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学习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恐龙无处不在”初看题目,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而“被压扁的沙子”初看题目更是不知所云,沙子怎么会被压扁呢? “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读完全文才明白,本文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走近作者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着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3、相关资料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着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鸟臀 (2)褶皱 (3)潮汐
  (4)劫难 (5)追溯 (6)遗骸
  2、解释词语
  (1)遗骸: (2)追溯:
  (3)劫难: (4)致密: (5)天衣无缝: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
  (3)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合作探究】
  默读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并思考:
  4、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
  5、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么?作者经过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答案?
  6、你能描绘一下“板块构造理论”吗?
  7、本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到底是什么?
  8、为了说明清楚对象,他的说明角度是什么?
  9、默读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参考第一篇的问题,比较阅读。
  【精读精练】
  ①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大陆为什么会移动呢?科学研究证明,原因在地球的内部。
  ②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的厚度在海洋下约为7.2公里,在陆地大约为40公里。地壳下面是地幔,其厚度大约为2865公里,地幔下面是地核2270公里厚的熔铁外核和直径大约为2400公里的内核。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现固态。
  ③到目前为此,大部分人仍认为,地球上大陆移动(也称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于地幔上部产生的热对流,而热源是由地幔中的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但是最新研究成果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④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使用金刚石和钻枪模拟地核压力的实验,并用钻石、红宝石、激光束和特殊子弹时铁加压和升温,模拟确定铁在地核压力下的熔点,得出结论认为:地核温度为6880℃,不仅较以前人们认为的2700~3700℃要高几千度,而且较太阳的表层温度5760℃还高。而以前对地核温度的估计,是根据对地幔的熔岩进行温度测量后使用类推法而得出的。新的实验说明,形成被称作大陆漂移或板块构造的地表滑动的热源是地核,而不是地核上面的地幔。这就是说,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这给我们研究地球运动的规律提供了新的线索。
  ⑤新计算的地核温度说明,地幔和外核的中间地带的作用就像一个压力锅,它使绝大部分地核热量不能释放出来,但却又允许少量热量溢出,使地幔在称作热对流的过程中缓慢沸腾,在沸腾时热岩石上升,冷岩石下沉,从而引起地壳的运动,造成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的爆发。也就是说,地球上大陆移动的原因是由于整个地幔的对流。新计算出的地核温度还说明,这个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而是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由气体、尘埃和大块物质的碰撞而产生的,这些物质组成了早期的太阳系。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词。《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阅读答案
  地幔( ):
  地核( ):
  蜕变( ):
  11、美国科学家在测定地核的温度时,为什么选用铁来进行实验?
  12、“大陆移动”、“大陆漂移”在第四段中还有一种说法,是什么?
  13、第五段中画线的词“沸腾”,通常是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在本文中特指什么现象?
  14、对地核温度的断定,文中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700~3700℃,一个是6880℃,哪一个可信度高?为什么?
  15、关于大陆移动的原因,新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理论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几项理论不存在争议的一项是( )
  A.只有地幔上部才有热对流。
  B.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
  C.地核的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
  D.地核的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固态。
 第十八课
  明确:1、(1)t?(2)zhě(3)xī(4)ji椋)s?)h郓
  2、(1)遗体、遗骨 (2)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3)灾难、灾祸 (4)细致精密 (5)比喻事物多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
  3、(1)举例子;(2)打比方;(3)列数字。
  4、恐龙化石无处不有
  5、不能。因为南极地区非常寒冷,而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恐龙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温度是32度左右。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
  6、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这些大陆经过不断地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大陆的样子。这些大陆在分离时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所以今天在地球的各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
  7、板快构造理论
  8、通过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来证明“板快构造”理论
  9、比较《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两文
  说明对象 :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即“板快构造”理论 恐龙的灭绝
  说明角度: 通过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来证明“板快构造”理论 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证明恐龙的灭绝
  说明顺序(写作思路): 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移→大陆在漂移(“板快构造”理论) 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的性质→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10、m?,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h椋?厍虻闹行牟糠帧?u欤?⑸?时洹?
  11、美国科学家在测定地核的温度时,之所以选用铁来进行实验,是因为地核的外核是熔铁。
  12、“板块构造的地表滑动”。
  13、在本文中特指在地幔热对流过程中热岩石上升、冷岩石下沉的现象。 14、后者可信;因为前者是用类推法估计的,后者是用模拟实验得出的。 15、D
  16、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引资料、打比方。《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阅读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1307615.html

相关阅读:鞋 阅读答案(北京)
感觉(冯骥才) 阅读答案
记叙文阅读《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14分)》(附答案)
测谎仪阅读答案
《心比眼睛看见的多》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