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二)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1.度,读音一:d

   (1)名词

   ①计量长短的标准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②限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

   ——生产是有季节的,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很快耗尽。

   ③制度,法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④气度,常态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

   (2)量词,次,回,个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几次听到你的乐曲。

   (3)动词

   ①谱写,创制(歌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

   ——我内心感到悲怆,感慨扬州的今昔变化,于是自己创制了这首曲子。

   ②过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读音二:do

   (1)动词

   ①丈量,计算

   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治平篇》)

   ——就算是计算着肚子分配吃的,计算着身量分配住处,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

够用的了。

   ②推测,估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

  22.非,fēi

   (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

错了。

   (2)动词

   ①讥评,责难,认为不对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

   ——认为自己正确,别人不对,这是世俗的通病。

   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站在高处招手,臂膀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

   (3)副词

   ①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训俭示康》)

   ——你不仅自己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用这个道理教育你的子孙,让他们知道前

辈的风俗啊。

   ②除了,除非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了。

  23.复,f

   (1)动词

   ①回来

   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僖公四年》)

   ——昭王远行南方却没有回来。

   ②恢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③回答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

   ④报复

   (伍员)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左传定公四年》)

   ——伍员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报复楚国。

   ⑤通覆,遮盖,盖上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用手掌把它盖住,觉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

   (2)形容词

   ①夹层的,双层的。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

   ——用红罗做的双层的床帐,四个角上都挂着香囊。

   ②繁复,重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山水一重一重的出现,前面似乎无路可走了,可是走过柳树茂密,山花鲜艳

的地方,意外的又看到一个村庄。

   (3)副词,再,又,还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24.负,f

   (1)动词

   ①以背载物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②担负,担当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③仗恃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

   ④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⑤背弃,违背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

   ⑥覆盖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名词,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谋攻》)

   ——不了解对方,却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占一半。

  25.盖,读音一:gi

   (1)名词

   ①车盖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现在已经长得高高的,(枝叶茂盛),像车盖一样了。

   ②器物的盖子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张衡传》)

   ——盖子高高的鼓起来,形状像酒樽一样。

   (2)动词

   ①遮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

   ——天像个帐篷,遮盖着大地。

   ②胜过,压倒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刘备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过了当世之人。

   (3)副词

   ①表肯定判断,原来是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②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未几,敌兵果舁(y)炮至,盖五六百人也。(《冯婉贞》)

   ——不久,敌军果然抬着炮来了,大概有五六百人。

   (4)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险只有两次而已。

   读音二:h

   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技艺怎么(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啊?

  26.故,g

   (1)名词

   ①缘故,原因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打胜了这一仗后,庄公问这次取胜的原因。

   ②事故,变故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

   ——家乡多有变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游子担忧。

   ③旧交,老朋友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你怎么和项伯有老交情?

   (2)形容词

   ①旧有的,原来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

   ——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②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我的容颜也衰老了。

   (3)副词

   ①故意,特意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多次前往问候,朱亥却故意不肯回拜答谢。

   ②过去,从前

   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

   ——(项脊)轩的东面曾经做过厨房。

   ③仍然、仍旧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

   ——逐级提升仍然少不了当个州郡的长官。

   ④本来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这种东西本来不是山西特产。

   (4)连词,所以

   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会更直。

  27.固,g

   (1)名词,险要的地势

   秦孝公据?函之固。(《过秦论》)

   ——秦孝公占据着?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

   (2)动词

   ①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巩固国防不必靠山河的险要。

   ②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军多次打败赵国的军队,赵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

   (3)形容词

   ①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②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荆州和我国邻近接壤,江山险要坚固。

   ③坚决,坚持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

   (4)副词

   ①表本来,原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要早。

   ②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际遇啊!

   ③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人固然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28.顾,g

   (1)动词

   ①回头,回头看

   相如顾召赵御史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的御史说。

   ②看,视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成名看到盛蟋蟀的笼子空了,就(觉得)出不来气说不出话。

   ③看望,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④关心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子布、元表众人各自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

   ⑤照顾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多年来我供养你,你却一点也不肯把我照顾。

   ⑥顾虑,考虑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虑利害。

   (2)连词

   ①表转折,只,只是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我每当想到这些,常常痛彻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②表反问,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人如果要立下志向,难道不如蜀地边远偏僻地方的和尚吗?

