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48分。)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基本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30.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31.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就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 A.政治民主化潮流           B.民族主义潮流 C.社会主义潮流            D.经济全球化潮流32.“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33.从中国历史来看,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特征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34.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35.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三大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C.遵义会议的召开D.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36.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是指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37. 某学生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以下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C.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D.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38.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毛泽东能够成为倍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39. 右图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是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节那天游行队伍里的一个场景。人群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实质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A.对领导人的个人崇拜B.希望“文化大革命”早日结束C.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拥护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和信心4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新三民主义 ③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1.“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2.人民网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这里的“二为”方针指的是A.文艺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B.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C.文艺为党和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 D.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产主义服务43.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没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44. 1998年对大学生的问题卷调查,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 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提出“三个面向” ④提出“教育大革命”.①②④.①③④.①②③.②③④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需要有超前性47.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48.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下列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不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是A.成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B.成功爆炸了一颗氢弹C.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D.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9.阅读下列材料:(21分)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此书是什么书? (3分)(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哪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其政治实践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7分) (3)材料三的观点属于哪一派别?指出它对传统儒学的态度。“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这两位先生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5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3分)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51.阅读材料: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材料二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并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请回答:(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分)据材料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分)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科参考答案选择题(48分)题目答案BBAADCDACD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ABDCBADB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CAABCCCC题目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BDDDAAADB题目4142434445464748答案CBCCAABC(3)派别:资产阶级激动派。(1分)态度:全盘否定。(1分)两位先生:民主和科学。(2分)。影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也是一场文化转型运动。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产生了消极影响。(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任意2点,4分)(3)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专制集权政治(或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第12页 共13页学优高考网!!广东省湛江市某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16851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