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2015~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地 理 (选 修)命题人:柳荣生(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区域划分的指标均是综合指标下列对景观图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图甲:水田—种植水稻—机械化程度高图乙:旱地—种植谷物—水利工程量大图D.图乙:旱地—我国北方—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下列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人类对自然环境不能有较大影响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B.人崇拜自然环境人依赖自然环竟 D.人征服自然环境5.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D.③②①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甲乙下列属于该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是煤炭资源储量大 ②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便利的水陆运输 ④ 雄厚的科技力量 ⑤ 离铁矿区较近 ⑥ 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8.图乙中反映的该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园艺业比重增大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9.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主要有满足用电需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发展微电子工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畜牧业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11.图示区域农作物的商品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平原起伏较大 B.高温多雨人口密度较小 D.复种指数高下列属于该地区优势农产品的是 ②小麦 ③大豆 ④棉花C.①③ D.②④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之说。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回答13~14题。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示意图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东莞临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由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原料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转变由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转D.由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转变15.图中①、③所A.稻谷 B.铁矿石 C.石油 D.煤炭此工程完成后如不合理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次生盐碱化 B.海水入侵水旱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17.黑龙江、吉林两省粮食产出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耕地后备资源充足人少地多商品率高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江浙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浙江省粮食产出量下降的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低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粮食减产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耕地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给不足19.右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河密度变大环境污染加剧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20.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矿物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缓解土地荒漠化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减轻耕地压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甲为某地区地形图乙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据图回答~题。图示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 B.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 D.荒漠化造成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是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露天开矿、修筑道路等南部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回答~题。若甲表示我国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水源 B.资金 C.能源 D.技术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廉价劳动力 B.矿产品粮食 D.工业制成品A.我国各种自然资源贫乏,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B.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我国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D.我国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已经枯竭第Ⅱ卷(综合题 共60分)三、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60分)27.读我国某生态农场生产过程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构示意图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过程的环境效益最大。(2)简析该农场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28.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读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阶段Ⅰ该地“地广人稀”、“江南卑湿”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①稠密的水系 ②黏重的土壤 ③低湿的湿热的气候 ⑤起伏较大的地形(2)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A.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区延伸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南且向西延伸传统工业部门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分散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北且向西延伸(3)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该地区在阶段Ⅰ时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4)简述该地区在阶段Ⅱ时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资源、生态、污染等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30.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①→④的含义分别是:①;;③;④。箭头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和。(2)简述箭头④产生的原因。(3)箭头②调配的资源主要来自于和地区。简述②工程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31.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A表示 ▲ ,B表示 ▲ 系统, C表示 ▲ 系统,D表示 ▲ 系统。(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 ▲ ,经济持续发展是 ▲ ,社会持续发展是 ▲ 。(1)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 ▲ ,提高人类 ▲ 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 ▲ 、自由的社会环境。(4)可持续发展是指 ▲ 。32.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AB ▲ 。(2)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形成的基础是 ▲ A.热量的差异 B.海陆位置的差异 C.地貌的差异 D.植被的差异(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2015~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答案CCCAABBBC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BCABBDACC二、双项选择题题号1920212223242526答案CDBCBDBDACBDABBC三、综合题27.(7分)(1)3(1分)(2)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种植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②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28.(9分)(1)D(2分)(2)D(2分)(3)工业化 矿产资源丰富(4)资源过度开采 湿地破坏 环境污染加剧29.(10分)(1)水稻 小麦 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水稻: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土地肥沃;水资源较丰富。(3)热量(4)全球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30.(14分)(1)晋煤外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铁路 高压输电(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或北少南多);我国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集中水资源的需求量大。(3)塔里木盆地 陕甘宁 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拉动相关31.(12分)(1)人的管理调控(1分) 经济(1分) 社会(1分) 生态(1分)(2)经济(1分) 社会(1分) 生态(1分) (3)生活质量(1分) 健康水平(1分) 平等(1分)(4)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有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分)32.(8分)[](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分) 青藏高寒区(2分)(2)A(2分)(3)B(2分)!第10页 共10页学优高考网!!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35605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