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W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鱼台一中2015—2015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一、选择题(每题分,共分)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11.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他主要是在地方上监察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与把握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显示的内容,空格处应依次填入( )①世卿世禄 ②门阀地位 ③才能道德 ④文化文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13.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14.《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 )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1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16.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A.废除丞相制度而设立内阁 B.抑制地方势力而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人才选拔而维护皇权统治 D.抑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而加强皇权17.“(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未有者。”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谕旨”的是( )A.唐朝的尚书省 B.明朝的内阁C.清朝的军机处 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18.故宫在明清时期又叫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共有恒星15颗,这组恒星是“运于中央,临制四方”的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即“紫宫”。“禁”是指禁地。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周朝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古代王朝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控制地方政府的日益严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明朝晚期,厦门开始有博饼习俗,中秋前后,骨子声四起,“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状元”,形成独特的厦门博饼文化。这种地方文化反映的是 (  )A.等级制度 B.分封制度C.郡县制度 D.科举制度22.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在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如何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美国提出了‘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23.《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这说明义和团运动被绞杀后( ) ①列强将中国民众当作主要惩罚对象②清政府完全顺从了列强的侵华要求 ③列强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④清政府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24.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黄海海战25.19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军事斗争消灭了阿古柏主力,通过外交斗争收回了伊犁的两个重要人物是( ) A.李鸿章 曾纪泽 B.曾纪泽 左宗棠 C.左宗棠 曾纪泽 D.丁汝昌 李鸿章26.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反割台斗争中27.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战役C.反割台斗争 D.收复新疆28.有学者指出:“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是指( )A.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B.反对君主立宪制C.打倒西方列强 D.维护清朝统治“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清朝加强边疆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下列属于清朝边疆政策的是(  )①因地制宜处理好民族关系 ②西藏成为宣政院的直接辖区 ③重视边疆交通和军事防卫 ④在西南地区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二、材料解析题(共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郡县论》(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2)材料二中李斯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他的理由。(照抄材料不得分)(3)概括材料三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照抄材料不得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32.阅读下列材料:(分) 材料一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职 位基 本 职 权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职能。(分)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3)当时也有人称材料三中的“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分)(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分)(1)变化: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分确定)。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分封制下诸侯混战,天子失势;郡县制有利于集权。(3)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容易导致地方权力的过分强大和国家分裂;郡县制的弊端在于皇权过于集中,中央权力过大;应该在郡县制中加入地方分权的因素。(4)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制度一定要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把中央集权和适当的地方分权相结合。(任答一点即可,其他言之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591227.html

相关阅读: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