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暑期试卷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语言文字运用()y 妩媚fǔ 应届生yīng 按捺不住(ni)

B.翘楚qio 枢纽shū 创口贴chuāng 言简意赅gāi

C.脖颈jǐng 瑰丽guī 倒装句dǎo 呱呱而泣(gū)

D.隽永jun 憎恶zng 梁山泊pō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仿写。(4分)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站着,人人眼睛盯着屏幕

面对这种情景,你有何感想,请以低头族,你错过了为开头,仿写句子

例句:低头族,你错过了眼与眼的交汇 ,茫茫人海中,难道就没有一种眼神值得你期待?那像童心一样纯洁的眼神,也许会成为你一生的牵挂。

低头族,你错过了 ▲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6分)

①《舌尖上的中国》红成这样,出乎很多人意料,包括总导演陈晓卿。他反复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表示,《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于他而言,只是一部正常而普通的纪录片而已,他不赞成关于该片的溢美之词。这在当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专注本职工作。依我看,这也是《舌尖》的内在风格实在。

②但今天来说《舌尖》为什么这样红,还是要从文化角度说。这又分虚实两面。

③虚的一面从梁启超说起。梁启超曾总结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一言以蔽之:曰考证,曰总结。如果把今天放回历史大坐标中观察,无论是学术还是创作,都还在考证、总结这一脉络的延续位置。我们这辈人的悲哀之一是创造力贫乏,也许只配来总个结、考个证。从这一点说,《舌尖》握住了时代命门,它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泛泛的总结和考证。又因它选取的角度既灵且巧,态度务实低调,就在隐秘的潜意识层面合上了时代节拍,击中了每个观众。

④这是虚的层面,至于说到实的层面,要突出一个细字来讲。这与前边的虚谈仍然一脉相承总结、考证,本来就是在细节上下功夫。

⑤来说细的。前两日与友人聊天,感叹近两年突然冒出那么多既有钱又有闲之人,在各个领域内下功夫地玩,深入地玩,大到朝圣、养生,细到香、茶、木头、瓷、陶,甚至钧瓷钧壶,都玩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也是时代特色之一。

⑥曾经的中国人太细了。最近读过清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看看目录就知道那时文人之清雅,到了多细的地步。单说文房用具,也就是书桌上摆的玩意儿,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糊斗、蜡斗、镇纸、压尺、裁刀还有很多;现代人呢?以我此刻书桌为例,电脑、圆珠笔、即时贴,没了。

⑦《舌尖》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心。眼耳鼻舌身,色香声味触,每一项往细处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样广阔的境界,心不厌细,只看你能走多远。

⑧只求温饱的吃,那叫囫囵?咽,连咀嚼都顾不上,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只是吃的意义,远非全部。就如同喝茶,大茶缸牛饮仅为解渴,如果是品茶,选水选茶、凝神温杯这些都不说了,单是入口之后,舌尖、舌面、上腭、两颊无穷细致的美妙等你体会。

⑨《舌尖》以其细,征服了平日里吞食牛饮的普通人。物质世界越浑浊不堪,人就对心灵世界的清净越渴盼,而吃之一项,由最物质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探掘,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在满足陈晓卿反对的那种大而无当的民族骄傲心理的同时,又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食色之欲,不红说不过去。

⑩返回来再?嗦几句在眼耳鼻舌身的层面求细固然可喜,但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就是无谓之细。正如《舌尖》一片,《舌尖》只是个起点,如果只停留在舌尖,那真是连美食的门还没入。曾经听一个老茶人说苦,口腔感受到的苦不是真的苦,真苦入心。借他这话来说《舌尖》,创作者们想说的,是入心的味道。

杨葵《心不厌细: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样红》

10.下列对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细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是一种务实的创作风。

B.从文化角度来说,细包含虚与实两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C.一系列的细节探掘,是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能拓宽我们人生之路的广度和深度。

D.心不厌细的前提是真苦之心,物质世界的浑浊也是往细处探掘的重要条件。

11.下列不属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原因的是哪一项( )(3分)

A.该片遵循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务实低调的内在风格。

B.它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总结和考证,符合时代节拍。

C.引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心。

D.物质世界浑浊不堪,心灵世界更需清净,进而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父与子

[新加坡]尤金

(1)维拉蒂玛是智利西岸一个精致玲珑的滨海小城。

(2)在维拉蒂玛一个周末的傍晚,我到闻名遐迩的中央广场去逛。广场中央,人群麇集。挤进去看,啊,有两个人,正热热闹闹地在跳舞呢!老的约莫四十来岁,少的七八岁,外貌酷似,一看便知道是父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是他们身上的装备和独特的表演方式。

