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析】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4届高三两校上学期联考 试 题第1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主张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历史分为时间、空间、人物、另类等几个系列。下列属于内容系列的是A.通史、断代史、阶段史 B.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C.个人、血缘群体、专门群体 D.专门史、资料汇编、年表、历史地图【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史学常识。A属于时间系列,B属于空间系列,C属于人物系列,D属于内容系列。故选D。2,古代中国的血缘关系是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论语》载:“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荀子?儒效篇》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理解。A项是错误的;说明了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与材料无关。CD项是分封制;与材料不相符合。B项符合题意。反映的是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以选B3,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解析】考点:分封制。分封制在长期实行后造成诸侯势力强大,王室衰微,不利于长期稳定,所以A 错。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所以B项错误。周代分封制并没有得到历代政权推崇,秦代以后推行郡县制。所以D 错。皇子和宗室因为血缘关系能被分为王,体现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所以选C。4,《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决策机构的有关内容。明朝内阁首辅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但内阁始终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张居正生前大权在握,死后被削夺官秩,正说明其权力在否关键看皇帝旨意。5,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 “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其主旨是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B.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雅典对外战争频繁答案】【解析】考点:6,《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这直接说明罗马法A.奴隶与平民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保留了习惯法的陋习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解析】考点:从材料“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可,故D 项正确。7,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③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④其共和制的确立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重要影响A. ①②③ B.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解析】考点: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很明显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从图示看,明显的看出多个折线代表曲折的过程,但是折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可见民主共和的趋势不可阻挡,故③对,所以选择C为正确答案。 8,《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解析】考点: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材料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表现出来的是,不是很情愿地接受这一历史事实。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说明清政府对条约的态度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故选C。A项错误,清政府未颁行天下并非说明该条约影响有限;B项错误,闭关锁国体制在鸦片战争后被打破;D项明显错误。9,一著名学者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面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解析】考点:《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以暴力推翻清政府为目标的辛亥革命,希望以此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来挽救民族的危亡。故选D。其他各项都是发生在19世纪,与材料不符。10,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A.实行议会共和国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民国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11,1825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用15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按照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建立起一个“新和谐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然而仅仅不到三年时间,他的“公社”就破产了。欧文这一实践失败主要是因为 A.欧文的思想和实践没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B.“新和谐公社”的原则不代表社会的进步要求C.欧文的思想和实践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 D.美国不适合建立“新和谐公社”【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以选C。12,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D.“冷战”出现【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从材料中给出的信息“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可以看出这体现了独立、自主、非集团化的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即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择C项。13,《国语?晋语》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说明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工商食官”是指西周时期手工业者和商人由官府供养,当然手工业者和商人生产经营的成果全部归政府所有,说明当时的手工业被官府垄断,答案选A,B C两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D项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14,“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解析】考点:古代的手工业。麻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主要衣料,棉布是在明朝后期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1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16,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现C.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增强【答案】C 17,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名师解析】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23933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