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中考对比阅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
  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
  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
  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而《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岳阳楼记》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如课文开头两段,用概括的语言交待了写作缘由,进而引出岳阳楼景色特点以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观感,这是叙事。第3、4段,把岳阳楼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物及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用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是描写、抒情。最后,由感叹引出作者的见解,点明中心,这是议论。由叙述引出写景,写景中蕴含着感情,富有感性色彩的描写又有力的衬托了下文的议论。而《醉翁亭记》中只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没有抒情。
  4、《岳》中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用阴景和晴景做对比等等,但《醉》中就没有这样做;
  5、两文的主题深度有别。《醉》中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仲淹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
总结一下,两篇文章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独特的地方,使得两篇文章都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谓:为,是。尝:曾经。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2、《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
答:苏轼《水调歌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韩愈《马说》等。
3、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 。为的意思是 ,文中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回答)
答:迁客骚人 心理活动 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4、联系所学课文,写出下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5、《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示例一: 同的方面:《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示例二:
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两篇散文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同点:
1.结构技巧有别。《岳》文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作者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巧妙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板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有时明明要酣畅淋漓地描绘一番,却又戛然而止,另辟蹊径;有时似乎文章已经写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洋洋洒洒铺陈的,却非要旨,但也并非闲笔;郑重感慨议论的,貌似正确,却又予以否定,最后才引出正论,精辟入理,一鸣惊人。《醉》文则以乐字提挈全篇,环环相扣,构思精巧。开篇用长镜头层层推进的写法,点出醉翁亭,以后又从解释醉翁二字引出山水之乐,接着连用几层描写和叙述来抒写山水之乐。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细品全篇,醉字或隐或现,联前顾后;乐字或明或暗,前伏后应。总之,整篇文章以乐醉来贯通,不蔓不枝,一气到底,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2.语言表述有别。《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主题深度有别。《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这精警之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从这一点来说,范公明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由此可见,《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堪称两首异彩纷呈的名曲,是散文艺苑中明艳绚丽的奇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727957.html

相关阅读:“石曼卿隐于酒”阅读
醉翁亭记 阅读答案(辽宁大连)
小石潭记 阅读答案(苏州)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初中文言文专题复习??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