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宁阳一中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高三第四次阶段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12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1) 一经加热,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________到瓶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化学现象。(2)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_______,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A. 沉淀 场合 B. 沉积 场合 C. 沉淀 场所 D. 沉积 场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经过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已经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B.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C.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D.,演员方旭的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向东经119°北纬24°为中心的海面发射导弹。.“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忧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目前,总耗资达5500万英镑的“伦敦奥运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1000万张免费门票让公众有机会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戏剧、艺术、音乐表演。D.尽管日本多次表示要用一种新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发展,但是旧有的对华思维仍在作祟,总有那么一些人抱着疑虑、戒备甚至敌视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的一组是( )①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②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③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④先生出贿付其父 ⑤⑥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12.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复斋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辗转奔波,还为终养老母弃官归家,称得上是以孝为先。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深受当地百姓爱戴。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贾人父得养天年,令人称快。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隐居,他替华容百姓申诉,解释了当地土地贫瘠的实情,并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第Ⅱ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2)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3)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①[唐]杜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作答)(6分)(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 ( 李清照《一剪梅》)(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劝学》)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3) ,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迟子建①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②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③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④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⑤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⑥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⑦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⑧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⑨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⑩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⑾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⑿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⒀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19.作者在开篇先写到俄罗斯街头的雕像和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这样安排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4分)20.文章结尾处“永恒的光明”“另一种永恒的光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21.作者在第⑦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老妇人?这么写有什么好处?(4分)22.请结合全文,说说“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6分)七、作文(60分)23.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富有的是精神》中说:“只有先做书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书呆子。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请以“人生需要大智慧”为题作文。要求:(1)体裁为议论文,(2)观点鲜明,(3)层次清晰,(4)材料充实,(5)书写规范,(6)不少于800字。高三第四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2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答案B解析:A.......3.答案: C.(1)解析:沉淀:强调经过化学变化后,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沉淀到瓶底;沉积:强调不经化学变化,溶液中不溶解的物质沉到底层。应该是“沉淀” 。(2)“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指活动的处所。句②中医院是处所,故选“场所”。答案D(解析 “”指织绸、布等时,经线都要从扣齿间穿过,形容每一步都做得十分细腻准确(多指文章、艺术表演等);A项“改头换面”是只换形式,不换内容。B“城下之盟”,被迫签订的条约不平等C 项“一饭千金”,)【解析】B项,“这一点毋庸置疑”表意不明;项,不合逻辑,概念并列不当,可修改为“舞蹈、戏剧、音乐等艺术表演”先生得知他们有得已到了卖孩子的地步了就捐献出俸禄赎回孩子还给他们。14.(1)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宁阳一中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015184.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山师附中届高三11月期中学分认定考试(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