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2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历史性的跨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主要内容: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大一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标准三有利(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市场是手段(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它们只是经济调控手段);本质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议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一些新论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岳麓版——经济体制改革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全会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同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改变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生产组织形式,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82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基本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开了稳健的步伐。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全国人大将《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A.新人教版——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的创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准备在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两地设置。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设立特区后,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在这种政策推动下,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这种发展速度被称为“深圳速度”,深圳也因此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1992年,在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涌现出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 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外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投资办厂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以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此外,中国政府还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这些开发区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浦东开放以后,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发展非常快。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B.人民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1979年在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只是酝酿或试水。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C.岳麓版——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是著名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深圳在改革开放前,只是一个贫穷的渔村。改革开放以,深圳发展的综合水平已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随后,相继把闽南三角区(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20世纪90年代以,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同时各地出现了一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从2004年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凡是经过批准手续、领取了“营业执照”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可以进人这个大市场。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并为此做了许多努力。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人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同时,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应对。


【二轮规律】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表现
(1)历史特征: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国缓慢地走向近代化,近代经济成分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历史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序幕;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较快的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
2.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表现
(1)历史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中西明在碰撞中走向共存和交融。
(2)历史表现: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公路交通、民航等现代交通工具和报刊、影视和网络技术等发展较快。
3.现代中国经济建设与道路探索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表现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历史特征: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探索,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历史表现: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的召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八字方针的提出、“化大革命”。
(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历史特征: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表现: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历史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历史表现: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的简要历程
(1)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主要史实: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牟机器磨坊。
(2)初步发展于19世纪末。原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史实:民间出现办厂热潮;企业数量增加;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于1912—1919年间。原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实业救国”的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史实: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厂矿企业增多;一战结束后走向萧条。
(4)较快发展于1927—1936年。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主要史实: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5)遭受沉重打击是在抗战爆发后。原因:沦陷区,日军的破坏和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主要史实: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6)陷入绝境是在抗战胜利后。原因:美国取得在华特权;官僚资本的挤压;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主要史实:民族资本兴办的工厂、矿、店铺等纷纷倒闭。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三个三”
(1)三个产生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业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临的三次发展机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本国官僚资本主义。
6.计划经济体制(前者)与市场经济体制(后者)的不同点及认识
(1)特征不同:前者用行政手段调节资配置;后者用市场方式调节资配置。
(2)作用不同:前者的积极作用是促进计划指标的顺利或超额完成,消极作用是高度集中、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消极作用逐渐占主要;后者的积极作用是提高资的使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但积极作用为主。
(3)认识:两种体制各有优缺点;随着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阻碍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7.1957—1976年中国二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2)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完全照搬别国模式。
(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可以适当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1)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提出了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
(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0世纪初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二轮学科探究】
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何特点?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3)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2.对中国近代化的简要理解
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 政治的民主化。“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3.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和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后者)的不同
(1)背景不同:前者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后者主要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下产生。
(2)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前者是手工工场;后者是大机器工厂。
(3)生产规模不同:前者规模小,稀疏而又微弱;后者规模较大,比较正规。
(4)结果及影响不同:前者没有发展起,没有产生较大影响;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发展,并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和阶级结构。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五大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下产生和发展起的,它饱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具有以下特点: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很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据的比例较大。民族资本的这种组合状态使它无法摆脱对帝国主义资本、旧有经济关系和官僚资本的依赖。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多集中于以纺织、食品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4)从地域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5)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等),后天畸形。
5.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1)不利因素:①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的准备。②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步履维艰。③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和列强的压制与掠夺,造成民族工业在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近 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有利因素:①列强侵华客观上给中国带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②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客观上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使实业救国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泉。⑤广大的近代企业家(实业家)纷纷投资兴办企业,探索民族发展的出路。
6.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7.近代以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①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②政府政策的影响;③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④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⑤建国后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2)特点:①经历了一个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②随着中国民主的发展而不断加深;③在地域、城乡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④既有相当的西方化内容,又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3)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③思想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化的精髓,又日趋顺应时代变革。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8.“一五”计划的主要经济项目为什么都分布在东北地区?
