惠后,只要你唤它,它就会黏糊糊地缠着你。如果开始不叫它“爱爱”,给它起名“臭臭”“傻瓜蛋”什么的,它是不是就愁眉苦脸的啦?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它不懂名字的意思。
  师:唤它名字时,小狗感受到的是什么?
  生:是声音,是通过听觉中枢感受声音刺激。
  师:对,小狗感受的是声音的频率。如果是你,你会怎样?
  生:我会有感觉。
  师:你是说狗没感觉?
  生:不是。是说人对语言有感觉,能理解意思。
  师:人对语言的理解由什么结构完成?
  生:语言中 枢。
  生:我想,语言中枢就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动物不能理解,它们没有语言中枢。
  师:大家的悟性很高。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个实例:马戏团的小狗能表演2+3=5,这小狗有语言中枢吗?
  生:小狗经过训练,可以出现语言中枢。
  生:小狗表演时是在一堆牌牌中挑选“2、+、3、=、5”的,我还看到它挑了牌后,训兽员给它东西吃。我想把“2”写成  “二”,可能它就没办法了。
  生:我认为小狗还是没有理解语言文字,它只认识图片。
  师:很好。对于人和动物大脑最大的差异在哪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值得注意的是,小狗经过训练,是否可以形成语言中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家课后再查查资料,思索一下,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课标中要求解决的问题我们已完成了。但实验时有同学提到了记忆的问题,下面我们请白宇明小组同学给我们谈谈他们的理解。
进入小主题3:打开记忆之门,窥视记忆玄机。
  白:我们搜索网上资料,发现记忆与海马区(多媒体展示图片)关系密切,但关系怎样,还有待研究。而从神经元来看,记忆主要是与突起间的联系相关。下面请看神经元变化的三维动画。(演示神经元从婴幼儿走向成年的变化,讲述记忆与神经元的联系发达程度之间的关系。)
  生:记了之后很快又忘了,这怎么解释。
  白:从神经元来看,就是突起与突起间的联系又中断了。
  生:突起之间怎么相连,怎么这么容易中断呢?
  师:穷追不舍,精神非常可佳。这个问题比较深奥,课后老师借本书给你看,好吗?
  生:学习紧张时我有过这种感觉,有时背书背得头都要爆炸了。是不是脑子装得太多了就会爆裂?
  白:肯定不会!爱因斯坦大脑细胞用到的也不过10%,一般人还不到5%。
  进入小主题4:天生我“菜”,努力无补?
  师:我们时常听到一些同学埋怨自己“我怎么那么笨呀,怎么就是学不好?!”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吕明小组的同学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
  吕:我这里有一个普通人成为记忆高手的小片子,我想给大家欣赏一下。(放录像小片段,讲述普通人如何训练成记忆高手,如何在3分钟内记忆一大叠扑克牌顺序的方法。)
  吕:联想、编小故事等方法,可以刺激脑细胞形成更多突起,加强记忆。如果我们也按科学的方法训练的话,我们也会成为高手。另外,我们组收集到 的“狼孩”的资料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狼孩”从小在狼群中生活,七八岁了,智力如同婴儿,有嘴不会说,有脑不会思维,这从反面告诉了我们,人是否聪明,就看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学习。只要肯学、会学,我们肯定都不“菜”!
  师:感谢同学们提供的信息。通过资 料查询和展示,我想大家也领悟到了脑的潜能。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看看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这节课我认识了猪脑,知道了大脑有两个半球,表面有很多的沟和回。
  生2:大脑皮层上有很多功能区域,感觉和运动中枢是控制对侧的,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生3:大脑还有很多潜能没有开发,记忆是可以训练的。
  师:课后请把评价表完成。人脑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是,我们知道人脑进化出现语言中枢后,使人类成了万物之灵,我相信人们一定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读人类“黑匣子”之谜!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较抽象、难理解,不易处理。曾经,我也尝试过给资料让学生分析,自主建构,可学生仍不显主动。如何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让学生充满收获,我自认为本节课有几个可取之处:
  1.如何评价学生,评价表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布置探究任务时发放课堂过程评价表,保证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知识的内化,能力、情感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
  2.学习问题源自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解决自己最关注的问题,学生们竭尽全力,查阅资料,讨教父母,寻找直观材料(好几个学生带来了有典型病症的CT片),很好地挖掘了阅览室、网络、学生个人潜能及家庭资源。
  3.活动精加工,深挖掘。本节以学生活动贯穿首尾。活动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从语言设计上让学生感到眼前一亮,解剖、观察大脑后及时组织总结,使大脑的形态结构特点深深地烙在学生脑海中。学生汇报各主题研讨学习时,课堂气氛民主,允许学生随时提问,给时间让学生交流,激起思维碰撞,将活动成果感悟、内化,保证了学生知识、能力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所以上完本节内容后,学生都可以底气十足地回答“我学到了什么”。
  上完此课,我又再次感到学生值得骄傲。为解决自己关注的疑问,课内、课外,学生们尽情地享受着群体的智慧与合作愉悦。为查资料,学生们上市图书馆、回家取宝、上网查询,自己整理、剪接,自己制作展示课件,他们的知识涉猎、他们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办事效率让我咋舌!在与学生的合作过程中,他们时常就是我的老师!不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情感,我都与学生们一同成长。
  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探讨在延续着。我惊喜地发现生物课是我和学生们成长的天堂!相信也是你与你所爱着的学生们共同成长的天堂!
〖教学点评〗

  邬老师不愧是外国语学校的教师,以几句流利的英语作为开场白然后直入主题。凭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近几年对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理论的刻苦学习和勤奋实践,邬老师的说课语言流利,思路清晰,图文并茂,非常精彩,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本人认为邬老师说课的成功之处有如下几点:
  1.教学内容分析深刻,既分析了 知识背景,又分析了对学生所起的决定性影响,还对教材的文字、图片、内容层次进行了评价。
  2.学情分析具体详细,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策略,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设计了合理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准确。
 4.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寻找既重知识内化、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设计。采用“换位思维”的策略,选择基于建构主义的“5E”教学模式。 在具体教学方法的叙述上有理论依据和具体做法。在学法设计上说了具体做法及目的。
 5.在资源开发和整合上做得比较好。首先让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然后把学生提出的11个问题整合为4个问题。增加观察猪脑的实验,发动学生收集资源,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根据探究结果进行质疑,挖掘学生个人及集体的资源。
 6.教学过程的叙述详细而又重点突出。采用视频、图片辅助说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师生的活动、进行活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有4个探究与解释,分别由结构组、功能组、记忆组、潜能组的学生发言,介绍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其他组进行质疑。课堂活而不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面广。教师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作用,学生则发挥了主体作用。
 7.教学反思深刻,充分总结了上这 节课后的收获。
 当然,邬老师的说课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1课时内进行4个探究4个解释,显得时间不足而仓促。若安排两个课时则效果会更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yi/67568.html

相关阅读:激素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