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鹤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网络的使用,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Orz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词,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日本人最初在网络上,例如在电子邮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来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中国台湾地区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rz”。“?”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要理解这一点很容易,如果把“?”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很?”时,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一样。而“?”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网络代表了新技术和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网友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赋予新鲜的含义,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然而,这件事最妙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户,“八”和“口”构成了雕花的窗棂。有窗就有亮,引申而来就变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现代网民在使用“?”字的时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为什么很多人不分代际,都能迅速接受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接受的不是某种从天而降的新发明新创造,而是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造字法有了新的应用;同时,又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迅速接受了这种新鲜的诠释。由此可见汉字的字形只是外壳,它的内核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汉字出现之后,中国人习惯了文字和形象之间的直接关联。所以,尽管时光流逝,“?”字已经几乎被人们完全遗忘,但是一旦有机会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又可以恢复鲜活的生命力。想到后人和祖先在用相同的方式造字,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它不随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而消亡,所有中国人可以凭借它而彼此相认,永不相忘。gkstk汉语之所以始终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人民始终在参与这个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一段时间之后,《新华字典》里会增加一条新的解释。而我们的后人在一千年后翻出这个字,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感受。想到那么久以后汉语还依然存在,让人觉得很宽慰;想到自己早已不在,让人觉得非常之?。 (选自《汉语是人民的游戏》,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关于“?”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目前在网络社群间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之一。B.“?”字最初来自日本,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一种网络象形文字。C.“?”字源于网络象形文字,被网民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从这个字可以想象出人的表情。D.“?”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其形状像古代的窗户,有窗就有亮,引申为光明之义。2、下列不属于“?”字被网民迅速接受并使用的原因的一项( )A.网络提供了催生传播新事物的平台。B.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可以彼此产生文化认同。 C.古老的象形造字法使“?”具有了新的含义。D.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接受了新义的诠释。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台湾地区网民把字母组合“Orz”替换为“?rz”,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B.现代网民表达“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时使用的“?”字,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C.因为网民参与了“?”字的造字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得汉语有了鲜活的生命力。D.“?”在网络中的应用,会使《新华字典》增加一条新的解释,后人使用新的含义的时候,也会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感受。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gkstk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竟不往。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农务,恐失民望。”从之。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住曰:“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雠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帝悟,夺其官,仆其碑。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三》,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     疾苦B.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辅助C.屡杀大臣,鬻狱卖官 官司D.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 观察gkstk5.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拜住“贤”的一是   ( )①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 ?②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③大臣协和,国之利也④奏请岁减二十万石 ⑤夺其官,仆其碑 ⑥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拜住是安童的孙子,五岁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教育成人;早年在朝廷任职,得到太子的欣赏,但他始终不与太子结交。B.拜住支持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浩的奏章进谏,拜住的直言得到了元帝的奖赏。C.拜住的正直遭到了右丞相铁木迭儿的助手张思明等人的忌恨,面对他们的密谋陷害,拜住以大局为重,没有对他们加以报复。D.在奸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①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5分)②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南海旅次曹松①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注:曹松是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颈联作一赏析。(6分)9.请结合全诗主题,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白云一片去悠悠云中谁寄锦书来?月满西楼。、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 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下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姗姗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gkstk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12103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