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一 单项选择(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为2 分,分)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答案】A【gkstk解析】考察三大改造。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的确立,主要看其所有制的性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所有制形式。故应选A。2、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 A. B. C. D. 【答案】A【gkstk解析】考察过渡时期所取得的成就。①与1956年召开;②发生在1956年;③产生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④出现在1958年。故应选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开端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共八大的召开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答案】B【gkstk解析】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故应选B。4、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以上材料说明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C、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D、市场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答案】A【gkstk解析】考察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国家统一对各种生产资料进行调配,产品也有国家统一定价,企业只管按计划生产。故应选A。5、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如下表所示(部分)年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1966年2534亿元+317.3%558.7亿元+24.4%1967年2104.5亿元10%419.4亿元-25%1968年2015.3亿元4.2%361.3亿元-13.9%阅读上面的表格,指出导致后两年经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B.国际形势紧张,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备战C.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D.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gkstk解析】考察“文革”。1966年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开始只在经济领域,但到了1967、1968年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入下滑。故应选C。6、1956-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它给我们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有 ①必须客观规律办事  ②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 ③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答案】A【gkstk解析】考察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教训。十年建设期间,我国经济在曲折中向前发展。这一时期的方针政策如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及对选项的分析,正确答案为A。7、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与生产力发展状况、基本国情相适应 B.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C.是对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 【答案】A【gkstk解析】考察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这种责任制的实行与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状相吻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应选A。8、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2850万户,从业人员5441万人,私营企业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 。1999年1月,首批获得自由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有20万家。这直接表明了A、私有企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 B、乡镇企业取得了重大发展C、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答案】C【gkstk解析】考察新时期我国所有制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积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这使我国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正如题干中所表述的那样。故应选C。9、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gkstk解析】考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我国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故应选B。10、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gkstk解析】考察新中国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是指公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并没有改变所有制的形式;大跃进主要是指发展社会生产力;农民加入合作社是指三大改造时期变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知识改变经营形式,所有制形式不变,农民获得的是经营权、管理权、受益权。故应选C。11、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答案】B【gkstk解析】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应选B。12、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所有制崇拜”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答案】C【gkstk解析】考察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破了个人崇拜;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冲破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十五大上又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形式,打破了对所有制的崇拜。故应选C。13、电影《泰?》是2012年上演的一部贺岁片,票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10亿元,《泰?》中的许多台词成为现在网络流行语,电影主演王宝强独特的发型也受到“?迷”的追捧,电影拍摄的旅游圣地——泰国,游客人数激增,2013年3月19日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gkstk解析】考察影视艺术的发展。题干中“票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10亿元”、“电影拍摄的旅游圣地——泰国,游客人数激增”说明电影具有商业功能;“许多台词成为现在网络流行语,电影主演王宝强独特的发型也受到‘?迷’的追捧”说明具有娱乐功能;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当然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故应选B。14、《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答案】B【gkstk解析】考察中国近代风俗的变迁。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第④项明显错误,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应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标志,故含有第④项的均不合题意。故应选B。15、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答案】C【gkstk解析】考察中国服饰的变化。西装,纯西方风格;长袍马褂纯中国传统风格;中山装,中西合璧但又缺乏满汉风格。故应选C。16、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官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服饰改革较为流行 ②不缠足运动兴起 ③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旗袍被取消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gkstk解析】考察社会风俗的变迁。第④项说法过于绝对。含有第④项的均不对。故应选A。17、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答案】B【gkstk解析】考察近代交通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故应选B。18、“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讯【答案】D【gkstk解析】考察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中国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此后,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故应选D。19、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 慈禧生活简朴 B 中国不需要汽车C 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 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答案】D【gkstk解析】考察近代交通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联系题干的表述,分析选项的含义,可知正确答案为D。20、“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gkstk解析】考察近【解析版】内蒙古巴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245844.html

相关阅读:【解析版】山西大同一中13-14学年高一上期中试题解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