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物质溶解性的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表示在某温度和压强下,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影响因素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内因)有关,也与温度,压强(外因)有关。
如:食盐易溶于水,却不易溶于油脂,油脂易溶于汽油里,却不易溶解在水里;气体溶质的溶解性与压强, 温度有关,而固体、液体溶质的溶解性一般只与温度有关,不考虑压强。

表示方法:

溶解性即溶解能力的大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来表示。

物质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①20℃时,根据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大小,经物质的溶解性分类:














溶解度/g<0.010.01-11-10>10
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②数周记忆法


③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做“不溶”物质。

溶解性和溶解度的理解:
溶解性和溶解度都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不因溶质和溶剂的多少而改变,但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并受温度的影响。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水里溶解能力的大小。通常用难溶(或不溶)、微溶、可溶、易溶等较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定量的表示方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260362.html

相关阅读: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极速唤醒右脑训练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