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例教学研究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初中地理,在相当部分学生、老师、家长的心目中是“副科”。“初中地理很重要,初中地理不重要”,这是一对十分矛盾的,也是客观存在的话题。基于此,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大化地联系生活,调试学习行为 初一,对于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初中地理《美国的经济》课堂教学中,笔者曾巧借“肯德基就餐程序”、“网上购物搜索”、“抢山头插红旗”、“组建沙龙”、“发现演说”等环节激趣,对于调试学生“副科”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巧借“肯德基就餐程序”

课堂上,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年幼而满足于自己的“说清楚”,还要让他们“动起来”,于是,师生间的简单互动是必要的。它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确保广大学生都能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Microsoft"、"Intel"、"Boeing"等标志,学生比较熟悉。《美国的经济》教学时,学生一看见这些标志,就能说出其代表的品牌或公司的名称,为学生学习这一节内容架设了一个兴趣“桥梁”。

因为已经有了“熟悉”的先导,教师配合“百分比数值的扇形图”,以紫色的“28%”、红色的“72%”分别代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其他国民生产总值,学生回答老师提出问题时,甚感轻松。在了解美国不同工业区的工业部门时,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图册,采用了他们上“肯德基”的生活经验,要求他们对照图例确定自己所需要的“食物”的相关信息,组成一道“组合型美餐”。学生兴趣盎然,能一一说出各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如西部工业区:电子电器工业,石油加工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调动学生成熟的生活经验,结合教师教学方法,再转化为他们熟知的“就餐程序”,就生成了一种简约、应答式的学习方法。这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效。

尝试“网上搜索”学习方法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文本中的图或图表等内容就是信息库,学生通过读图,思考、选取信息的过程是一个浏览、检索的过程。老师所要出示的、需要学生完成的问题或表格,其中的内容就是浏览、检索信息的结果。学生填图的过程是大脑的一个检索过程,学生能够完成表格的填写就是写出检索的结果。根据《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城市的分布》图,要求学生在空白图示中填出位于东北工业区的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南部工业区的休斯敦,西北部工业区的西雅图、旧金山和洛杉矶等。

面对学生迷惑而不知所措的神情,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重温自己“网上购物搜索”的知识与经验。学生会立即说出,现在的网站用户大部分是通过搜索引擎进入的,如果用户要购买一件商品,他不知道去哪家网上商店购买,他就会去搜索。搜索引擎就是满足用户的这些需求。而现在的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垃圾信息,搜索引擎的作用就是将比较好的网站排在页面的前面,这样用户就能很快通过引擎找到他们的东西了。

于是,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他们的大脑就是搜索引擎,具有神奇的作用,能够搜索出有价值的信息,而淘汰“垃圾信息”。许多学生一听就欢喜雀跃,叫道:“我会了,我会了。”有的甚至对同学说:“我会的,我教给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及运用能力,枯燥的地理填表活动变为他们饶有兴趣的“计算机游戏”,沉闷的课堂顿时变得“生动活泼”了,调动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尝试“网上购物搜索”, 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主体,链接了思考、检索式的学习能力。

游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课堂如果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就可以充分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例如,教学“美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时,老师出示了《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城市的分布图》后,在原有知识积淀的基础上,老师领着学生做“抢山头插红旗”游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要学生先将找到的分布“山头”抢占到,配上特殊颜色的旗帜。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游戏中,很快地都能说出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方位。当老师邀请部分学生到黑板前展示“战果”时,本是“完成美国工业区空白图,口述主要工业区的主要城市”的要求,一些学生还附加了一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无形中不仅在地名上作了要求,还在空间方位上也有了具体规定。这样,既落实了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抢山头插红旗” 找“分布”游戏很活,学生很感兴趣。由此说明,学生能力的培养跟他们已有的能力积淀密切相关。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就会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奇妙的学习引导效果,帮助学生形成引导、递进式的学习习惯。

组建沙龙

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让他们分组讨论,互相帮助,相互解决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如今的一些学生身上有盲从、独断、不宽容的表现,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批判性,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养成讨论、探究的学习品质。

观察中发现,放学后,有些学生会邀请几个同伴一起去“肯德基”或“麦当劳”复习或者一起做作业,学生自行“组团”,成立“肯德基讨论沙龙”,开展讨论,效果很好。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以分组讨论的形式组建沙龙,从而营造一个理解知识、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例如,在分析美国某一工业区的具体地位时,学生每四人为一组,以汽车工业为例,讨论东北工业区为什么能成为美国最早发展的工业区?教师提供数据、图表,给学生诸如自然环境(地形)、自然资源(矿产、水源)、交通条件(位置、河湖)、人力资源(普通劳动力)等思考范围。一时间,学生自行“组团”,七嘴八舌,讨论兴趣很高。学生讨论降低了知识传授的难度,对下一个教学环节——西部工业区和南部工业区为何被称为“阳光地带”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体现出集体智慧。

发现演说

课堂教学,在组建沙龙外,我们还实施了比较特殊的分组教学——学力公平发展小组,让学生开展“发现演说”活动,以此锻炼学生的学习气魄。具体操作时,从学生的“学”出发,本着组间学力均等的公平原则(考虑到组间竞赛、奖励等),综合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回答问题积极性等学力,教师与学生共同商定组员,同时参考班主任老师的意见,每六人为一组,把班级学生分成五至六组。教师在课前分发给学生相应的任务,指导学生自学,准备课堂发言,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因为有这样的教学习惯,学生分析“上海成为中国商业中心的原因”时,“上海成为中国商业中心具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密集的人流,固定的销售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三大条件”,说得头头是道。当学生分析“上海成为中国商业中心的商品来源” 时,“上海凭借京沪线、沪杭线等铁路,以及处于长江下游主干道,又是著名国际港口等,使商品的进出口极为便利……”侃侃而谈。如此等等,那是因为“发现演说”,锻炼了学生发展、公平式的学习气魄。

教无定法,兴趣是最好的方法。找到最佳激趣点,对于调试学生学科学习,尤其是初中地理等“副科”学习行为,很有必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45229.html

相关阅读:小地名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