(1)从客观条看,东北地区的自然条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便利。
(2)从历史上看,解放前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比较发达。
(3)从地理位置看,东北地区背靠苏联,便于接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9.1957—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重大失误的原因
(1)客观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要自己去探索,产生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美国坚持对中国封锁和孤立;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恶化。这就迫使中国必须把经济迅速搞上去,导致“左”倾错误的产生。
(2)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在思想路线上,毛泽东和一些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主观主义地进行政策决策,脱离了中国的客观实际。在组织原则上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党内缺乏民主。好大喜功、急躁冒进也是产生失误的原因之一。毛泽东和一些人违背和实际上修改了八大决议,把阶级斗争重新当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上的错误必然导致实践上的错误。
10.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探索性、复杂性、长期性、曲折性的特点。以现代化为主题,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6年后)。特别关注经济建设的内容:①学会归纳每个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得失,经验教训;②关注一些重要年份,如1956、1958、1978、1992等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年份。这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11.中国为什么要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2)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在农村进行改革。
(3)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改革在农村率先开始。
12.怎样理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全方位: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2)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断推进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不仅在贸易领域,也涉及保险、金融、通信等服务行业,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13.对经济特区的一些认识
(1)含义: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的行政区域,国家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对经济特区给予特殊政策。
(2)特殊性:特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表现为:①特区建设以利用外资为主,特区的经济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人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综合体,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②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主要采取市场调节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③对前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优惠待遇,企业的所得税率按优惠政策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④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管理办法。⑤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免征关税等。
(3)作用和影响: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③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14.对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认识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贫困,因而具有“破坏”作用。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益商品化,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附庸。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
(3)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15.从社会习俗角度看近代以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
(1)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由古代封建等级的三纲五常伦理观念逐渐被民主、平等的思想所代替。这表现在社交礼仪由跪拜、作揖演变为鞠躬、握手的礼节;发型服饰发生变化,男子留辫到剪辫易服,女子裹足到迫令放足,倡导男女平等;人们之间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老爷、少爷变为先生、君等。
(2)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逐渐被男女平等的观念所代替。这表现在提倡女权,倡导妇女解放;提倡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也引起了婚姻观念和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同时近代西方婚葬习俗逐渐引入中国,中国的婚葬仪式逐渐简化等。
(3)摒弃封闭观念,开放意识增强。表现为近代人们生活和习俗逐渐西方化。吃西餐、穿西装、住洋房、乘汽车,讲究奢侈成为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时尚。
16.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及三大改造
(1)工业化的方针: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其经济建设目标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
(2)三大改造的实质:三大改造就是把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由农民、手工业者、资本家私有变为国家公有。因此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4)三大改造完成的标志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①从革命任务看,新中国成立后,需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然后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直到1956年底才基本完成这种过渡。②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看,三大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确立。③从经济基础看,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统治地位,实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二轮高考真题】(三年内高考真题分类精选、解析)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1. (2011年东省综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 2 B. 31 C. 73 D.193
【答案】:D
【解析】:从题中时间可判断,这是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它在经济结构上的突出特征就是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好。只能数量最多才能反映这一特点,故选D。
2.(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B
【解析】:题中说,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目的是“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理解这句话含义即可。
3.(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答案】:D
【解析】:抓住关键词:南京解放前夕,发薪水(纸币),换银元,买米。主要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金融掠夺情况下,因为银元币值更稳定,商品市场上只认银元不认纸币。
4.(2010年海南卷历史13)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时间段正处于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从题干可知,当时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中国输往英国的商品中,以丝、茶为大宗,故C项符合题意。
5.(2010年江苏卷历史11)右图反映 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 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答案】:C
【解析】:首先要明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未获得经济赔偿,即使得到赔偿也和大量发行法币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应排除A;B项中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确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它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于1935年);C项大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无疑给国内民族工业带巨大的灾难,可选;D项所述货币需求应该是美元和黄金,而不是当时的本币(法币)。
6.(2009年福建综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此题为逆向选择题,题干的时间是“1873—1910年”,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选C项。
7.(2009天津综历史6)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 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
【答案】:D
【解析】:A项是天津固有的自然优势,图片信息提示该企业创办于1932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排除B、C两项。
8.(2009海南历史19)表2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16%4.4%7.3%
1942年58%78%49%
表2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比1937年的重工业大幅度增加,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工业迅速发展是为了满足战时的需要。
9.(2011年天津市综历史13—(2))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
【答案】:
(2)变化: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关系: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解析】:
(2)先准确归纳题中表格所述中国原料出口、手工制品出口和机器出口的变化情况。在从中国近代经济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系的角度寻找这些变化现象的历史原因:原料出口上升是因为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手工制品下降是由于列强侵华导致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机器出口上升是由于外技术和海外市场刺激。
10.(2010年浙江卷综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9分)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资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9分)
【答案】:
(1)状况:出现短暂的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8分)
(2)态势:曲折而艰难地发展(3分)。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6分)。
(3)境地:处于困境(3分)。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任答三点6分)。
【解析】:
(1)通过材料中的核心信息“黄金时期”可联系到民国初期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具体状况主要依据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分布、地位等进行分析。
(2)本题时间是“1927—1937年”,联系到这一时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进行分析,包括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加剧侵华、国民政府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等。
(3)本题时间是1945—1949年,主要从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官僚资本的掠夺和美国的侵略等分析。
11.(2009年安徽综36题第(2)小题)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午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
【答案】:
(2)原因: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影响: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
(2)考查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以及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从签约开口岸、实力对比角度分析原因。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经济角色的变化角度回答影响。
(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西式帽”的出现,表明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明的冲击;“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广告未宣传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差异体现不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2.(2011年东省基本能力18)生活中有许多说法抹不去的记忆,在我国供给短缺的年代,人们买粮食不仅要用钱,还要用粮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粮票只有全国通用粮票,没有地方粮票 B.纸币票样上的人物形象通过木刻手法表现
C.纸币票样所示的人民币票?采用我国多民族字 D.粮票同人民币一样在使用,因而是一种货币
【答案】:C
【解析】:A项错在“只有全国粮票”;B项错在“木刻手法”;D项错在“粮票是货币”。
3.(2011年天津市综历史6)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 B.1901~1911 C.1912~1927 D.1928~1937
【答案】:C
【解析】: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实行阳历、鞠躬握手,这一系列的新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选C。
4.(2011年浙江省综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答案】:A
【解析】: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按题目要求可选A项。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5.(2010年上海卷历史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B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答案】:B
【解析】:A是1882年,C项是1926—1927年,D项是1918年,C项符合1913年(辛亥革命后)的情形。
6.(2010年福建卷综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檑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7.(2010年天津卷综历史7)“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 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 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 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 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沿河流”到沿“铁道线”再到“沿电车道”,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随交通方式变化而发展。
8.(2010年江苏卷历史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明
【答案】:B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43627.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点备考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