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事物发展的原因教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一节 事物发展的原因教案
第一框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从容说课
由于本框是第四课的第一框,承担着与第二、三课衔接的任务,因此,我们在强调二、三、四课内在联系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此外,由于本框内容的难度和容量并不大,因而在中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就自己所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为了使学生对内因、外因的含义容易理解和接受,在中用鸡蛋变成小鸡的具体事例入手引出概念为理解原理作好铺垫。另外进一步突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这一教学重点教学中特别注意到了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适当加以解释。在突破“外因必顺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一教学难点时,通过学生亲自参加实物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帮助理解教学难点。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故事情境、漫画情境、寓言情境、诗文情境和新闻情境等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
一般教学活动模式如下:
教师出示事例→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师生分析典型事例→小结、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内因、外因的含义;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能力方面
通过对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运用
实例说明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觉悟方面
本框题主要讲述基本原理,为下一框题的方法论、人生观教育奠定基础,但
在原理和事例的分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教育的内容,属于潜移默化式的教育。
教学重点
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从具体的现象入手,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积
极思考,运用视听资料将抽象的哲学道理以通俗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教具准备
多媒体、气球、皮球、铅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第二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通过第三课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矛盾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如果再做进一步的分析思考,就会发现一系列问题。比如:事物为什么会变化发展?事物是怎样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其基本的状态或形式?事物变化发展的总的方向和趋势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在第四课将要要的内容。
[讲授新课]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板书)
(多媒体显示本课的知识框架结构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第一框题――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事物发展的原因(板书)
一、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板书)
多媒体显示鸡蛋到小鸡的孵化过程的动画。
(1)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是不是发展?(是)
(2)要实现这一发展过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种蛋和适宜的温度)
(3)这些条件在孵小鸡的过程中是什么关系?(缺一不可)
(4)这些条件在孵小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是相同的?若不相同,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哪个条件是最根本的,为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1)~(3)答案显示在屏幕上)
[师](总结)从哲学角度看,鸡蛋变成小鸡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为什么会变化发展呢?(设问引起学生注意)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比如说,鸡蛋之所以能孵出小鸡,必顺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鸡蛋必顺是种蛋;第二,必顺有适宜的温度。在这两个条件中,种蛋内部存在着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的矛盾这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哲学上把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此外,种蛋所需要的较高温度与较低温度、较稳定的温度与不太稳定的温度之间的矛盾则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哲学上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随即板书)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板书)
(展示课本或板书)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板书)
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板书)
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同下,种蛋才能孵出小鸡,二者缺一不可。
(多媒体显示)
[师]但是二者的地位与作用是否相同呢?若不相同,各起了什么作用?哪个条件是最根本的,为什么呢?(学生自学课本第119~121页,回答)
2.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板书)
[生]不相同,种蛋是鸡蛋变成小鸡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是种蛋而是未受精的鸡蛋或石头,温度再适宜也孵不出小鸡来。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
在鸡蛋孵小鸡的过程中,种蛋本身的遗传基因中存在着未来小鸡所有的性状和遗传信息。种蛋能变为小鸡,并且只能变为小鸡的这个发展方向是由种蛋本身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决定的。而无精蛋或石头,无论在什么样的温度下也不会孵出小鸡来,因为它们本身不具备孵小鸡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所以,我们在考察事物发展的过程时,一定要特别重视内因的作用。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板书)
