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一模理综生物解析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9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蚊子叮咬传播的亲卡病毒不断在全球引发疫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核酸、氨基酸、核糖体、酶和ATP繁殖后代
B.寨卡病毒进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先通过细胞免疫,再通过体液免疫进行防御
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在人体活细胞内的寨卡病毒属于消费者
D.寨卡病毒所含的细胞器仅有核糖体
2.以前,奎宁被用来治疗疟疾,可以和疟原虫NA结合形成复合物,现在,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其机理是青蒿素与血红素产生反应形成“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疟原虫一般都将它的“家”安置在富含血红素的红细胞中,而“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正好可以消灭红细胞中的这些寄生虫,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可进入人体的红细胞中
B.疟原虫转录的场所是细胞质,转录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C.若疟原虫摄食的方式是胞吞,则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奎宁作用的机理可能是抑制疟原虫DNA复制转录
3.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C.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
4.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下列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培养液中
B.总数据表明GA3和IAA都能够促进生长但GA3的作用不明显
C.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隔绝空气
D.由C组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处理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
B.在种群特征中,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越大
D.向农田施肥和向鱼塘投放饵料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蓝绿色色素带最宽,可判断其含量最多
C.新鲜的黑藻叶片不可以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解离后要用95%的酒精进行漂洗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请回答,
(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      ,可以被暗反应所利用;光在光照条件下,ATP的移动方向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若暗反应会被抑制,可能的外部影响因素是      、      .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叶绿体基质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颗粒.
(4)暗反应通过      来影响光反应,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8.如图所示.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内流,继而引起神经递质(Ach)的释放,而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患者的自身抗体与突触前膜的钙离子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钙离子传递,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障碍.请据图分析回答:

(1)钙离子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的钙离子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填“加速”或者“减慢”)神经冲动的传递.④过程产生的物质可与钙离子通道结合,推测图中的抗原与      具有相似的结构,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属于免疫功能异常中的      病.
(2)神经递质被递质小泡膜包裹的目的是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       方式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的(填结构或成分)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
(3)图中甲细胞是      ,①过程还需要      细胞参与,③过程除了生成乙细胞外,还能生成       细胞.
9.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
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
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 左右.请分析回答:
(1)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      性,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      定律.
(2)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      (填“能”或者“不能”)稳定遗传.
(4)若种群中黑色皮毛小鼠个体占25%,则黑色皮毛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10.如图甲是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能量金字塔(Ⅰ~Ⅳ表示营养级,E1,E2表示能量),图丙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      (用字母表示).图甲中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      形式进行循环,B      (“一定”或“不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2)图乙中的凡是各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该能量的散失与图甲中的      (填序号)有关.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Ⅲ,主要原因是      
(3)图丙说明,在某生态系统中,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      ,x和y呈      (“正”或“负”)相关.
(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它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      .
 
三、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共1小题,满分15分)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蓝莓为实验材料,设计相关实验,大致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蓝莓外植体的消毒通常用到体积分数为70%的      ,①过程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为      ,以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①和②过程分别叫做      和      .
(2)培养蓝莓外植体的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      ,常采用灭菌法.
(3)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      和使用量,同时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萃取过程宜采用      加热方式.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
(4)蓝莓果实还可以酿蓝莓酒,酿蓝莓酒时用的微生物是      ,若用同样的发酵装置将蓝莓酒酿成蓝莓醋,应该改变两个外界条件和      .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2019太原一模)如图表示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某种动物蛋白的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中A、B分别表示      、      .由A得到的基因编码区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有       (答“一种”或“多种”),这是因为      .
(2)常用的方法是      .通常将      时期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内,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过程之前,对早期胚胎的处理是取其部分细胞用目的基因探针进行      检测.
(3)要一次获得大量基因型相同的子代,可对早期胚胎进行      ,操作时需注意      .
(4)蛋白质工程中,需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原因是      .
(5)请说明转基因技术的利:      ,弊:      .(各答出一点即可)
 

