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高一2月质检 地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金乡一中—学年高一2月质量检测地理一、选择题(1.目前,图中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慢的地区有:(  )A.① B.② C.⑦ D.⑩2.目前,图中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地区有:(  )A.⑥ B.⑦ C.⑧ D.⑨3.目前,图中人口增长处于过渡型增长的地区有:(  )A.① B.⑦ C.⑧ D.⑩4.目前,图中因军事原因引起人口较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地区在:(  ) A.⑤ B.⑥ C.⑦ D.⑧5.历史上,曾大力倡导“学而优则士”的国家位于图中的地区是:(  ) A.① B.③ C.⑤ D.⑩6.外籍工人比重最高的地区是:(  ) A.① B.③ C.⑤ D.⑧7.图中地区⑤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原因有:(  )A.主要为了补充兵力 B.宗教徒比重高C.主要为了补充劳动力 D.这里经济条件优越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8-9题。8.“人口红利”期,在我国主要表现为(  )A.劳动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抚养指数不断下降C.失业人数增加,人均收入降低 D.家庭人口规模减少9.预计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人口总量减少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就业困难 D.经济衰退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10-11题。年龄段(岁)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万人)5.0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万人)3.8437.1011.634.011.7810.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11.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12.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1A.气候适宜 B.自然灾害少C.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读后回答 14-15题。14.图中 ③ 比 ① 国家 0-14 岁人口比重( )A. 约高6% B. 约低6% C. 约高1% D. 约低1% 15.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 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计划生育 B .鼓励生育 C .采取移民政策D .鼓励人员出国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3年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达1.14亿。读图完成16-18题。16.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A.新疆、山东、北京 B.四川、湖北、福建C.广东、浙江、上海 D.上海、江西、浙江17.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教育因素 D.资源因素18.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C.加快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题。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A.     B.C.②④ D.③④20.图示反映了(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B.①④ C.②③ D.③④图甲中M点表示我国某县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图乙为该县“十二五”农业土地规划,读图11回答21-22题。21.影响该县2010年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22.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图12示意1978~2010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23.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四川 B.贵州C.安徽 D.浙江图为某区域某种工业企业、人口密度、人均GDP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25.该企业可能是A.制糖厂 B.啤酒厂 C.钢铁厂 D.电子装配厂图中甲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70%,影响其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边境贸易发达 C.环境优美 D.27.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a、b、c B.b、a、cC.c、b、a D.c、a、b.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题。.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A.砖瓦厂 B.钢铁厂C.厂 D.化工厂.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A.减弱噪声 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 D.绿化环境0分)31.甲图为某城区交通通达度等值线图,图中数值越大表示通达度越好;乙图为该城区所在地的等高线(m)图。据此回答问题。(1)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________。A.A地 B. B地C.C地 D.D地 (2)D处通达度较________(填好或差)的原因是________。A.建筑物稠密,道路狭窄B.紧邻中心商务区C.地形崎岖D.处在城市的几何中心(3)E处为一工业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若H处为一居民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19201.15.616.41.510.712.319403.64.842.91.613.610.519604.86.144.03.615.618.819807.94.464.26.225.919.3200011.14.471.62024.445.0(1)根据表中提供的相关数据,在下边的坐标系图中画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用实线绘制)和发展中国家(用虚线绘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2分,每条线1分)(2)从你所绘制的折线图和所学地理知识,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各自特点,填入下表(6分)。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3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3分)(3)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城市人口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2分)33.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16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5 DCBAA 6-10 CBDBC 11-15 DDCAA 16-20 CDBAD 21-25 CBADB 26-30 CDBAB31.(1)A (2)差 C(3)布局合理 位于城市最小风频区,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输入和输出(4)布局合理远离工业区,空气质量好,土地面积大,距离城市近,生活设施完备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3分)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较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①起步较晚;②城市化水平较低;③城市化不合理和不平衡,出现“虚假城市化”、“过渡城市化”现象。?(3)原因: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等;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改善 (2分)33.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部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部郊区。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100-200万人1000万人300-250万人150-250万人50-150万人中国民工流出省份空间分布图中国民工流入省份空间分布图图11图12甲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人均GDP(万元/人)工厂生产规模小→大>500100-5001.50.5-1.5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834533.html

相关阅读:河南省内黄县第四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