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下表中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妻妾所生之子妻(正室)A.三子(20岁) B.四子(14岁)妾一C.长子(22岁)妾二D.次子(21岁)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右图为秦朝文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此物由太尉掌管B.此物可证明当时推行郡县制C.是三公九卿的凭证,可证明当时推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D.当时军队的调动以此物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4.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而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的是( )A.专制皇权 B.重视人才 C.尊崇自然 D.宗法观念5.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差异在( ) 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根本目的6.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汉、宋、明C秦、元、清 D.秦、唐、明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专制统治 )A.提高官员地位,完善中央集权    B.扩大民主权利,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C.分散相权,防止相权过重难以控制   D.分散相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9.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相关, 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该制度(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C.把考试选拔世袭制结合起来 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让子孙后有章可循让群臣监督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精简政府机构.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王朝,吸取前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为后来历代沿用,其行政体系与现代的十分接近。这个王朝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汉朝分封诸侯国 B.唐朝增设节度使 C.宋朝大力削弱地方权力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清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指A.利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治 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C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 D.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管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21.中国第一批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 )A.京津地区 B.江浙地区 C.长江沿岸 D.东南沿海2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23.“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24.“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从中可见,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的卑躬屈膝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 C.英军到三元里四处抢掠 D.三元里人民为减轻政府负担而自发抗英25.下列关于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是威海卫战役,邓世昌英勇作战,与舰同沉B.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是威海卫战役,李鸿章指挥舰队英勇作战C.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是黄海战役,邓世昌英勇作战,与舰同沉D.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的决战是威海卫战役,李鸿章命令舰队“避战自保”26.某同学想做一个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参考资料中,与这一课题无关的是( )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光绪皇帝为褒奖邓世昌而亲笔撰写的祭文C.参加徐骧义军的骨干名单 D.1895年日本近卫师团关于台湾伤亡的报告27.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那么此民谣应出自( )A.鸦片战争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D.抗日战争28.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 九一八事变之后29.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30.1938年在抗日名将李宗仁的指挥下,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肌谷、板垣师团的主力两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32.从下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表》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17天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26天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16天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33.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政府官员要求以“日本投降的原因”为谜语,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屈从于美国的原子弹)、苏武(苏联武力的促使)。下列对这两个谜底的认识,最正确的是( )A.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没有反映中国军民对抗战胜利所起的作用 D.没有反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34.毛泽东说: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战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当时,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主要有(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枣宜会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35.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36题16分、第37题14分,共30分)36、古代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创设了若干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1)李斯主张建立郡县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分)材料二顾炎武《材料三材料三 ――赵俪生《赵俪生文集第三卷》(3)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分)请回答:(1)依据上述三幅地图,写出战争最后签订的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的三个条约名称及时间?(6分)(2)面对三次战争,列举三件表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3分)(3)中国人民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哪一次反侵略中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24055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