2019年山西省太原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蚊子叮咬传播的亲卡病毒不断在全球引发疫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核酸、氨基酸、核糖体、酶和ATP繁殖后代
B.寨卡病毒进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先通过细胞免疫,再通过体液免疫进行防御
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在人体活细胞内的寨卡病毒属于消费者
D.寨卡病毒所含的细胞器仅有核糖体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
【分析】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据此答题.
【解答】解:A、寨卡病毒利用自身的核酸,而核苷酸、氨基酸、核糖体、酶和ATP等来自宿主细胞,A错误;
B、寨卡病毒进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先通过体液免疫,再通过细胞免疫进行防御,B错误;
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在人体活细胞内的寨卡病毒属于消费者,C正确;
D、寨卡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不会任何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病毒的特征、繁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以前,奎宁被用来治疗疟疾,可以和疟原虫NA结合形成复合物,现在,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其机理是青蒿素与血红素产生反应形成“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疟原虫一般都将它的“家”安置在富含血红素的红细胞中,而“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正好可以消灭红细胞中的这些寄生虫,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可进入人体的红细胞中
B.疟原虫转录的场所是细胞质,转录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C.若疟原虫摄食的方式是胞吞,则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奎宁作用的机理可能是抑制疟原虫DNA复制转录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专题】信息转化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由题意可知,奎宁的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DNA结合,进而阻止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疟原虫是真核生物,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疟原虫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由于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答】解:A、根据题干:青蒿素与血红素产生反应形成“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可见青蒿素可进入人体的红细胞中,A正确;
B、疟原虫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转录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B错误;
C、若疟原虫摄食的方式是胞吞,则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D、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奎宁与DNA结合后,抑制了DNA复制和转录过程,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解答生物学问题.
 
3.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C.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组数变化规律:
结 构
时 期 染色体
数 染色单
体数 DNA
分子数 染色体组数



裂 间期 2n 0→4n 2n→4n 2
分裂期 前、中期 2n 4n 4n 2
后期 2n→4n 4n→0 4n 2→4
末期 4n→2n 0 4n→2n 4→2



裂 间期 2n 0→4n 2n→4n 2

Ⅰ 前、中期 2n 4n 4n 2
后期 2n 4n 4n 2
末期 2n→n 4n→2n 4n→2n 2→1
减Ⅱ 前、中期 n 2n 2n 1
后期 n→2n 2n→0 2n 2
末期 2n→n 0 2n→n 2→1
【解答】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为1或2,因此n=1,A正确;
B、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少时为46个,最多时为92个,因此,n=46个,B正确;
C、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目均为92,因此n=46,C错误;
D、人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为2或4(后期),因此n=2,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数及染色体组数变化规律,能结合曲线图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4.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下列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培养液中
B.总数据表明GA3和IAA都能够促进生长但GA3的作用不明显
C.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隔绝空气
D.由C组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处理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倍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图1: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培养液污染培养物;
图2是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关系的探究的考查;分析图2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GA3和IAA的离体茎芽的生长较快,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生长.分析图2中的B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9,GA3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2.5,IAA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0.5,因此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IAA单独处理的18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同关系.
【解答】解:A、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由生态学上端运输到生态学下端.因此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A错误;
B、分析图2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GA3和IAA的离体茎芽的生长较快,说明二者均能促进生长.实验中两种激素共同处理时,这种作用更为显著;A组中与空白对比可看出,GA3的作用很明显,B错误;
C、滤膜不能隔绝空气,茎芽生长需要氧气,C错误;
D、C组中,两种激素联合使用促进作用是GA3单独使用的 倍,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图示,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
B.在种群特征中,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越大
D.向农田施肥和向鱼塘投放饵料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会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会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解答】解:A、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
B、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动物的体型与营养级的高低关系不大,如大象比狮子体型大,但是它的营养级比狮子低,C错误;
D、向农田施肥和向鱼塘投放饵料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率,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能量传递效率等相关知识,意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蓝绿色色素带最宽,可判断其含量最多
C.新鲜的黑藻叶片不可以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解离后要用95%的酒精进行漂洗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专题】正推法;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分析】1、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检测二氧化碳的,重铬酸钾是检测酒精存在的,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混合变成灰绿色.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解答】解:A、麝香草酚蓝溶液是检测二氧化碳的,重铬酸钾是检测酒精存在的,A错误;
B、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

