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答吴充秀才书》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①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 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
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
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
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遑遑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
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
者也,道不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注:子云:扬雄,西汉辞赋家;仲淹:王通,隋代人。
21
、根据第①
段划线句,概括吴充的文章特点。(用自己的话)(2
分)
22
、可填入第②
段“□”
中的虚词,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
奚 B
岂 C
胡 D

23
、在第②
段画线句中划出停顿处,用“/”
标出。(2
分)
24
、本文虽为书信,实际上是一篇观点鲜明的文论,请写出欧阳修的文学主张。(用文中的话)(2
分)
25
、第③
段划线句含有两种论证方法,请分别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1
、言简义丰(意思相近即可)(2
分)
22
、D
(2
分)
23
、然而惠然见临/
若有所责/
得非急于谋道/
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2
分)
24
、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2
分)
25
、作者首先通过例证法(1
分),孟子一生追求“
道”
没有时间著书、荀子到晚才著书,却成就圣人之名,从而证明“
道”
通透而文章自然佳妙的道理。(1
分)后又通过对比论证(1
分),将孟子、荀子与子云、仲淹相对比,证明道不通透,文章也只能勉强为之自然不会佳妙,从而突出道胜才文至。(1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05130.html

相关阅读:《北齐书?高长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房知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子贡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詹鼎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仪望,字望之》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