  29.归,guī

   (1)动词

   ①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此后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了。

   ②返回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封他做了上卿。

   ③归还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好的归还给赵国。

   ④归属,归依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⑤归到一处,汇聚

   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各位英雄豪杰都仰慕他,好像江河汇聚到大海一样。

  30.国,gu

   名词

   ①国家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他们?

   ②诸侯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贿赂秦国上。

   ③国都,京城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

   ——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满眼萧条

,感伤到了极点而悲愤的情绪。

   ④地区,地域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硕鼠》)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到那欢乐的地方。

   ⑤国事

   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31.过,gu

   (1)动词

   ①走过,经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

   ②胜过,超过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一出门,穿着轻暖的皮衣,骑着高头大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

   ③拜访,探望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屠户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他。

   ④到,来到

   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有一天,祖母来到我的书房。

   ⑤犯有过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是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⑥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听说您想要责怪他。

   ⑦过时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

   ——开过花以后再采,根的颜色就会暗淡难看。

   (2)名词,过失,过错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副词,过分,过于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就离去了。

  32.何,读音一:h

   (1)代词

   ①什么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②哪里,什么地方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您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

   ③怎么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

   (2)副词,多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水面多么浩大,山岳岛屿高高地耸立在水边。

   (3)助词,即今啊字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车声隐隐甸甸的响啊,两人相会在大道口。

   读音二:h

   动词,背、扛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诗经小雅无羊》)

  ——你的牧人来了,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33.恨,hn

   (1)名词,怨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天地虽然长久,但总有到尽头的时候,唯有这永别的怨恨,却是绵延不断,

永远没有断绝的一天。

   (2)动词

   ①遗憾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先帝活着的时候,每当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失政)表示

叹息遗憾的。

   ②怨恨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您前去(送死)我却没有送您,因此知道您会怨恨我而回来。

  34.胡,h

   (1)名词

   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匈奴人不敢南下来牧马,六国的士民也不敢拿起弓箭来报仇。

   ②兽类颔下的垂肉

   狼跋其胡,载?(zh)其尾。(《诗经豳风狼跋》)

   ——老狼前进踩下巴,老狼后退绊尾巴

   (2)代词

   ①什么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

   ——突然边境发生紧急情况,数千百万的士兵,国家用什么发给他们粮饷呢?

   ②为什么,怎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回去吧!家中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35.患hun

   (1)名词

   ①忧患,祸害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成为曹操的后患。

   ②讳忌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讳啊,可是曹操却都贸然去做了。

   (2)动词

   ①担忧,忧虑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要不给,却又担心秦兵到来。

   ②危害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

   ——所以国君用来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

  36.或,hu

   (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人说:六国交互灭亡,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

   (2)副词

   ①也许,或许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看见。

   ②有时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有时遇到他发怒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

回复他。

   (3)连词,如果,假如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三峡》)

  ——如果遇到皇帝有紧急命令宣召,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

  37.疾,j

   (1)名词

   ①病,指常病,轻病

   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我没有病。

   ②痛苦,疾苦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

   ——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

   ③毛病,缺点

   必为有窃疾矣。(《公输》)

   ——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了。

   (2)动词

   ①患疾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他们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

   ②厌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③痛心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

   ④痛恨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跑到您这里来申诉。

   ⑤妒忌,通嫉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

   (3)形容词

   ①急速,快捷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即使乘着快马加者风也不如他快。

   ②强,猛烈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

  38.及,j

   (1)动词

   ①追赶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

   ——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②到,到达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之战》)

   ——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

   ③涉及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

   ——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

   ④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

   ⑤接近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

   ——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连词,表并列,和,与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3)介词

   ①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

   ②趁着之时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

  ——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

  39.即,j

   (1)动词

   ①靠近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

   ②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

   ——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

   (2)副词

   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

肉羹。

   (3)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急?

   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

   (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

  40.既,j

   (1)动词,完了,尽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

   ——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

   (2)副词

   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异地。

   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
   ——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

   ③表范围。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

   ——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

   (3)连词

   ①既然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

   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三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进攻的灾难就到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kao/264028.html

相关阅读:2015高考历史冲刺:材料题选择观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