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和细胞壁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必修1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一、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2、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3、说出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5、能熟练把对照的方法运用到探究实验的设计中。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方法:讨论 探究实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一、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质膜的取材
质膜的成分和结构的探究

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示细胞图片: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细胞,酵母菌,要求学生比较不同细胞的差异?

【实验探究】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总结】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活细胞的选择性与细胞膜有关。
细胞膜又叫质膜,为细胞把守大门的任务,物质的进出由质膜掌控。质膜有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质膜对该物质的透性。

【讲述】质膜为什么有选择透性,这应该与质膜的结构成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提问】要分析质膜的成分,首先要分离出质膜,再做研究分析,那么取哪一种细胞来分离质膜是最好的?为什么?


【投影展示】人的成熟红细胞图片,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红细胞的质膜?

【讲述】
材料一:1895年,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膜。
【投影展示】磷脂分子的结构示意图: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提问】磷脂分子置于水中的排列形式。

材料二: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et用有机溶剂丙酮提取人的红细胞膜中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该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讲述】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摇摆,使得整个磷脂分子能发生侧向滑动,所以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提问】质膜中除了含磷脂,还有其他成分吗?

材料三:Danielli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材料四:1959年Robertson用高锰酸钾或 酸固定细胞时,电镜超薄切片中细胞膜显示出暗一亮一暗三条带。

材料五:科学家将质膜冰冻,然后将其撕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撕裂面上有许多颗粒。


【提问】综合以上的结论,描述一下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讲述】另外,质膜中还含有糖类等物质。
所以,质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质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性。



【提问】细胞壁的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酵母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菌没有完整细胞核,只有核区。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其它都有细胞壁。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回答:人的红细胞。因为该细胞成熟后只有质膜的膜结构,没有细胞核和其它结构的膜,分离容易,便于取材。

加蒸馏水,让红细胞吸水涨破,经过离心提取较纯净的质膜。


结论:根据相似相溶性原理,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质中的磷脂分子

学生讨论回答。
头部朝外,尾部朝内。

结论:质膜是由脂双层组成,并不是一层脂质物质组成的。


结论:质膜中含有蛋白质。



结论:两层蛋白质夹着中间的脂双层。


结论:这些颗粒就是镶嵌在脂双层中的蛋白质。

质膜是由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的;脂双层形成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在其中。

答: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作用是保护和支撑作用,相对质膜而言,细胞壁是全透性。

。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课堂的引入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仅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态度。

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印象。


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观察。



七、板书: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一、质膜的成分和结构
1、质膜的取材
2、成分和结构
二、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八、作业设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55018.html

相关阅读: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