据图分析,色素带最宽得是叶绿素a,B正确;
C、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质壁分离实验现象的观察,C正确;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解离后要用清水进行漂洗,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要求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操作、选用的检测试剂、试剂的使用方法和作用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生过程中注意积累.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请回答,
(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 还原性氢和ATP ,可以被暗反应所利用;光在光照条件下,ATP的移动方向是 A→B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若暗反应会被抑制,可能的外部影响因素是 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 温度过高或过低 .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叶绿体基质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淀粉 颗粒.
(4)暗反应通过 提供ADP、pi 来影响光反应,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模式图;细胞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在内膜内有类囊体薄膜,分布着色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
【解答】解:(1)光合作用光反应通过水的光解,产生的还原性氢和ATP,可以被暗反应所利用;由于光反应合成ATP,暗反应消耗ATP,故在光照条件下,ATP的移动方向是A类囊体膜到B叶绿体基质.
(2)若暗反应会被抑制,可能的外部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使原料减少所致,或温度过高或过低使酶的活性降低.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由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故可见到叶绿体基质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淀粉颗粒.
(4)暗反应可为光反应提供ADP、pi,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故答案为:
(1)还原性氢和ATP A→B
(2)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温度过高或过低
(3)淀粉
(4)提供ADP  Pi
【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在掌握结构和功能时,一定要深刻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8.如图所示.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内流,继而引起神经递质(Ach)的释放,而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患者的自身抗体与突触前膜的钙离子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钙离子传递,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障碍.请据图分析回答:

(1)钙离子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的钙离子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加速  (填“加速”或者“减慢”)神经冲动的传递.④过程产生的物质可与钙离子通道结合,推测图中的抗原与 钙离子通道 具有相似的结构,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属于免疫功能异常中的 自身免疫 病.
(2)神经递质被递质小泡膜包裹的目的是 避免神经递质被酶分解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 胞吐  方式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的(填结构或成分)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由正变负 .
(3)图中甲细胞是 B淋巴细胞 ,①过程还需要 吞噬 细胞参与,③过程除了生成乙细胞外,还能生成 记忆  细胞.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其功能相当于突触结构的功能.乙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故乙是浆细胞;甲受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能分化成浆细胞,则甲是B淋巴细胞.抗体与突触前膜的钙离子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钙离子传递,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障碍.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钙离子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的钙离子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加速  钙离子通道神经冲动的传递.④过程产生的物质抗体可与钙离子通道结合,推测图中的抗原与钙离子通道具有相似的结构,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属于免疫功能异常中的自身免疫病.
(2)神经递质被递质小泡膜包裹的目的是避免神经递质被酶分解,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变负.
(3)图中甲受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能分化成浆细胞,则甲是B淋巴细胞.①抗原刺激T细胞的过程还需要吞噬细胞参与,③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除了生成乙浆细胞外,还能生成记忆细胞.
故答案为:
(1)加速  钙离子通道  自身免疫
(2)避免神经递质被酶分解  胞吐  受体  由正变负
(3)B淋巴细胞  吞噬  记忆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突触结构和自身免疫病,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
第一组:黄鼠×黑鼠→黄鼠2378:黑鼠2398;
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多次重复发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 左右.请分析回答:
(1)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 显 性,受 1 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 分离 定律.
(2)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 显性纯合致死 .
(3)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 不能 (填“能”或者“不能”)稳定遗传.
(4)若种群中黑色皮毛小鼠个体占25%,则黑色皮毛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62.5%(或 ) .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第二组杂交实验分析可知:黄色皮毛对黑色皮毛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由于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说明黄色皮毛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解答】解:(1)第二组:黄鼠×黄鼠→黄鼠2396:黑鼠1235(2:1),可以看出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该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分离定律.
(2)由于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中黄鼠的比例为2,可以表示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说明黄色皮毛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3)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所以黄色皮毛小鼠(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4)若种群中黑鼠(aa)个体占25%,黄色(Aa)个体占75%,则a的基因型频率为62.5%.
故答案为:
(1)显 1 分离
(2)显性纯合致死
(3)不能
(4)62.5%(或 )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0.如图甲是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能量金字塔(Ⅰ~Ⅳ表示营养级,E1,E2表示能量),图丙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 B、D (用字母表示).图甲中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 CO2 形式进行循环,B 不一定 (“一定”或“不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2)图乙中的凡是各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该能量的散失与图甲中的 ③ (填序号)有关.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Ⅲ,主要原因是 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越少 
(3)图丙说明,在某生态系统中,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 小 ,x和y呈 正 (“正”或“负”)相关.
(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它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析】分析图甲:该图是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D表示生产者,B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捕食关系,③表示呼吸作用.
乙图中,E1是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其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光能,E2表示各营养级散失的能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丙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差;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解答】解:(1)图乙中Ⅰ表示生产者,Ⅱ、Ⅲ、Ⅳ均表示消费者,对应图甲中的B、D.图甲中①表示光合作用,③表示呼吸作用,两个过程中碳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B表示消费者,不一定是第二营养级,也可以是第三、四营养级.
(2)图乙中的凡是各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该能量的散失与图甲中的③呼吸作用有关.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Ⅲ,主要原因是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越少
(3)图丙说明,在某生态系统中,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小,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y值越大,表示干扰程度越大.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干扰程度越大,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因此x和y之间是呈正相关的.
(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它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答案为:
(1)B、D  CO2 不一定
(2)③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越少
(3)小正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评】本题结合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合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掌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分析曲线图,明确y可代表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而x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
 
