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语文下册3月阶段测试卷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试题
Ⅰ卷
一、(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险衅(xìn) 鲜见(xiǎn) 扃牖(yǒn?) 强迫(qiǎn?)
B.日笃(dǔ) 盘桓(huán) 拔擢(zhuó) 共鉴(jiàn)
C.扼杀(è) 戏谑(xuè) 恫吓(hè) 和弦(xián)
D.箴言(zhēn) 奸佞(nìng) 惨怛(dá) 杀手锏(j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分娩 霹雳 反馈 蜚声世界
B.娴熟 阴柔 奈何 带罪立功
C.界碑 有口皆碑 矫形 憾人心魄
D.节操 接草衔环 伶仃 孤苦零丁
3.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消息反馈给忽必烈,这位元朝的开山始祖,眼见诱导不成,威逼也无效,__他仍不死心。这__见出了他的目力,一代政治家的战略巨眼。__也折射出一个饶有深意的现象: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权力的高地,__是那些敌对的派别的首领,也就是对峙的双峰,__更为了解,更为识得对方的价值。
A.可 也 确实 往往 才 B. 但 就 同时 往往 才
C.但 也 诚然 常常 就 D. 可 就 同时 常常 就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夙遭闵凶(早) 门衰祚薄(出身) 晚有儿息(子)
B.形影相吊(安慰) 夙婴疾病(缠绕) 逮奉圣朝(承奉)
C.寻蒙国恩(不久) 除臣洗马(贬职) 具以表闻(详尽)
D.不矜名节(怜悯) 日薄西山(迫近) 以手阖门(关闭)
5.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琢磨。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 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 府,真是不堪设想。
C. 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D. 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的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等一系列兴农政策,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将成为中国农村汽车市场的黄金发展期。
B.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了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的遨游。
C.“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展览”9日在香港沙田马场揭幕,活泼可爱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也来到会场和香港市民亲切“打招呼”。
D.许多专家认为,少儿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在观念上首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采取更贴近孩子特点的方法。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 “词”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是按照一定的曲调――词牌填写的。根据词的字数的多少,传统分为长调、中调和小令。《沁园春》《念奴娇》等都属于小令。
B.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C.这套历史教材名为《1931―1945亚太地区的人权:社会责任与全球公民权责》,教材由教育厅联合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等组织与个人撰写。
D.他愣愣地用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蜡烛的光……该有多大。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我知道……黑了,难受。”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是个好儿子》的作者贾平凹是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废都》《白夜》,中篇小说《腊月?正月》,短篇小说《满月儿》。
B.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
C.《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作者欧?亨利是美国小说家,代表作《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套中人》等。
D.《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字令伯,三国时犍为武阳人,曾任蜀国尚书郎,晋武帝时,任太子洗马。
二、下面文段,完成9~12题。(12分)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怀瑾握玉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列传》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 B.形容枯槁 C.何故至此 D.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10.指出下列句子中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组是( )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A.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B.不凝滞于物 C. 兵挫地削 D. 被发行吟泽畔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举贤以自佐
B.宁赴常流而葬鱼腹中耳 宁死不屈
C.是以见放 望见谅
D.葬乎江鱼腹中耳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重在屈原愤而自沉汨罗江的详细经过,其中着重记叙了他”行吟泽畔”时与渔父的两次对话。
B.屈原与渔父的第一次对话形象地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举世混浊”“众人皆醉”,“清”者“醒”者必然遭到厄运。
C.第二次对话形象地突出了屈原坚持真理,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D.文中两问两答是一段精辟的人生哲理的议论,形象地展示了屈原的精神世界。
Ⅱ卷
三、
13、默写(17分)
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4)举世 , ,是以见放
(5)明道德之广崇, ,靡不毕见。
(6)其文约, , ,其行廉。
(7) ,举类迩而见义远。
(8) ,蝉蜕于浊秽, ,不获世之滋垢, 。
(9)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 。
(10)举世混浊, ,众人皆醉 。
14、文言翻译 (15分)
(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四、
15.诗歌鉴赏(8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品读这首田园诗的前两句,说说这山村什么样的特点?作者用哪些意象写这些特点的?(4分)
(2)根据对全诗的理解,你认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4分)

五、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4分)
流浪的二胡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韵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撞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滔滔,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里,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6. 作者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这是想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章的第6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这里的“极致”在文中含义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章的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诗。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
B.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具有悲剧性格,最能表达墨客骚人、显贵官宦的不平心声。
C. “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
D. 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得以丧失,这就是他的悲剧性。
E. 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低沉、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冬天,爸爸需要一些柴禾,孩子找到一棵死树,把它砍掉了。到了第二年春天,令人惊愕的是,树干周围生出了新芽。爸爸看了看说:“孩子,别在冬天里砍树。”
是啊,大自然有四季,烂漫的春、绚丽的夏、丰硕的秋、萧索的冬……人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心情好,诸事顺,春风得意;有时坎坷、挫折接踵而至,让你仿佛置身寒冬。朋友,当你突遇寒流,请记住:不要在冬天里砍树,更不要忧郁地哭泣。等待,耐心地等待,把心望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你看,暴风雪已经过去,春天正翩然走来……
请以“等待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7634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