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复习内容: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复习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崛起的条和原因
复习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自主学习
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天下,形成__________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______________的形成使欧洲实力大增,________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___________运动兴起,_____________振兴,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世界出现__________趋势。
合作探究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1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的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苏兹贝克《七大洲风云四十年》
据材料一,戴高乐总统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材料2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
材料3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个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是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后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4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根据材料2、3、4,请回答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2.日本崛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日本开始重新认识战前统制经济时期的各项规、制度。......成为战后日本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此外,这次改革还使国家行政官僚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日本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立法的实施,大都是由这些经济官僚起主导作用。......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5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的方针改革中小学程。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1亿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45%左右,60年代降至24%,70年代再降至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

材料四: 表(1-1)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19521955195819601963196619681970197219741976
产值17323932043168210261438196929424545554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改革的成效。


3.中国正在进行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你认为我们可以从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中学习、借鉴哪些经验呢 ?

4.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霸权主义基础上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带向世界冲突危机……要根本消除冲突的根,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且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涨在发展成为越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变化。“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 不结盟运动发展简况表
时间1961年1964年 1995年
不结盟国家25个47个100多个
材料三 联合国成立时,在51个成员国中亚非国家近占13个,到1970年时,在124个成员国中它们已占70个……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61年,原下游斯堪的那维亚人担任的联合国秘书长职务已由缅甸人吴丹担任。与此同时,一位印度人代替美国人成为吴丹的行政秘书,两名非洲人成为副秘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969年12月结束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已被称为“小国会议”。各种协议尽管遭到一两个核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对,但还是被通过了。如立即暂停大国间的核武器竞赛,成立一个国际组织开发海底资,取缔所有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五 1969年一名联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指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岸边的美丽的建筑物,两个大国管理者世界其余地方。“ ——《纽约时报》  
材料五说明了什么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和产生的根
材料一: 2003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开始了对伊拉克作战。
材料二:

材料三:世界各国的普遍意见是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
1.俄罗斯、中国等常任理事国一直主张对伊拉克继续进行核查,反对不经联合国授权对伊动武;
2.美国的盟国法国、德国等都坚决反对不经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动武,法国甚至声称将行使否决权;
3. 114个不结盟国家也一致认为,不能越过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思考探讨:从伊拉克问题看,当今世界政治出现了怎样的特点? 根是什么?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知识检测:
1.“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抗衡美苏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摆脱美国的控制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2.70年代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3.下列有关不结盟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20世纪60年代由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建立的国际政治集团
B.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发展
C.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制约作用
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出现的根是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B.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
C.美苏的衰落 D.世界政治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5.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体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税。……西欧共同体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6.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 B.反映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C.它是在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形成的 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
7.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和日本的崛起  B.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C.不结盟运动的出现 D.俄罗斯经济的复
9.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
A.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 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 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 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10.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种种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是指
A.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B. 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 中国的振兴
11.欧洲各国谋求一体化的特点不包括:
A、以和平手段 B、从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C、以北约组织为基础 D、由欧洲大陆国家起带头作用

知识拓展:
不结盟运动 是由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等人倡议成立的;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起初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直到后才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并由会议举办国担任主席国,任期也是3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35677.html

相关阅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