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Word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2. 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能有效地防止封建割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 B. 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C. 北宋设文臣知州和转运史 D. 明朝实行三司分权3.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C.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4.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5. 我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发展变化的过程是①察举制 ②按军功受爵 ③科举制 ④九品中正制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①②6. 《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A. 汉朝选官主要依据儒家思想 B. 汉朝察举制存在着消极影响C. 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 D. 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7.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 )A. 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B. 唐代政府对皇室滥用职权的剥夺C. 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D. 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8.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9.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A.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 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C. 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 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10.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关于以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执法不避皇亲国戚以警示贵族官僚 B. 改变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 D. 创立诸侯只享用租税而无治民权并受所在郡监督的制度11. “时方镇阕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A. 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 防止分裂割据C. 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D. 加强中央集权12. 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表明A. 皇权日益强化 B. 君权和相权矛盾缓解C. 皇帝宰相分权 D. 中央机构日益完善13. 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A. 扩大了疆域 B. 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C. 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 D. 促进了民族融合14. 洪武十一年,会稽郡守卫某贪赃枉法,不问政事,明太祖决定对他调查处理。你认为当时对其处理可能要通过①锦衣卫 ②刑部 ③按察使司 ④通判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5. 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 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16.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17. 下图是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回乡祭祖图。近年来,这类活动在我国日渐隆重。追根溯源,在古代与此类活动有关的制度是A. 井田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8. 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9. 清朝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 裁决军国大事 B. 草拟和审批政令C. 实际上行使丞相权利 D. 记录传达皇帝旨意20. 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是指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④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第21题,共1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类。——赵翼《蘑曝杂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1分)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2分)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1分)(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1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1分)(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1分) 【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答案DBBCBBBB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BAABBADD二、非选择题(第21题,共10分)21.(1)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2)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的失败。(3)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4)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江西省吉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293176.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