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曾子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 2.请把第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号涂写在答题上。 3. 满分100分;时间l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回答1~2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2.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回答~题。.图示反映了区域的A.整体性B.差异性.稳定性.开放性4.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A.两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B.两区域语言的差异C.两区域人种分布的差异 D.两区域领导人的差异 D.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右图为中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决定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气候和植被 .地貌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水文和地貌大体与图中P线相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的数值分别为 A.℃ 800mm B.4℃800mm C.℃ 400mm D.4℃ 400m 9、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内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B.区域划分的指标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很少C.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D.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10、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11、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少 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12~13题。12.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问题的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率高 D.城市化进程合理化13.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积极寻找替代性环保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14.表中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C.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D.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水鸟栖息地减少 B.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湿地面积减少 D.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3.图中显示,工业CO2排放量大于50亿吨的大洲主要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24.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科学家齐聚印尼巴厘岛,共商气候变化问题,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25.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的影响是( )A.生物多样性必然增加 B.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台湾岛的面积可能会比现在小 曾子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 理 试 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26、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分)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乙(2)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和不足?(4分)(3)A、C两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分别有哪些?(分)(1)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简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带来的主要危害。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右图中a、、d三处采取不同措施,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分别是:修筑梯田;修建淤地坝;平整土地 (3)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后出现的恶性循环简图,请将下列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图中相应的空格中:①水土流失加剧②洪水灾害增多③土壤肥力下降(4)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地区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材料二:右图表示的是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面积 ,沼泽面积 ,这种变化会使气候变得 。(3分)(2)结合材料二,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什么?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3)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7分)29、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3分)(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5分)(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3分) 曾子学校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14分)( 每空1分,共4分每空填对一种作物即可,有填错的作物不得分)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1)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单产降低(1分);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加剧自然灾害 (1分);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含沙量剧增。大量泥沙在下游河床淤积,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1分)29、(11分) (1)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少(1分) 洞庭湖调蓄功能降低 (1分)洪涝灾害严重 (1分) (2)自然原因;暴雨、长江洪水倒灌、泥沙淤积(2分) 人为原因;①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1分)使入湖泥沙增多,湖底抬高(1分) ②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湖底缩小,蓄洪能力大大降低(1分) (3)长江上游植树造林、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平垸行洪、疏浚河道等(3分)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曾子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23023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