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达标训练(含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j

必修1 第5章---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所致。据此回答下题。
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
C.水的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2.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物改变了大气圈和水圈的成分
②生物促进了环境中物质的迁移运动
③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的根本原因
④生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0•徐州模拟)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
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读图完成4~6题。

4.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土壤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5.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向低排列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6.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D.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0•盐城模拟)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7~8题。
7.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8.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9~11题。

9.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0.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11.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读下面两幅漫画,完成12~13题。

12.两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降水减少
C.砍伐森林 D.酸雨严重
13.两图现象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2010•聊城模拟)“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回答14~15题。
14.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15.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10•浙江温州五校联考)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17.(2010•南京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江汉平原宁夏平原
自然带类型 草原、荒漠过渡带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题xx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试解析黄河在本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流程图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由恐龙时代到恐龙灭绝,说明这期间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地理环境是由众多地理要素构成的,因而可以推断中生代后期,使环境恶化的不仅仅是气候或植物等单个要素,而应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答案】 D
2【解析】 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B
3【解析】 从图中关系不难看出,藏羚羊的存活率、数量与环境有关,环境影响藏羚羊的数量,藏羚羊的数量也影响环境,它们之间要达到某种平衡状态。答案为B。
【答案】 B
4-6【解析】 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这三者之间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在不同纬度,它们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是不同的,这主要与不同纬度气候条件中水热状况的差异密切相关。第5题,低纬度地区的水热条件一般较好,因此利于生物生长,生物量较大,生物储存养分所占的百分比大;同时,低纬度地区,因热量条件好,枯枝落叶极易分解,故它所储存的养分百分比最小。高纬度的情况刚好相反,据此可知这三地的纬度由低向高依次是③、②、①。第6题,图中反映了物质和能量在各圈层的交换。
【答案】 4.B 5.A 6.A
7-8【解析】 图示漫画为荒漠景观,反映的主题是人类对植被破坏,导致区域内涵养水能力下降,气候变干,土地沙化严重。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7.C 8.A
9-10【解析】 第9题,修水库后,土壤水增多,植被覆盖率增大,库区蒸发量增大、植物蒸腾作用加强,会使库区周围的降水增多。第10题,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1题,阿斯旺大坝建成之后,拦截大量泥沙,洪涝灾害减轻;河口地带,随着泥沙淤积的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输入河口的营养物质减少,饵料减少,渔业产量下降;海水的入侵导致土壤的盐碱化,
海水的侵蚀也会导致三角洲面积减小。
【答案】 9.C 10.A 11.D
12-13【解析】 人类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2.C 13.A
14-15【解析】 第14题,桉树需水量较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地下水下渗严重。第15题,该案例反映出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甚至会使整个环境发生改变。这说明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引进外物种,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以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 14.C 15.A
16【解析】 第(1)题,依据结构图中的因果关系:地势高→气温低→多冰川、冻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第(2)题,地理环境各要素发展演化具有整体性。“牵一发”指的是其动力。
第(3)题,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应从各要素的变化分别叙述。
【答案】 (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
(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17【解析】 第(1)题,结合江汉平原、宁夏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填写。第(2)题,考查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3)题,图示黄河河段纬度较高有结冰期,河流流向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河流封冻首先发生在下游,而上游纬度较低春季融冰首先在此发生,碎冰顺河而下易在下游形成冰坝,产生凌汛。第(4)题,结合选项与题框图中相关内容的因果关系填写。
【答案】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水稻 铁路沿线固沙植被的研究等(只要符合当地情况即可) (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洪涝灾害加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
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3)冬季气候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 (4)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j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36085.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