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效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宁波效实中学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基础知识(共21分,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吞噬 (shì) 酣眠 (hān) 胡同 (tóng) 怏怏(yàng) B.倒坍 (tān) 新正 (zhèng) 霎时 (shà) 内疚(jiù) C.惬意 (qiè) 监生 (jiàn) 袅娜(nuó) 熨帖(yùn) D.朱拓(tà)   形骸(hái)   梵婀玲 (fàn) 粗犷 (guǎng)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渺茫 聘礼  惊蛰 没精打彩 B.震颤 甲胄 缪种 惟妙惟肖 C.诡秘 寒暄 胡诌 莫名其妙 D.安详 班驳 蹒跚  一愁莫展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汤姆逊教授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时间里,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已经消融了33%如果发展下去,过15年,乞力马扎罗山的最高峰的冰雪将会消融殆尽坦桑尼亚政府对的看法颇不以为然。 ) A.苏艾和琼珊相互一谈,发现艺术、饮食、衣着的口味对于她们十分相投,结果便合租下了那个画室。 B.画面前端,在移民住房,以及几个黑人和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大兵前方,是画得十分逼真的大串香蕉。 C.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突破2亿多人,这些用户以学生、白领等年轻人为主。 D.经过王熙凤的一番安排,让林黛玉有了一个暂时的安身之处。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作者伯尔,是德国作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等;欧?亨利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常有出人意料的结尾,代表作有《最后的常春藤叶》《麦琪的礼物》等。 B.鲁迅小说《祝福》写于1924年,最初收入小说集《彷徨》,“祝福”是绍兴习俗,人们在过年时祭神来祈求神给予幸福;沈从文小说《边城》讲述发生在湘西的故事,“边城”是指边地小城茶峒,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 C.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他的《阿房宫赋》借古讽今,警示唐统治者要吸取骄奢亡国的教训;同时杜牧也擅长写咏史诗,例如《赤壁》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其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周郎”,就是指“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周公瑾。 D、古时候男子蓄长发,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而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后常用“垂髫”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林黛玉进贾府》中提到“总角的小厮”,“总角”是指头上向上分开的两个发髻,代指幼儿时期。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骊山北构而西折 C.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7.关于下列加点词古今异义现象的数量,说法正确的一项(  )(2分) ①后秦击赵者再 ②齐楚之精英 ③可谓智力孤危 ④弊在赂秦 A.全是 B.3个 C.2个 D.1个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概括出“微博”在信息发布、传播和获取三方面的特点。(3分)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博客适合发布长信息;微博一般有较为严格的字数限制,比如美国的twitter限制为140字符以内。博客内容的传播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微博作者发的每条信息却能即时送到用户的首页,而无需对方主动访问。与QQ相比,QQ的信息只能个人查看,而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QQ信息只是发给某个人或某个群组,而微博上的信息是发送到整个平台的。    发布: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传播: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获取: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9.运用提供的四个词语,写一段富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3题。(8分)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gkstk11.文中作者说“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2分)12.第二节写出地坛的什么特点?这对表现作者的命运起什么作用?(2分)13.对划线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淡褪 古诗文阅读(共18分,选择题每题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段,完成第18—21题。(11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gkstk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④,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注释]①筮(shì):占卜。②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③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④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18.文中各句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丐我三日期 丐:赐予,给予 B.京益壮之 壮:意动用法,认为……壮勇 C.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 缘:依靠,凭借 D.使隶京 隶:隶属,附属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少师蔡伯坚 吾从而师之 B. 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 即众中缚之以归 则足以拒秦 D. 何以复命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20.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僧人义端在耿京的军队中纠集了千余人,劝说他们隶属于自己,并且在一个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叛投金国。辛弃疾奉命追逃,不顾义端的求饶,杀了义端,得到了耿京的赞许。 B.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任命耿京为天平节度使,但这时耿京已被张安国和邵进杀害了。 C.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gkstk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刚强正直,却未被采纳。gkstk D.辛弃疾斩义端,擒安国的壮举,颇具传奇侠士风范(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第22—23题。(7分)西塞山①怀古 刘禹锡 王?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③,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④,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⑤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 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③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铁锥,又用横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⑤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22.诗歌开头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560643.html

相关阅读: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