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华佗论 刘禹锡》阅读答案附翻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 ~ 9 题。 华佗论 刘禹锡 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 ① 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至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

9
题。
华佗论
刘禹锡
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

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至仓舒

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

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
夫以佗之不宜杀,昭昭然不可言也。独病夫史书之义,是将推此而广耳。吾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杀材能众矣。又乌用书佗之事为?呜呼!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而暴者复借口以快意。孙权则曰:“曹孟德杀孔文举矣,孤于虞翻

何如?”而孔融

亦以应泰山杀孝廉自譬。仲谋近霸者,文举有高名,犹以可惩为故事,矧

他人哉?

【注】①荀文若:敢于向曹操直谏的谋臣荀?。
②仓舒:曹操爱子曹冲的字。
③壬人:指奸佞小人。④虞翻:吴国的官员,历事孙策、孙权,屡犯颜谏诤,惹得孙权要杀他。
⑤孔融:字文举。其任北海太守时曾重用一人,后又要杀他,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以应泰山(应劭)自比。⑥矧:sh
ěn
,况且。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宜议能以宥
宥:辅助、帮助。
B
.然犹不能返其恚
返:使……平息。
C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原:探究、推究。
D
.独病夫史书之义
病:担心,忧虑。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为曹公所怒
//
犹以可惩为故事
B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
昭昭然不可言也
C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
执死生之柄者
D
.而惩暴者之轻杀
//
而暴者复借口以快意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以操之明略见几
凭着曹操的深明韬略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
B
.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
后来一些记忆不牢靠的人,更是以讹传讹
C
.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
D
.又乌用书佗之事为
又何须记录华佗的事呢
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借所叙述的曹操杀华佗一事,指出了“执柄者”轻杀材能的错误,也为下文阐发观点提供铺垫。
B
.文章第二段强调史书记载华佗被杀是为了警示后人善待人才,可是后世的奸佞小人却常以此误导糊涂的当权者。
C
.文章第三段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在对比中突出了曹操轻杀材能的残暴,表达了自己对“执柄者”的极大愤慨。
D
.文章中“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一句表明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期待统治者能以古为镜,有所儆戒。
阅读答案
6

A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宥:宽恕、赦免)
7

C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C
项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
A
项中前“为”为介词,“被”;后“为”为动词,“当作”。
B
项中前“然”为转折连词,“却”;后“然”为表状态的助词,“地”。
D
项中前“而”为连词,表顺承;后“而”为连词,表转折)
8

B
(本题综合考查文本内容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
B
句子的意思应该为“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
9

C
(本题综合考查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第三段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并非以对比突出曹操的残暴,而是共同来揭示当权者轻杀材能的普遍)
【附一】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史书上说华佗因自恃才能而厌恶服侍权贵,为曹操所恼恨。荀?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关系到人命,应该考虑他医术高明而宽恕他。” 曹操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这样的鼠辈呢!”最终因为拷打而使华佗死在狱中。直到他的爱子曹冲生病将死、他发现救治也挽救不了儿子性命的时候,才有后悔杀死华佗的叹息。唉,凭着曹操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深明韬略,然而还是如此轻易地杀掉人材。荀?有这样高的智谋、门第和名望,用十分明白的道理来责问他,然而还是不能使他的怒气平息。掌权者发怒,真害怕这样的事情啊,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执柄者要谨慎的啊!
推究那些史学家在史册上记载这件事的原因,这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的人的刑罚,采纳贤德的人的劝告,而惩戒残暴者的轻率杀戮。因此从华佗恃能到曹操后悔,全都详细地记载在史书上了。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的请求。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人材呢!”竟不知道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材的不可多得。有人一定会发出惋惜人材的叹息。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死了,又会怎么样?”竟不知道到了后悔的时候,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这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吗?
拿华佗不该杀来说,是十分明白而不用多说的。我只是担心那史书上的意义阐发不足,于是把这层意思推论而发挥罢了。我看自曹魏以来,那些掌握死生权柄的人,因一怒就杀掉人材的情况是很多的。我又何须写华佗的事呢?唉!不忘记以前的事情,是期望能收到劝善又惩恶的效果!但那些残暴者又拿这件事作借口来随心所欲地杀人。孙权就说过:“曹操杀死孔融了,我对于虞翻比他强多了,怎么能比呢?”而孔融也用应劭杀孝廉来与自己做比较。孙权是近于称霸的一流人物,孔融有高尚的美名,还都以应该惩杀为先例,更何况其他人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22736.html

相关阅读:《崔沔字善冲》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上书言世务》
《黄英 蒲松龄》阅读答案附翻译
《游丰乐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元顺,字子和》阅读答案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