三、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共1小题,满分15分)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蓝莓为实验材料,设计相关实验,大致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蓝莓外植体的消毒通常用到体积分数为70%的 酒精 ,①过程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为 1:1 ,以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①和②过程分别叫做 脱分化 和 再分化 .
(2)培养蓝莓外植体的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 琼脂 ,常采用灭菌法.
(3)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 性质 和使用量,同时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萃取过程宜采用 水浴 加热方式.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除去不溶性杂质 .
(4)蓝莓果实还可以酿蓝莓酒,酿蓝莓酒时用的微生物是 酵母菌 ,若用同样的发酵装置将蓝莓酒酿成蓝莓醋,应该改变两个外界条件和 通气、发酵温度 .
【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从生物材料提取特定成分;植物的组织培养.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植株.图中①过程形成愈伤组织,为脱分化,②愈伤组织的分化过程,为再分化.
2、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因此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18~25℃,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是否产生酒精;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糖或酒精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好氧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因此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30~35℃.
【解答】解:(1)蓝莓外植体的消毒通常用到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①过程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为1:1,以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①和②过程分别叫做脱分化和再分化.
(2)培养蓝莓外植体的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3)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萃取过程宜采用水浴加热方式.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
(4)蓝莓果实还可以酿蓝莓酒,酿蓝莓酒时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18~25℃.若用同样的发酵装置将蓝莓酒酿成蓝莓醋,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30~35℃,因此应该改变两个外界条件是通气和发酵温度.
故答案为:
(1)酒精  1:1 脱分化  再分化
(2)琼脂 高压蒸汽
(3)性质  水浴 除去不溶性杂质
(4)酵母菌  通气  发酵温度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萃取法和果酒果醋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2019太原一模)如图表示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某种动物蛋白的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中A、B分别表示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 基因表达载体 .由A得到的基因编码区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有 多种  (答“一种”或“多种”),这是因为 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 .
(2)常用的方法是 显微注射法 .通常将 囊胚或桑椹胚 时期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内,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过程之前,对早期胚胎的处理是取其部分细胞用目的基因探针进行 DNA分子杂交 检测.
(3)要一次获得大量基因型相同的子代,可对早期胚胎进行 胚胎分割 ,操作时需注意 均等分割内细胞团 .
(4)蛋白质工程中,需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原因是 改造后的基因能够遗传(且改造基因易于操作) .
(5)请说明转基因技术的利: 通过转基因提高粮食产量等,如转基因水稻可增加粮食产量 ,弊: 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各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胚胎移植.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基因工程;胚胎工程.
【分析】1、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关系:
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
区别 过程 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实质 定向改造或生产人类所需的蛋白质 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需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
结果 可产生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 只能生产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
联系 (1)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
(2)基因工程中所利用的某些酶需要通过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
2、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解答】解:(1)蛋白质工程步骤: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由于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因此由A得到的基因编码区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有多种.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胚胎移植时,通常将囊胚或桑椹胚移植到受体内;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过程之前,对早期胚胎的处理是取其部分细胞用目的基因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检测.
(3)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要一次获得大量基因型相同的子代,可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操作时需注意均等分割内细胞团.
(4)由于改造后的基因能够遗传(且改造基因易于操作),因此在蛋白质工程中,需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
(5)转基因技术的利:通过转基因提高粮食产量等,如转基因水稻可增加粮食产量;弊: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题属于开放题,只要答案合理都可以)
故答案为:
(1)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基因表达载体 多种 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
(2)显微注射法 囊胚或桑椹胚 DNA分子杂交
(3)胚胎分割 均等分割内细胞团
(4)改造后的基因能够遗传(且改造基因易于操作)
(5)利:通过转基因提高粮食产量等,如转基因水稻可增加粮食产量.
弊: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点评】本题结合某种动物蛋白质工程示意图,考查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过程;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识记体外受精过程及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307971.html

相关阅读: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9届高三(上)期中生物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