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一代奇人辜鸿铭》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一代奇人辜鸿铭 陈 彰 辜鸿铭,福建厦门人,名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他以南生于南洋,西学于欧洲,东娶于日本,北官于燕京,故又常以 东西南北之人 自命。得爱丁堡大学文学 一代奇人辜鸿铭
陈 彰
辜鸿铭,福建厦门人,名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他以南生于南洋,西学于欧洲,东娶于日本,北官于燕京,故又常以“
东西南北之人”
自命。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时,方21
岁。在英伦完成学业后,又遍游德、法、意、奥各国,先后荣获文、哲、理、工、神学等博士学位,凡十三个之多。32
岁归国后,精研中国学术,穷四书五经之奥并曾涉猎群籍。因此认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之冠,首家将许多典籍译成西文,传播国外。
辜鸿铭自幼即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植基深厚,但毫无崇外的观念。我们看他归国后,竟能就其学于西方者撷英汰芜,取精用宏,以发扬中国之学术,而又终归于儒家一路,躬行实践,迥非当时一般以口耳为学者所可比拟的。他平日与人谈到“
民族精神的异同”
之点,曾肯定地认为:“
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惟有中国既博大而又精深!”
由此可见他对我国故有文化,是何等的推崇!青时期的辜鸿铭是在西方世界度过的,曾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这种精神压迫的反作用力,使他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鸿铭一代奇才,学贯中西,为世所重。王亮畴生前尝称赞他说:“
鸿铭先生,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早岁游欧美,精研各种文化科目,均能撷英掇华,发其秘奥,著为宏论。迨归国后,专心讲学,春风化雨,桃李盈门,数十如一日,更以余闲,从事著述,独具慧眼,尤以用西文翻译我国多种古籍,皆能尽信雅达能事;于中西文化交流之贡献,厥功其传!”
足证近代学人对他钦佩之一斑。
辜鸿铭虽是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但他为人怪诞,他不但力主保存我国的旧文化,甚至连辫子、小脚、姨太太等也在他的保存范围之列。而他之好辩善骂,尤为当时人把他列为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中日甲午之战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解职到中国漫游,游次武昌,时鸿铭在湖北总督张之洞的幕府任幕僚,当将所翻译出版的英译文《论语》,送一本给伊藤,伊藤因笑问他道:“
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如孔子之教,能行于数千前,而不能行于20
世纪的今天吗?”
鸿铭不假思索地答道:“
孔子教人的方法,好比是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20
世纪,其法仍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的。”
伊藤听了,一时也无词以对,只是含笑点首。
他对于当时权倾中外的袁世凯与富甲海内的盛宣怀极感不满,他们自然也逃不过他的讥笑怒骂。原来骂人不但要有艺术,也需要有胆量,辜鸿铭之骂人则兼而有之,他对袁、盛二人,不但背后骂,当面也骂,而且骂到入木三分,挖苦得痛快淋漓,甚至还编入他的《幕府纪闻》中,以广流传。鸿铭这一类的骂世讽语,大多是有因而发,却不是无的放矢。这使我们觉得这位狂狷之士,实寓劝世于骂世之外,含妩媚于辛辣之中,殊非当时一般泄泄沓沓的士大夫可比拟的。
鸿铭老当益壮,每一谈吐,诙谐百出,妙趣横生。他家里有一个老佣人叫刘二的,跟随他数十,可谓形影不离;而他与刘二平日的穿戴打扮,极为相似,又同样在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以至每有生客登门,几无法分辨。他亦明知会使人误会的,因此常笑对友人解释道:“
刘二是我的影子,我和他二人的穿戴打扮也差不多。”
鸿铭晚,尝应日本聘,主讲“
东西文化”
,留东瀛十余,迄民国十六(
西历1927
)
归国。翌,以疾复发不治去世,享七十有二。
(
摘自《古今名人传记》,台北古今谈杂志社出版,有删改)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
.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辜鸿铭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突出了他的性格特征和在保存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
B
.辜鸿铭早就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儒学功底深厚;后到西方求学,在知名大学深造,加上自己的聪慧和语言天赋,又精通了西学。
C
.王亮畴中肯地评价辜鸿铭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对他的传奇人生进行了高度概括,“
厥功其传”
四字包含着无限的崇敬之意。
D
.辜鸿铭怪异的打扮和生活形态,以及一些奇谈怪论,也体现了他为人轻浮、嬉闹,缺乏一种沉稳、厚重,同时也缺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E
.辜鸿铭好辩善骂,自比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他骂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骂袁世凯和盛宣怀,足见其蔑视权贵,张扬个性的民族主义精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83160.html

相关阅读:《渴望生活??梵高传(节选)》阅读答案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阅读答案
《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阅读答案
《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阅读答案
《通俗史学家蔡东藩》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