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合肥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 史 试 题第I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这样做是为了A.防止结党,限制宰相 B.实现选贤任能C.推动理学传播 D.削弱地方势力2.冯友兰教授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灭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灭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本身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3.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两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两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C.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D.“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4.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5.右图所示为l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6.“在国民革命中,‘唤醒中国’既是一个革命目标,又是一个革命策略。作为国民革命中政治活动家和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唤醒中国’要求政治运动的至上性和中心地位。”“唤醒中国”的具体使命是A.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军阀 B.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C.抗击日本侵略,保家卫国 D.广泛发动群众,武装割据7.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8.7月12 日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两—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两个务必”提出的背景是A.战略决战胜利,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迅速推行C.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被彻底粉碎 D.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解放9.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10.建国初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11.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就是要对帝国主义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少一点,当时被作为修正主义外交路线被批判。这件事会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 20世纪60年代初期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12.柏拉图建议的理想公民人数是5040人,他特别指出:“共同体的领一卜应当足以维持一定数量的最有节制的人的生活:但不要再大了,共同体的人口应当能够足以保护自己,反对侵略。”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城邦人口不宜太多或太少。他们这种构思的主要依据是A.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 B.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C.殖民扩张会带来灾难 D.雅典土地与资源匮乏13.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14.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A.大资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会权力斗争激烈15.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流行歌谣唱到:“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A.平等 B.自由 C.人权 D.博爱16.根摆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上述材料表明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C.德意志帝国带有大量封建残余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17.《共产党宣言》 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纲领过时”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以空想社会主义为理论来源,缺乏科学性B.资产阶级政党组织不赞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工业革命后工业的大发展增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运行能力D.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发展缺乏预判性,需要与时俱进18.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表述属于二者共同点的是A.使社会主义山空想变为科学理论 B.建立新型最高权力机关C.为本国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D.政府内部实行三权分立19.美国前国务卿马歇尔曾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我们的政策小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此思想导致的最直接影响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C.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20.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A.透露英国独占世界的欲望B.东欧成为苏英争夺的焦点C.英国欲攫取利益讨好美国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21.右图为 《第一世界的真相》漫画,画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其最有可能是讽喻A.二战后的美欧关系B.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C.二战后美苏“冷战”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22.下图分别是1988年和1990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期的封面,反映了当时美苏两国的关系。下列相关评论,恰当的是A.“别了,苏联” B.“盟国时代来临了”C.“冷战该结束了” D.“单极世界来临了”第II卷(非选择题,23题,20分,24题,16分,25题20分,共56分)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时期的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唐朝有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唐朝对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自信。唐朝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最高,对外来文化、艺术,毫无恐惧感,而采取“开放”政策……采纳、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摘自《唐朝外交史》材料二 查各国事件,向由各省督抚奏报,录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并请另给公所,以便办公,兼备与各国接见。——1860年奕新等上奏善后事宜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外交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安徽省合肥八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096913.html

相关阅读: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