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寒假测试卷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导语】“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以下是逍遥右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寒假测试卷,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逍遥右脑一直陪伴您。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痛批一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时说:“现在一些人身上好像没有什么道德血液,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黄华华痛斥的行为与哪家思想 相悖甚远: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面是几位思想家的言论:

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乙.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丙.“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丁.“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调和”

其中一位与其他三位派别不同,这一位是:

A.丁 B.丙 C.乙 D.甲

3. 位于抚州市乐安县西的古建筑群——流坑古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而蜚声中外。某中学学生前往参观考察,看到一古宅门前横匾上写着“理学名家”四字,四位同学对此发表看法:①甲说:“这幢房子建于唐朝盛世。” ②乙说:“这家先人是唯心主义者。”③丙说:“该家祖先主张‘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④丁说:“这家祖先在学习上提倡‘格物致知’。”

上述看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4.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比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这句话表明李贽:

A.抨击专制君主 B.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偶像崇拜 D.反对纲常礼教

5. 宋朝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王祯发明木活字

6. 印章是古代中国文人的必 备物品。观察下面的印章,它采用的汉字字体为:

A.隶书 B.小篆 C.行书 D.草书

7. 晚清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写道:“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作者反对向西方学习 B.作者坚持传统纲常伦理

C.作者赞同“中体西用” D.作者反对进行政治变革

8. 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 必当循序一一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与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

A.反对政治变革 B.提倡民主共和 C.维护君主专制 D.赞同君主立宪

9. 近代中国著名翻译家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贼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这句话表明严复接受了: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孟子的“民贵君轻”

C.卢梭的“主权在民” 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10. 民国时期,保守知识分子惊恐不安,称新文化运动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以放荡为己任,以攘夺为责任”。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导致人民道德败坏 B.新文化之“自由”实际是放纵私欲

C.新文化运动导致社会动乱不息 D.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纲常礼教

11. 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大总统宣誓仪式上庄严宣告,“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孙中山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核定全国地价 C.消灭私人资本 D.推翻满清暴政[来源:学|科|网]

12. 某电视台计划拍摄一部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记录片,当拍摄“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这一片段时,他们理想的选址应是:

A.江西的井冈山 B.贵州的遵义 C.陕西的延安 D.河北的西柏坡
13.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打破了姓“资”姓“社”束缚的事件是:

A.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14.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

A.让 每个成年男子都参与国家管理 B.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C.国家应由少数精英分子来治理 D.人类是有能力认识自然的

15.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城市中,流传这样一首歌曲,“青春是多么美丽啊!但是,留不住这似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闲暇”。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B.它违背天主教会的主张

C.它体现出人文主义色彩 D.人们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16.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墓设计奇特,从棺木中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握着一支燃烧的火把。这支“火把”体现的意思是:

A.“社会契约”说,推翻了“君权神授”理论

B.“三权分立”说,反对君主专制

C.“自然权利”说,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D.“人民主权”说,激发了法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17. 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是指: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内燃机 D.发电机

18. 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奥秘的学问,“使人类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微观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句话评价的科学理论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哥白尼的日心说

19.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含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下列文学作品中,生动体现了这一现象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百年孤独》 C.《欧也妮•葛朗台》 D.《母亲》

20. 电影被称为年轻的艺术。观察下面电影海报,该影片属于:

A.无声黑白 B.有声黑白 C.无声彩色 D.有声彩色

21. 阿奎那是欧洲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他说,“治理其人民的国王不过是上帝的一个仆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B.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C.君主权力是由上帝授予 D.君主应该服从教会

22.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对某一历史文献如此概括:“短短几千个字,却 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该历史文献应是:

A.美国 《独立宣言》 B.英国《权利法案》

C.法国《人权宣言》 D.英国《人权宣言》

23.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写道:“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言论自由是“自然权利” B.言论自由不能逾越法律

C.法律与自由自相矛盾 D.法律至高无上

24. 2010年11月1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道:“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会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上述说词不能体现:

A.英国政治精英受到广泛监督 B.首相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C.选民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地位 D.英国首相须接受下院监督

25. 善于归纳类似知识是历史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①西方文化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智者运动”

②英国洛克第一个提出了“分权制 衡”理论

③欧洲文学史上巴尔扎克第一个采用现实主义笔法

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而编撰的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是魏源《海国图志》

⑤第一次系 统阐述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学说的是卢梭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9分,第28小题13分,共计50分。)

26. (18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自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材料二 “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通过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就有权利来废除它……”

材料四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孟德斯鸠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一原则?(2分)有何进步意义?(2分)

(2)材料二出自哪国的哪一文献?(2分)结合历史背景简要阐述其进步性?(4分)

(3)材料三中的文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2分)它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4分)

(4)根据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美国是如何预防这条经验的?(2分)

27. ( 19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经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材料二 “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知其缓急,审其变通,操纵刚柔,洞达政体。”──《劝学篇》

材料三 “天下人民四万万,庶士亿万,情为百端,才智甚广,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甚且炀灶蔽贤,壅塞圣听,皇上虽欲通中外之故,达小民之厄,其道无由。名虽尊矣,实则独立于上,遂致有割地弃民之举,皇上亦何乐此独尊为哉?”──《公车上书》

材料四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塘、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同盟会》宣言

材料五 “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1)材料一中,鲁迅评论的对象是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2分)如何理解“本领要新,思想要旧”?(4分)

(2)材料二、三、四分别代表中国近代哪些派别?(3分)他们对民主政治的态度是什么?(6分)

(3)材料五出自近代中国 的哪一文献?(2分)简要评价其进步意义(2分)

28.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科技发明(件 )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材料三 开国元勋毛泽东说,“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材料四 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本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江泽民《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序言(1994年)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公元1001—1500年期间,中国取得哪些“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成果?(4分)

(2)材料三中毛泽东的愿望是哪一年实现的?(1分)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中国迫切需要原子弹的原因。(3分)

(3) 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有何新特点?(3分)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1113498.html

相关阅读:云南省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