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第一轮复习题(附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课时跟踪检测
(限时: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解析: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是理想状态下的一种动态变化,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无天敌等。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新物种形成必须要有生殖隔离产生。
答案:D
2.(2014•石嘴山调研)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间(  )
A.增长速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
解析: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阶段时,种群增长速率约等于零,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各个年龄阶段个体数量比例差不多;种群数量稳定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不是均为零。
答案:D
3.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 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  )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
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因此在生活过程中,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氧气的消耗量小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相同时间取样才能说明问题。应该振荡混合均匀后再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而不是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样。
答案:B
4.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一般呈现出“S”型曲线的走势,在此增长趋势中(  )
A.种群的增长与自身密度无关
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C.种群的增长受到环境因素制约
D.同一种群的K值始终保持固定
解析: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形成是由于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而产生的,同时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使得其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种群的增长率下降,直至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即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附近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C
5.下图是对某地种植的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
 

A.总能量增加 B.种群密度上升
C.环境阻力不变 D.营养级能量降低
解析:图示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该种群密度将会下降,该种群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能量降低,环境阻力下降。
答案:D
6.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 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解析:调查某地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直接把该地区的所有该种植物统计一遍几乎是不可能的。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随机设置1 m2的样方为宜,尽量选择多个样方。
答案:C
7.(2014•长沙模拟)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
解析: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答案:D
8.(2014•广州模拟)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解析:分析题图,①、②、③、④分别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答案:D
9.下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解析: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是因为这些水体中无机营养元素较多。
答案:C
10.在容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酵母菌,经过足够长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是(  )

解析:开始酵母菌数量少,营养物质充足,酵母菌快速增长,直到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呈“S”型曲线,经过足够长时间,营养物质不断减少,直到耗尽,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数量减少。
答案:D
11.右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  )
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
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
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
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
解析:曲线不能提供食物短缺能降低蝌蚪存活率的信息;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应该成正相关,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
答案:D
12.(2014•泉州模拟)将具有竞争关系的甲、乙两种水生动物,共同培养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其数量变化如图a所示;而共同培养在有一定铜浓度的培养液中,其数量变化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无铜污染环境中呈“J”型增长,而在有铜污染环境中呈“S”型增长
B.乙在无铜污染环境中呈“S”型增长,而在有铜污染环境中呈“J”型增长
C.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甲、乙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将发生改变
D.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甲、乙两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保持稳定不变
解析:由图示看出,甲适于在无铜环境中生长,在有铜环境中则开始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可生长,而乙适于在有铜环境中生长,但均不可能呈“J”型增长;由此可知,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中,甲、乙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要发生变化,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将发生变化。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6分)如图所示某物种迁移到一个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1)从曲线的走势来看,该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时期,曲线呈现出近似__________的增长;当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__________有限,曲线呈现出__________增长;最后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__________。
(2)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对应于图中的哪个点?__________。
(3)该物种的进入可能会对当地其他生物的K值产生影响,说出一种影响并加以解释。
(4)在生物圈中,人口的K值是有限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沉重的压力,为此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解析:(1)曲线显示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曲线呈现出近似“J”型的增长,之后便因环境阻力加大,呈现“S”型增长,最后在K值左右波动。
(2)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波动的中轴线所代表的数值即为K,K=b。
(3)该种群加入可能导致其他生物的K值降低,也可能导致某些种群K值升高(如替某些种群排除天敌压力等),当然,也可能不会造成显著影响。
(4)为缓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人们应加大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力度。
答案:(1)“J”型(或指数型) 资源和空间 “S”型 波动 (2)b点 (3)(有多种可能,答出一种即可,只要原因与结论相符)与其他生物竞争资源和空间,因而使其他生物的K值降低;或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资源和空间,因而使其他生物的K值升高;或对其他生物的资源和空间影响不大,因而基本不影响其他生物的K值。(4)控制人口增长,加大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可笼统,也可具体地回答)
14.(18分)(2014•苏州质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
(单位:×106个/mL)  
温度
(℃)第1
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
0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
151.23.03.84.64.03.22.82.5
201.25.05.34.22.11.20.80.6
251.25.25.64.62.91.00.60.2
301.24.95.54.82.21.30.70.5
351.21.51.82.02.21.30.80.6
请根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在25℃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最大,据图中数据可画出柱状图。该实验的培养液的种类、浓度、pH等都是无关变量。
答案:(1)抽样检测 (2)25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达到最大值后,随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或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3)如图(柱形分布合理、数值大致正确即可)
(4)培养液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 减少 增加
15.(18分)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________法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2)已知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从2001~2006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____________增长,在__________年(区段)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最高。
(3)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和沙棘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地点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沙棘叶片光合色素总量(mg•g-1)沙棘日平均光合速率(释放O2mg•m-2•h-1)
有机质含量(%)氮含量(%)表层~60 cm(%)
山坡地0.5950.0157.02.44960
河滩地0.2020.00315.02.821280

研究者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4)河滩地生物有机物中的碳元素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返回大气中。
(5)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可以采用__________措施来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种群密度。
解析:(1)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应采用样方法。(2)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遵循“S”型曲线;从曲线中看出,在2002~2004年(区段),曲线斜率最大,表明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最高。(3)从表中数据看出,山坡地土壤肥力比河滩地大,含水量小,而光合作用总量小,说明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可能是土壤含水量,设计实验时,B组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结果A组由于含水量大而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4)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物中的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5)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为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用施放性引诱剂、用黑光灯诱杀、引入沙棘木蠹蛾的天敌等措施来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种群密度。
答案:(1)样方 (2)“S”型 2002~2004
(3)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
(4)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5)施放性引诱剂(用黑光灯诱杀、引入沙棘木蠹蛾的天敌等合理答案均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55050.html

相关阅读:烟台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