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一中届高三5月质检地理试卷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永春一中届毕业班地理校质检测试卷(.5.12)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表是某品牌冷风扇生产厂家利用暑假三天时间分别对某中学教室加湿冷风扇做的测评(都以出风口前1.5米距离为标准)统计分析表。读表回答12题。8月16日温度38.7℃,湿度25.7%温度20.4℃,湿度60.8%好8月18日温度42.9℃,湿度21.3%温度27.5℃,湿度62.3%好8月20日温度42.8℃,湿度23.4%温度24.8℃,湿度57.9%好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广东省 B 福建省 B 四川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下列关于该电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冷风扇利用的是水分蒸发过程个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空气温度的降温原理 B 该冷风扇可在北京、河北、山西、甘肃、内蒙占、河南等地进行大力销售 C 该冷风扇相对于制冷空调是绿色节能的较佳选择 D 该冷风扇的使川会使室内空气质量下降下图是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比重图。读图完成3~4题。下图为我国2008~人口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读图完成5~6题: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及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7.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B 下游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C 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D 从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8.关于该地区棉花分布区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 地处热带,光热充足 B 地形低平,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 C 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 河流灌溉水源充足9.南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 荒漠化 B 次生盐碱化 C 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 D 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某地(1050E)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据图完成l0~12题。10.该地位于( )。 A 赤道附近 B 南半球中高纬度 C 北半球中低纬度 D 南半球中低纬度11.该同学在a至b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大约: A 4个多月 B 6个多月 C 8个多月 D 10个多月12.观测时段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 A 先增大,后减小 B 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又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又减小第卷(选择题 共1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14分)(2)分析S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6分)(3)分析S半岛南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8分)(4)描述S半岛海岸线的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9分)选考部分(41分)40.(15分)地理考生在A、B、C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海洋地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于2010年7月13日表示,待《“南海一号”水环境保护综合处理技术方案》具体实施后,游客就可在博物馆的观光廊上清晰地看到浸泡在“水晶宫”的“南海一号”古沉船真身。打捞时,该船满载瓷器,船头朝向西南。(1)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________米。简要说明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选择在冬季的主要原因。(7分)(2)图示近岸海区是当地海水养殖的重要水域。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限制了养殖规模,请说明其原因。(8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月30日至9月1日,大暴雨袭击重庆市大足区,最大降水量达219.8mm,12.7万人受灾。其中,该龙水镇复隆村街道700余名村民被洪水围困,消防官兵利用冲锋舟、橡皮艇、木船等将被洪水围困的村民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未出现一人伤亡。(1)试分析重庆市暴雨洪水多的原因。(9分) (2)暴雨洪水发生时,如何对被困人员和溺水人员进行救援?(6分)C.【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据报道,世界上大约有2000万人遭受铅污染的危害。铅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还可以通过胚胎和母乳导致婴儿铅中毒。铅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使神经系统受损,出现智商降低、贫血、肌肉及关节疼痛、失忆等症状。(1)造成铅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9分)(2)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铅污染进行治理?(6分)40.【】!第1页 共16页学优高考网!!图10福建省永春一中届高三5月质检地理试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001038.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