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品三国读后感1000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后感1000字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品三国读后感1000字

  说真的,在浮躁的年代,让我却了买书的念头确实不多,而读过之后仍执意要买的,更是少之又少,但《品三国》是个例外。

  喜欢这书是因为它让我信服。《三国演义》,谁不知道呀,没看过全本,也听过空城计、火烧赤壁之类的故事。但你要我相信那个一直是大奸大恶,被当作反面教材的曹操还有着英雄本色的一面,甚至还有点可爱;那个被气死的周瑜其实并非那么小气而是非常大度的时候,你总得拿出点让人相信的证据吧,易中天就做到了。

  但凡写书,作者一定要有他自己的观点,不然,只有称之为百科全书,全是别人的东西。《品三国》在前言就告之,欲从正史记载、文学形象、百姓形象三者间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从中对比三种形象之间的差异。此书以正史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及治学严谨的裴松之的注为据,再以其他史书为辅向你叙述三国的由来。

  全书以曹操这个人物为主线,再扩散至三国时期的各个风云人物,几乎所有的事件和观点,都能引经据典,并分析、比较史书作者的态度和立场,从而得出老易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描写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让人不知不觉地跟着他的思路行走。于是,那个大气、深沉、豁达、洒脱、机智却又诡谲、狡诈、冷酷、残忍的曹操形象就活跃在我们的脑海里。

  我以为,评价文章的标准最重要的是一个“情”字,如果没有感情,再如何优美的词句都会让人止步,好比一座外面装饰得非常华丽、漂亮的房子,屋里却没有任何可以居住的家具。

  而《品三国》中可以看出老易是非常欣赏前期的曹操的,他称之为可爱的奸雄。文中张力很足,深入浅出,从曹操的出身、所处的环境、性格的形成等方向娓娓道来,可知老易是花了很大功夫来研究曹操这个人物的。比之同是百家讲坛里的王立群教授的《史记》更让人深刻,纪连海的《说孝庄》更不要提了。当然也许是各人的着重点和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竟相同吧。

  从列举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观沦海》等诗句中,不禁深深地被曹操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如本性中没有洒脱、豁达,何来这样的真情流入,何发如此的感叹。

  但后期的曹操,冷酷、残忍占上风,估计老易不太喜欢,没放太多感情。本人感觉下册没上册好看,(还是因为所有的电视连续剧续集总没有原集那么抓住人心)。只有在写到诸葛亮整理制国的时候,才看到老易的热情又爆发出来了。估计是因为诸葛亮和曹操虽处不同阵营,但制国的方向却一致的原由。可惜曹操死得太早,儿子曹丕把老爷子那一套治国的根本和方向全都给推翻了。

  最让我觉得可取的是,文中总能闪出智慧的火花,那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总结。譬如“料事如神者,实际上就是料人如神,洞悉人性”,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还有那句:“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关系”,让你不得不让老易叹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人成功的必备的条件,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今这个社会。这些可都是大实话,可是台面上大家都不说,人人都戴着一个面具,有人能真心实意告之于你,确实非常难得,更显其可贵。

  不仅如此,老易的文笔也很不错,每每读到那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语句时,顿感自己也豪气万丈,那不仅是情感上的享受,更是对老易文彩的佩服。

  于是,从《品三国》中,我明了诸葛亮那“头戴纶巾,摇羽扇,运筹帷幄”的形象,原形却是周瑜周大师哥,重温了“败走麦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出处,自此后我也就成了老易的忠实粉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duhougan/676835.html

相关阅读:《小公主》读后感1000字
《小小如家》读后感1000字
西厢记读后感作文1000字
杨家将读后感1000字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10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