(3)两个人,都背着鼓:老的背大鼓,少的背小鼓。在鼓上面,装置了一对钹。钹上系了细细的绳子,绳子的另一端,就绑在足踝上。随着双足的一张一合,钹也发出了有节奏的声响。

(4)父子两人,拿着鼓槌,灵活地把双手反扣到背后,击鼓。然后,足动、钹声响;鼓声与钹声,在一片喧哗的热闹里,寻求和谐的统一。

(5)鼓越击越快,钹愈碰愈响,父子两人也越跳越起劲。他们同样穿着黑色紧身衣裤,裤上缀着闪闪发亮的星状物。只见他们双足跳跃、原地旋转、跪地屈行、单足飞转,动作变幻不定而舞步轻俏如风。当他们忘我地舞动着时,裤子上的星状物也忘我地绽放出灿烂的晶光,闪闪烁烁,明明灭灭,好似飞绕一地的萤火虫。

(6)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出动了十八般武艺跳出了各种高难度的舞步时,他们背着的巨鼓大钹非但没有形成任何的障碍,反而奇妙地与他们融合成一个美丽的整体。更叫人拍案叫绝的是,手舞足蹈时,鼓声和钹声,依然配合得天衣无缝,丝毫不显凌乱。

(7)正当众人看得如痴如醉时,天地间,蓦然爆出了一个寂静的声音父子两人,戏剧性地放出了一个休止符鼓声、钹声、动作、舞步,全都戛然而止。

(8)这时,我才突然惊觉广场已被如絮细雨薄薄地笼罩了。

(9)父子两人,各自从地上拿起一顶帽子,反扣过来,当做是钱钵,向围着他们那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走去。然而,这一道看起来坚固结实的人墙,居然在顷刻间土崩瓦解那两顶用来讨钱的帽子,好似爱滋病的病毒,快速地把众人驱散了。帽子里零零丁丁地躺着的那几个孤独无依的小钱币,在骤来的寒气里可怜兮兮地紧紧相挨。

(10)父与子 地对看了一眼,好似得着了默契,一起把帽子放在地上,又鼓钹齐响地大跳特跳起来。

(11)豆大的雨点掉落在他们脸上,他们 地咧着嘴,笑着、舞着,快速地旋转着的身子,在如珠的雨帘里,他们成了两团模糊的影子

1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10)(11)段空白处填入两个恰当的词语,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理由: ▲

13.文本第⑧和第⑾自然段中都写到了雨,请简要分析两处描写的作用。(6分)

14.作者为什么在第⑨自然段中安排了人墙在顷刻间土崩瓦解这一情节?(4分)

15.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分析文中这一对父与子的形象特点。(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20分)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扛,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尽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节选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缘染溪,斫榛莽 缘:沿着

B.穷山之高而止 穷:尽

C.岈然洼然 岈然:深谷低陷的样子

D.始指异之 始:才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攀援而登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B.然后知西山之特立 杳不知其所之也

C.因坐法华西亭 因击沛公于坐

D.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18.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B.这段文字在描写西山的景物时,对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运用简约而精当、准确而传神,将西山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地刻画出来,富于动态美。

C.文章多次用到了始字,表达了对西山宴游的惊喜之情,同时也暗含对以往所游山水的贬低与否定。

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表明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了心灵的启迪,让作者感到了超脱旷达,忘却了自我,忘却了烦恼,获得了精神慰藉。

1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3分)

得 西 山 后 八日 寻 山 口 西 北 道 二 百 步 有 得 钴 ? 潭 潭 西 二 十 五 步 当 湍 而 浚 者 为 鱼 梁 梁 之 上 有 丘 焉 生 竹 树

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 (3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3分)

(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6分)

江 城 子

段成己①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②起,凭画作、倦游③图。

[注]①段成己,金末进士。金亡,与兄避居龙门山,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②九原,指墓地;摩诘,唐王维字摩诘。③游:即宦游,外出做官。

21.词的上阙运用 ▲ 修辞描写出了 ▲ 的环境。(2分)

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任选5题做,共10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 。(韩愈《师说》)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__ ___▲_ ___, ▲ 。(苏轼《赤壁赋》)

(3)谨庠序之教, ▲ ,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想当年, ▲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1148552.html

相关阅读: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字形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