[师]所谓发展的根据,也就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原因.发展的基础、源泉。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由此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刚才同学们在阅读第116页的教材时,可以知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起着根本的、第一位的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提问]下面。我们就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分析下面的例子。
(多媒体显示)
一批珍贵的花瓶在炉中烘烤,一座家神蜡像被人不经意地放在炉旁,开始熔化。它使劲抱怨炉火:“瞧,你待我多无情!你使这些东西被加固,却让我熔化。”炉火答道:“这只怨你自己的本性,至于我,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都是火。”这则寓言反映了……( )
A.一切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B.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与性质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
[生]答案应是B。因为对于花瓶的加固、蜡像的熔化来说,炉火只是外因。在同一外因条件下,花瓶和蜡像变化的结果不一样,其根本原因是内因。
[师]对。现在再请同学们分别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领域举例来印证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这一观点。(学生议论、交流、回答)
[生](踊跃回答)自然界: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②荷花出污泥而不染。③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人类社会: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②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③面临同样的外部环境,有的企业兴旺。有的企业破产。
[师]回答得很好。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中部安全着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一个伟大壮举。

请同学们看完材料后讨论,我国“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神舟”五号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在于它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它的主要关键技术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是内因,说明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师]对,但它还能体现什么哲学道理?(提问引导过渡)
[生](思考)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即我们还学习和借鉴了俄、美两国在航天领域丰富的经验以及与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航天技术方面的合作。
[师]对,这些是外因。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节省发射费用,这也是我国发展航天技术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板书)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离不开外部条件。内因虽然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时,才能使事物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才能实现这种发展。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鸡蛋之所以可以而且只能孵出小鸡,固然由种蛋内部的遗传基因(即内因)决定的,但有没有适宜的温度这一外部条件(即外因),对能不能实现种蛋变小鸡的发展结果影响极大。有了适宜的温度,胚胎就会继续发育,长成雏鸡,实现发展;温度不适宜(或低或高),胚胎就不能继续发育。甚至死亡,也就不能实现由鸡蛋到小鸡的发展。
接着,请同学们看教材P120的“想一想”。
提问:为什么古莲子沉睡千年后竟会开出了荷花?
[生]因为这些莲子本身具有生命力,即内因。
[师]具有生命力的莲子为什么在泥炭层中沉睡了一千多年却没有开花?
[生]这些莲子外坚实的果皮几乎是不透水的,根据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在泥炭层中氧的含量极少,当地气温又低。雨量少,致使这些莲子得不到萌发的条件: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师]当人们把它们挖掘出来种植下去,两年后为什么竟会开出粉红色的荷花?
[生]因为被挖掘出的莲子,种植在地里,它具备了生长发育的条件,所以就会开花。在这里,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是外因,是莲子开花必不可少的条件。
[师]很好!可见,内因虽然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只有内因,事物也不可能发展。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请同学们再举例加以说明。
[生甲]放在冰箱里的种蛋就不能孵出小鸡;采用恒温箱孵小鸡,可使小鸡孵出的周期由21天缩短为15天。
[生乙]采用激光技术培育的大豆新豆种,亩产可提高25%。
[生丙]严师出高徒;还有“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生丁]老师,我曾看到一幅画《种蛋》(多媒体显示)你能帮我分析一下,它违背了什么哲理吗?
[师]请同学们一起分析。(引导学生从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两个角
度分析漫画说明了什么)
[生1]从唯物论角度看,漫画中的老农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主义的做法。
[生2]从唯物论角度看,老农还违背了客观规律,没有按客观规律
办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种蛋不会得蛋。
[生3]从辩证法角度看,老农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生4]从辩证法角度看,他还违背了我们刚刚所学的内外因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漫画中的老农只看到了内因,而没有看到蛋的孵化需要的是空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外部条件,不是土壤、水肥等外部条件。所以,他的种蛋之举只能以失败告终。
总之,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还会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比如:
[生]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如果遇到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并且具备良好的医疗设备和必要的药物,病人就可能得救,起死回生;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医生或医术不高的庸医,或缺少必要的医疗条件,病人就可能死亡。在这里,医生的医德、医术和医疗条件对于病人的生死就起着重大的作用。
[师](引导过渡)对,外因作用这么大,它能否离开内因单独起作用?
[生]不能,外因的作用再大,如果不通过内因,便不可能发挥作用。
[师]能否举例说明?
