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语文 word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语文试卷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化的特质许嘉璐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最突出的一点是主张“和而不同”,哲学基础是整体论、综合论、经验论。这和一神论的二元论、分析论、先验论形成鲜明对照。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在经过冲撞、融合之后,在哲学上基本上达成一致。在中华民族看来: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际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自然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进而扩展,一国之人是一个整体,人类是一个整体,整个宇宙,包括所有的人和物也是一个整体;因而个人、家庭、国家、人类都是宇宙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用以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以儒家的“仁”、佛家的慈悲、道家的“善”为原则。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不同源头的地域文化,外来的佛教文化和后来的伊斯兰、基督和天主等宗教不但可以和谐共处,而且相互吸收经验和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创造,保障了中华民族繁衍壮大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心里的“天下”,随着地理知识的不断增长和交通的便捷而不断扩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所关心的不仅是一己,而且是全人类;不仅是眼前,而且是属于子子孙孙的无限未来。在这种思维下,我们对应该如何对待多元的文化,用不着反省、思考、反复论证,就可以得出符合宇宙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符合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中华文化特质之“特”,就在于和弥漫于大半个世界的一神论哲学相比而显其异,还在于当许多人把文化的多元性视为新大陆的时候,中华民族已经践履了几千年,视之为已然和当然。应该说,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坚守文化多元、包容他者的成员,是世界之福、人类之幸。中华文化的哲学特质也表现在自己的主流文化对待亚文化的态度上。中华文化内部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多种源头的。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不断吸收其他地区和民族、部族的文化而不断成长,同时又渗透式地反馈给周边。而各种亚文化之间也在相处、互动中,相得益彰。(《社会科学战线》第7期,有删改)【注】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1.下列不属于“中华文化的特质”的一项是 ( )A.“和而不同”为最重要的主张B.整体论、综合论、经验论为哲学基础C.主流文化对待各种亚文化的态度?D.以坚守文化多元、包容他者为理所当然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个人虽是一个整体,但也只是社会人际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当然也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尽管是很小的一个部分。B.整个宇宙包括所有的人和物都是一个整体,所以个人、家庭、国家、人类其实都是这个大整体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C.儒、释、道三家经过冲撞、融合后,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识。D.处理好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创造并与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根本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正是因为大量吸收了外来的不同宗教的思想营养才得以不断发展、创造,进而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生生不息。B.中国人现在用不着反省、论证如何对待多元文化,就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和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因为我们已经处在全球化的时代了。C.在中华民族自觉践履了多元文化的理念几千年后,世界上许多人才开始把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当作新思想、新思维、新趋势。D.中华文化内部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多种源头的,不同地区、民族、部族的文化相互学习吸收,相得益彰,共同成长。