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神经调节同步讲练复习题(附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课题62:神经调节
【课标要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人脑的高级功能。
【考向?望】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的探究。
【知识梳理】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一)反射
1、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类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获得
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
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二)结构基础: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
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一)中枢神经系统
1、脑:大脑、脑干、小脑。2、脊髓。
(二)关系
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三、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人脑除了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二)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划分(如图)
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会导致特有的某种言语活动的功能障碍。
中枢名称别名受损后的病症病症的症状
运动性书写中枢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
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
写、绘图能力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
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
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
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
视觉性语言中枢中枢(V区)失读症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
义,即不能
【思考感悟】有了完整的反射弧,就一定能发生反射活动吗?
不一定。还需要适宜刺激。
【基础训练】
1、某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话,能写字,也能看书看报,那么受伤的是( A )
A、运动性语言中枢B、听觉性语言中枢
C、视觉性语言中枢D、运动中枢
2、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伤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依次是( B )
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
3、为验证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做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
(2)在四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g•mL-1的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然后将等量的正常人的新鲜血液注入1号和3号试管中,注意边加边搅拌,再向2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加入量与血液量相等。
(3)分别从1号和2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加入量相等,搅拌均匀,再各取少量液体测定pH。与上一次测定值比较,1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1,2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2,比较这两个变化量△pH1<△pH2,并说明原因:血液中碳酸和碳酸钠发生反应,形成碳酸氢钠,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4)从3号试管和4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乳酸,搅拌均匀,测定它们的pH,与刚才测定值比较,3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3,4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4,比较这两个变化量:△pH3<△pH4,并说明原因:血液中的碳酸氢钠与乳酸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又可分解为CO2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5)结论: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高考模拟】
4、(2007宁夏理综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5、(2008广东生物19)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D )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53596.html

相关阅读:烟台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