[生]如病菌能使身体衰弱的人致病,而对体魄健壮的人却无可奈何;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可以使意志薄弱者迷失方向,而对意志坚强的人却无能为力。
[师]对,这就是说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板书)
(学生活动)出示实物:气球、皮球、铅球,放置到平滑的桌面上。(让学生推荐一位力气大的同学吹这三个球,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三个球的变化。全班同学兴趣大增)
(演示开始)气球以较快的速度向前运动,皮球略有滚动,而铅球纹丝不动,虽然全班同学为这位大力士加油,但仍然无济于事。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生]它们的轻重不一样。
[师]对。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它们的质量即内因不同。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既需要外力的作用,又取决于物体自身的质量。用力吹气(即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也就是通过促使内部矛盾双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同样大小的外力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产生不同状态的机械运动,正好说明了外因不能撇开内因单独起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现在请同学们看教材P121小字部分。(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1962年夏天。郭沫若游普陀山,无意中拾到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了一副充满伤感语气的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郭老透过对联的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了一个悲观的心灵正在寻找慰藉。他立即设法找到了丢失笔记本的主人,原来是一位两次高考落榜的姑娘。只见那姑娘精神颓丧,心灰意冷,对前途丧失了信心,甚至对生活也几乎失去了勇气。郭老对她循循善诱,悉心开导,并把她写的对联改为“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竟成”,横批是“春在心中”。与此同时,郭老又向那姑艰赠了《浦松龄洛弟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位考场失意的姑娘在郭老的鼓励开导下,信心陡增,表示从此决不消沉,要从失败中奋起。
[师]这段材料是如何体现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
[生]在这个故事中,郭老的回春妙笔是外因,姑娘的思想矛盾是内因,诗词(外因)是通过促使姑娘思想矛盾(内因)的转化,使生欲战胜死念而起作用的。
[师]好!同学们,当听完这一故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你的感想。
[生]明年我们也将面临高考,也有可能像那位姑娘一样落榜,摆在我们面前的同样是怎样对待失败的问题。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失败,是心灰意冷,对前途失去信心,还是奋起拼搏?我们会牢记《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我相信在座的同学只要有志气,靠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到这儿,我们已学完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现在有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这节课上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东部时间2002年12月26日,克隆人协会Clonaid的主席、法国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在26日接受法新社的电话采访时表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孕育的婴儿已经于当天降生,而且这个女婴的整个出生过程“非常顺利”。先不说这一消息是否属实,假如真有克隆人,克隆人与他的原型是否真的一模一样?或者说克隆技术作为新生事物是否符合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这个问题先交由学生讨论。
[生]从我所接触的资料看。克隆人与其原形在外表上会非常相似,但也不会一模一样,比如高矮胖瘦等这些特征,不仅仅是由基因(内因)决定的,克隆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阶段(外因)对他的成形也有很大影响。
至于智力,克隆人也不可能指望与他的原型一样。人具有社会性,二者所受教育、生活经历的不同会加剧两人之间的差别。
所以,克隆技术作为新事物符合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师](评价总结)非常精彩。这位同学不但视野开阔.而且更可贵的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的,现代生物科学已揭示出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把遗传变异的机制落实到生命的物质结构。
遗传就是DNA的自我复制,变异就是DNA碱基序列的变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是生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进化的源泉。
但是,生命的繁衍也有其外因:人工的繁殖,胚胎的人工发育,胚胎的载体。
总之,这一技术没有违背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恰恰体现了这一原理。
[课堂总结]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点: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03年8月3日,温家宝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振兴老工业基地,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激发内在活力。这说明( )
A.内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 B.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
2.内因的概念是指( )
A.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 B.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源
C.事物变化发展的内部对立统一性 D.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3.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行星现有的运动不能单单出之于某一个自然原因,而是由一个全智的主宰的推动。”这个“第一次推动”的著名观点即是认为( )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内因的作用引起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外因的作用引起的 C.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内因作用引起的 D.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外因作用引起的
4.“顺境中的英雄是自制自控.逆境中的英雄是不屈不挠。”这句话所包含的哲理是( )
A.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客观条件 D.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
5.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关键在于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改革发展的就业要求。同时,政府应给予扶持,社会应给予帮助。由此可见( )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个人、国家、社会在就业问题上起着同样的作用
C.就业问题能否解决,取决于国家的优惠政策
D.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答案:1.A 2.C 3.B 4.ABCD 5.A
二、非选择题
6.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就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答案:(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首先在于国内的原因,在当前经济发展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它必将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还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7.目前我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然而劳动就业市场上,却存在“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状况。一方面,部分下岗人员职业技能低下,竞争能力低下,求职艰难;另一方面,许多新型岗位在劳动力市场招不到理想的求职者。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理,说说下岗职工怎样才能顺利实现再就业。
答案:(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下岗职工要实现再就业,首先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再就业能力,以适应新的就业要求。
(2)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是下岗工人再就业必不可少的,全社会都要为再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把内外因有机结合起来,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7563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