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二上册地理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1.试题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部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2.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卷上,试卷不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第1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结合有关知识,回答第2题。
2.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C.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D.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读下表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第3-4题:
区域黑龙江 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0.310.210.100.020.070.07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 顷)4.9165.8725.0877.0446.2076.1754.885

3.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热量不够充足 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 
③经营较粗放 ④人均耕地面积较大 ⑤土壤差异  ⑥复种指数低
A.①②③  B. ③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长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①水网稠密,耕地 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 
②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农业投入不足 ④土壤条件较差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6.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作用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导致下列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洋流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在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的控制下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D.咸海沿岸的荒漠——深居内陆
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读表回答第7-8题。
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平方千米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粮食总产量亿kg
198519%333 520mm38℃10%205kg1.02亿kg
199510%478450mm42℃35%135kg0.97亿kg
7.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8.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危害是
A.易形成沙尘暴 B.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C.物种锐减或灭绝 D.土地肥力上升
右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9-10题。
9.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示地区原始林地逐渐消失的
原因是
A.森林大火或病虫害 B.过度开垦
C.环境的自然演变 D.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10.自1800年以来,图示地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A.自然环境更加优越  B.林业产值逐步上升
C.种 植业产值降低 D.气候异常现象增多
11.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
的生态系统,对其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是由于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D.过度引水灌溉
12.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平原面积广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④ D.①②⑤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1 3-14题。
13.当地在资源开发初期最有可能发展的是
A.高耗能工业 B.食品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金矿开采
14.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图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16.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使用清洁能源比重上升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 季
C.冬季有凌汛现象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18.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下表为2008年 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效率表,读表完成 第19-21题。
项目
(各项目代表要素)自然资源效率资本效率人力效率
粮食/耕地
(Kg/hm2)粮食/化肥
(Kg/ Kg) 粮食/劳动日
(Kg/d)
全国平均437716.5521.94
西南地区397921.4412.69
中原地区448613.9824.83
东南地区566518.6136.56
东北、新疆490821.7842.25
19.上述地区中,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是
A. 西南地区 B.中原地区 C. 东南地区 D.东北、新疆
20.东北、新疆“人力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化肥投入量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好 D.耕地质量好
21.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加强水利建设 ③增加化肥施用量 ④扩大种粮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B.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C.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D.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23.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5.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
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右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
第26-27题。
26.据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D.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
27.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乙国—丙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 圣诞树是由仿真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第28-30题。
28.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条件 B.劳动力价格 C.种植技术 D.市场距离
29.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30.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用地成本 B.原材料成本 C.运输成本 D.劳动力成本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31.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塔里木河相关数据对比表
  下游河段
年代    水量(立方米)地下水位(米)胡杨林(公顷)
20世纪50年代14.6亿3~55.4万
20世纪90年代2.5亿11~130.7万
(1)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的特点,并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主要的自然原因?(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着哪些问题?(3分)
(3)新疆是我国重要石油天然气基地,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就在新疆,与新疆接壤的中亚地区也是保障我国石油进口重要区域,与非洲相比,我 国从中亚进口石 油具有哪些优势?(2分
3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1)E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2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G河段径流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
(3)分析E、G两河段开发利用主要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4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左下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下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3分)
(2)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2分)
(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3分)
34.读“世界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图”和“A区域东部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图”,回答下列各题。(7分)
 

(1)图中阴影地区发展了灿烂古老的文明,影响其发展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什么?(1分)

(2)现今A区域在进行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建设。请用你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并说明该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分)

(3)简述右图所示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2分)

35.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 的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我国在吸引外资的近30年间,一个总体趋势是外资持续、大量地进入中国。我国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为主转变为外商独资为主。4.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但中西部地区投资在逐渐加大。在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90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截止到2002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非均衡发展,资源短缺、产业同构、产业过度集聚等问题日益严重, 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试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于东部的主要原因。(3分)

(2)2008年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3分)

(3)面对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分)

普通高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明一、二中联合考试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31.(8分)
(1)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1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分)
(2)存在的问题是河流水量减少(1分);地下水位下降(1分);
胡杨林大量枯死,生态环境恶化等(1分)
(3)距离中亚比非洲近;可通过西气东输西伸管道输送,更安全、更 可靠(2分)
32.(8分)
(1)夏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分)
(2)径流较平稳(季节变化小)(1分)
上游不同的河段(或支流)形成汛期的季节不同,洪峰在季节上的交错,使河流中下游水量较平稳(1分)
(3)E:开发水能 流经高原和山地,河流落差大(2分)
G:发展航运 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水量大(2分)
33.(8分)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0C)(1分)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1分)
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1分)
(2)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便于浸沤黄麻;
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任答2点得2分)
(3)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任答3点得3分)
34.(7分)
(1)河流(1分)
(2)华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量少,降水的变率大,水资源不足(2分)
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2分)
(3) 可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河道,工程量小,投资少;
黄河以北南高北低,建成后可利用地势自流(2分)

35.(9分)
(1)①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晚;②中西部的地理位置不如沿海地区优越;
③中西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④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差;
⑤科教不发达,人才流失(任答3点得3分,合理即可得分)
(2)①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③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
④可 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任答3点得3分,合理即可得分)
(3)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③加大科教投入,加强对劳动力培训;④打造服务型政府,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⑤积极引进处于研发设计环节,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⑥在 接受产业转移时,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任答3点得3分,合理即可得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49282.html

相关阅读:2013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调研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