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人物传记阅读《严凤英》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严凤英 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1930 4 月 13 日 生于安庆,卒于 1968 ,祖籍安徽桐城罗家岭。她原名鸿元,又名黛峰。她 12 岁拜严云高学唱黄梅戏,取艺名为凤英。 1960 ,严 严凤英
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1930

4

13

生于安庆,卒于
1968
,祖籍安徽桐城罗家岭。她原名鸿元,又名黛峰。她
12
岁拜严云高学唱黄梅戏,取艺名为凤英。
1960
,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党。

文革

中,备受

四人帮

迫害,她被诬陷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

封、资、修

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
1968

4

8
日夜自杀身亡。
1978

5

23

,安徽省委为严凤英平反昭雪,
8

21

省文化局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仪式。
在她的艺术实践中,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使自己的演唱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严凤英在她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冯素贞、《牛郎织女》中的织女。她的唱腔圆润明快,表演质朴细腻,取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称严派。
严凤英的艺术道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5
以前是第一个阶段。她从小酷爱唱歌,唱戏。由于父亲严司明和母亲离异,她在四五岁时,就回到祖父母居住的罗家岭。田园风光陶冶着她幼小的心灵,与姑、姐们挖野菜放牛的同时,她学唱了流传于当地的不少民歌,艺术的种子在心灵中悄然播下。不久,因为抗战爆发,她的父亲严司明也回到家乡,闲居无聊时,教她唱京剧,这使她与戏剧艺术有了接触。在她十来岁时,同族中曾参加戏班的严云高将黄梅戏带回了罗家岭,他一面开铺谋生,一面收徒授艺,严凤英由此与黄梅戏结下缘分。
1945

1951
初是第二个阶段。随着舞台实践的不断丰富,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水平迅速提高。她本来就有较好的演唱天赋,又虚心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她回忆道:

我到安庆想把戏演好,就努力学习。那时学表演,主要靠观摩,看着老前辈在台上的一举一动,我就一点一滴记在心里,然后照葫芦画瓢搬上舞台。因为我是女性,演旦角戏的动作要细腻些,像是那么回事,观众看得很有味。

正是凭着这种学习精神,严凤英在表演艺术上崭露头角。据老艺人回忆,《二龙山》一剧的主角是女寨主佘素贞,严凤英扮丫环表演竟使剧名更换为《丫环挂帅》。然而,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暗社会,艺术上崭露头角的严凤英非但没有得到扶助,反而遭到摧残,她被迫一次次地离开她钟爱的舞台,其间,她又学唱过京剧。她流落各地,无家可归,直到新中国成立。
1951
初,她终于重返黄梅戏舞台,这一时期,是她生活上备受磨难、艺术上得以丰富提高的重要时期,也为她后来艺术创造的辉煌作了铺垫。

1951
初开始,严凤英进入了艺术道路的第三个阶段。回到安庆后,她在

群乐

剧场演出,这时,党派干部和新文艺工作者帮助改戏改人改制,使她

接触新文艺思想

。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配合土改、反霸、抗美援朝、宣传婚姻法等,演出过《江汉渔歌》《两朵大红花》《木兰从军》《柳金妹翻身》等。
1952
夏,她参加了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认真学习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思想变化更大,

旧社会把我当成草,新社会把我当做宝

。解放前苦难的经历使她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充满了感情,从而也激发了她积蓄已久的艺术创造热情。从
1953

1965
,她先后主演了《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闹花灯》《牛郎织女》《红色宣传员》《江姐》等近
50
个大小剧目,她的表演艺术水平也不断腾跃,既形成了独自的风格特色,又代表着当时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并对剧种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戏曲从形成之初始,其艺术表演手段中就有了不可缺少的一项
——
歌唱,这是它有别于西方话剧艺术的明显特征。观众步入剧场的心态既是



戏,更是



戏,在相同腔调和其他演员演唱的比照之下,他们审听着眼前演员的演唱是否动人,技巧是否高超,希冀自己被征服。因此,一个戏曲演员,其成就的高低首先就表现在歌唱水平上。严凤英也不例外,她的唱腔,极富艺术魅力,令每个听众都过耳难忘。严凤英先天嗓音好,沙甜的音色尤其适合演唱黄梅戏。但是,她的唱腔之所以能够倾倒听众,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她善于创新。
严凤英的唱腔,首先贯穿着一个



字,在深入把握人物性格与测度具体戏剧情境后,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即所谓

洞达事物之情状
”“
发古人之喜怒哀乐,忧悲愉快

,也是李渔所指出的

唱曲宜有曲情

,有了



才能

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

。《天仙配》是她演唱十分成功的一部作品,她曾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谈过自己的演唱体会,充分表明了她对七仙女在特定情境中情感的把握,并介绍了自己在演唱中的处理方法。
严凤英的唱腔不仅

动听

,而且

好听

,这是她恰当地运用嗓音对黄梅戏声腔进行处理的结果,使演唱

清和圆转,累累然如贯珠
”“
关键词藻时出新奇,使人不能测度,为之限量

。对于这一方面的成就,申非伊的《严凤英唱腔初探》作了细致的分析。她既遵从传统戏曲演唱

字正腔圆

的标准,更追求


”“


的效果。比如《天仙配》

满工对唱

这段唱腔的处理方法,就是在准确把握字音声调基础上,大量运用前倚音,造成下滑、上挂的效果,并且按字调字情的不同,每句都有不同的唱法,使得唱腔生动而不呆滞,既明快又抒情,既纯直又圆润,令人品味不尽。此外,她还经常运用颤音、擞音、顿音等方法,一方面服务于人物情感的表达,另外一方面又使唱腔更加婉转动听。
13

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严凤英的?请概括。
(3

)
14
.请具体说明严凤英艺术道路的三个阶段。
(3

)
15
.请结合文章,理解李渔的

唱曲宜有曲情

这句话的含意。
(3

)
16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文人的经历都是坎坷的。或被流放,或被罢官;或受排挤,或被诬陷
……
但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篇篇不朽的名著,请结合本文
,结合实例,谈一下你对

名人之不幸,艺术之大幸

的理解。
(4

)
答案:
13.(1)
艺术风格;
(2)
艺术道路;
(3)
唱腔艺术。
14

参考答案:
(1)
第一阶段:入门阶段。从小酷爱唱戏,十几岁拜师学艺。
(2)
第二阶段:发展提高阶段。虚心求教,认真揣摩,丰富提高。
(3)
第三阶段:辉煌阶段。吸收新文艺艺术营养,勇于创新,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解析:
文章对三个阶段的介绍比较明确,关键是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基本情况。
15

演员要想把戏唱好,就必须并注重从人物感情出发,在深入把握人物性格与测度具体戏剧情境后,要善于把握剧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唱腔里要始终贯穿着一个



字,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力求达到声情并茂,从而使自己的演唱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16
.严凤英,时乖命蹇,屡遭迫害,但她却以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黄梅戏艺术的辉煌。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文人的经历都是坎坷的,但他们的不幸却带来了艺术之大幸。例如:
(1)
白居易被贬江州做司马,这是他的不幸,但他却写出《琵琶行》这样的千古名篇。
(2)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是他个人的不幸,但他却创作

三赤

——
《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
赤壁怀古》。
(3)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这也是他的不幸,但他创作了

永州八记

、《捕蛇者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73150.html

相关阅读:《梦里梦外的婺源》阅读
《天河新话》阅读答案
《秋的气魄》阅读答案
《兔街的月亮》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背水的日子》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