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曹克明字尧卿。既生,会敌攻百丈县,父光远遇害,姆抱克明匿苇蒲中得免。既长,喜兵法,善骑射,从父光实奇之。光实击敌于葭芦州,战殁。克明时护辎重在后,闻光实死,惧军乱,秘不发丧。阳令人西来传光实命还军银州,而潜与仆张贵入敌中,获光实尸以还,葬京师,由是显名。初,蜀人留京师者禁不得还乡里,克明以母老,间道归。李顺反,闻克明将家子,且有名,欲胁以官。克明携母遁山谷,夜止神祠中,梦有人叱之起,既觉而去,贼果至。及贼陷雅州,克明募众数万人以迎王师,遂复名山、火井、夹江等九县。分兵嘉、眉、邛三州,立七寨以邀贼。复收雅州,斩六十余人,贼将何承禄等走云南。以余寇未息,权邛州驻泊巡检。明年,峡路溃卒邓绍等复起攻雅州,克明又平之。还军邛州,遇贼王珂,战于延贡镇,击以矛,中左踝。后又设伏山下,以数十骑与贼接战,克明伪北,而所部失期,伏不发。克明挺身走,贼追急,乃倚大石引弓三发,毙三人,由是获免。景德中,蛮寇邕州,改供备库副使,知邕州。左右江蛮洞三十六,克明召其酋长,谕以恩信。是岁秋,相率来集,克明慰拊,出衣服遗之,感泣而去。是年冬,安抚都监王文庆、马玉出天河寨东,克明与中人杨守珍出环州樟岭西,磴道危绝,林木深阻,蛮多伏弩以待。玉所向力战,屡败蛮军。是时朝廷意在招附,数诏谕克明,而克明亦惮深入,屡移文止玉。玉至如门团,为蛮所扼,不得进。克明迁延顾望,月余,乃至抚水州,与知州蒙承贵等约盟而还。未几,知桂州,又奏阅广南两路土军为忠敢军。州人覆茅为屋,岁多火,克明选北军教以陶瓦,又激江水入城,以防火灾。代还,知滁州,徙鼎州,卒。(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二,有删改)【注】如门团:地名,在今广西境内。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潜与仆张贵入敌中 潜:暗中。B.既觉而去,贼果至 觉:觉察。C.立七寨以邀贼 邀:拦截。D.景德中,蛮寇邕州 寇:侵犯。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克明有智略的一组是(3分)( )①闻光实死,惧军乱,秘不发丧 ②以余寇未息,权邛州驻泊巡检 ③乃倚大石引弓三发,毙三人 ④克明召其酋长,谕以恩信 ⑤又奏阅广南两路土军为忠敢军 ⑥又激江水入城,以防火灾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克明命途坎坷,出生后,父亲遇害,后来叔父战死,他与仆从深入敌军,设法弄回叔父尸身,葬于京城,由此出名。B.曹克明孝老爱亲,因母亲年迈,他便不顾禁令从小路归乡。当时李顺谋反,想胁迫他做官,他就带着母亲逃到山中避祸。C.曹克明勇猛无畏,在打败了溃卒邓绍等人后,回到邛州,又遭遇强贼王珂,在双方激战中,克明被王珂用长矛刺中左踝。D.朝廷对蛮军意在招抚,于是多次下诏告知曹克明,而克明也怕进一步深入蛮地,便屡次递送文书阻止马玉的冒进行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数十骑与贼接战,克明伪北,而所部失期,伏不发.(2)是岁秋,相率来集,克明慰拊,出衣服遗之,感泣而去。(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清平乐 闻雁 [元]姚燧春方北度,又送秋南去。万里长空风雨路,谁汝冥鸿知处? 朝朝旧所窥鱼,由渠水宿林居。为问江湖苦乐,汝于白鹭何如?【注】冥鸿:语出汉代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此以高飞的鸿雁喻指高远俊逸之士。8.这首词用了哪些手法来写鸿雁?请简要分析。(6分)9.词的最后两句“为问江湖苦乐,汝于白鹭何如”,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李白《蜀道难》)(3)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吹笛到天明 [美]叶坦在北京结婚时两人就说好:以后,圣诞是约翰的节日,春节是叶茵的节日,分开过都没关系;新年是两人共同的节日,一定要一起过。到美国的第一个新年,两人是分开的,却又是一起过的。约翰去洛杉矶开会,叶茵留在波士顿。那晚两人都没有心思去参加别人的晚会。波士顿?新年将至时,约翰打电话过来,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多话,还要叶茵在电话里吹笛子给他听。一个电话通了三个多钟头,等新年又到达洛杉矶时,他们才恋恋不舍地把电话挂上。所以那次新年他们过了两个年。第二个新年,两人一起,新年钟响时他们拥抱、接吻,像所有幸福的夫妇该做的那样。现在,是第三个新年了,两人在一起,又是分开的。晚会上,叶茵喝了不少酒。望望钟,离新年尚有三个多小时,知道约翰与朋友们又要闹个通宵达旦,她突然感到疲倦。约翰凑到她身边:“累了?”“嗯。”“我送你回去?”“不用,我自己能开车,明早再开回来接你。”“不,还是我送你回去。”回到家,她问他:“夜深了,你还回他们那儿去吗?”“如果你不介意,我还想回去。”“不,我不介意,祝你玩得好。”“谢谢。祝你做个甜梦。”约翰走后,叶茵却几番梦不成。忽听得远方钟鼓齐鸣,明白是新年降临了。披衣起来,走到客厅,把大大小小的灯都熄了。拉开窗帘,一束月光进来,照着墙上约翰的相片。那是她在颐和园给他拍的,他笑得十分年轻,一双眼睛像昆明湖的水,绿得发蓝。旁边挂着她的笛子,装在妈妈缝的壮锦笛套里,成为装饰品,好几个月没碰了。上次,叶茵在客厅里吹笛,看见书房里的约翰悄悄地把门关上了。她心中清楚,这笛声本不属于他的文化。他曾经爱听,倒也不是勉强或假装的。那时他爱她,一切属于她的,他都爱,有点儿“爱屋及乌”的性质。不要说她的笛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语文 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060759.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