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校训塑造着现代中国的大学精神 袁济喜》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校训塑造着现代中国的大学精神 袁济喜 大学被比喻为象牙塔,被看做是思想学术的殿堂。莘莘学子跨入校门第一眼所见,往往是这所大学的校训,或遒劲有力 , 或大气磅礴。中国大学
校训塑造着现代中国的大学精神
袁济喜

大学被比喻为“象牙塔”,被看做是思想学术的殿堂。莘莘学子跨入校门第一眼所见,往往是这所大学的校训,或遒劲有力,
或大气磅礴。中国大学的校训多数源自中国的古典典籍,其中“学”字和“德”字出现的频率最高。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12
所“211
大学校训中,出现“学”字41
次,占37%
;“德”字紧随其后,为30
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学明德尚学的价值取向,“德”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精神联系。细究其中缘由,中国主流的大学精神主要是儒家奠定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明德尚学,进德修业。《礼记•中庸》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体现出的就是“博学明德,知行合一”的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与现在作为学府的大学,意义是不同的,它是指最高的学术或者学问境界。大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而达到道德人格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先秦孔子提出的六艺之教到现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均体现出其内在的精神脉络。“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些大学的校训句式工整、质朴雅正,无一例外地包蕴着传统精神,体现着东方智慧和中国气派。
孔子曾坦陈自己的忧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孔子对当时道德的沦落和学习的废弃忧患重重,认为这是礼乐文明毁弃的结果。在孔子看来,只要唤醒在当时物欲横流、道德失落的社会中的人们久被泯灭的孝悌之心,犯上作乱的事也就自然减少了,社会的礼义与秩序可望恢复与张大,他所憧憬的三代之治也就实现了。
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主要是一种经典文化。《文心雕龙•宗经》有一句话:“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用现代话来讲,也就是认为经典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相对真理,指它有时代性;绝对真理指它是永恒的,贯彻始终。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古代的一些经典,同样陶冶着我们今天按照西方的模式兴办的大学。清华大学是庚子赔款之后由美国人投资办的,是一所西式大学,但是,梁启超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概括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来;而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来自《汉书》,追求的理论联系实际、忧国忧民、学以致用的中国传统。
然而,自“五四”之后,随着人们对于当时的国势以及文化选择的重新思考,于是中国固有之传统再度被人们审视与反思,有人提出要照搬西方的办学模式。其实,从文化发展历史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历经磨难,它是生生不息的,不可能在改革的大潮中被消弭,或者自生自灭。此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吸纳外来文化和新陈代谢的机制。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王国维一直强调,不懂西学也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学,反过来说,不懂国学,也不能真正了解西学,所以,学贯中西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基本的思路。中国古代经典《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说,中华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容纳外来文化,或者是拥抱外来文化。北大办得好,并不是全盘接受西方的结果,也不是墨守传统,而真是融合的产物。清华大学校长于1925
提出办国学院,作为一所西方化程度比较高的学校,尚且要“寻出中国之魂”,我们更没有理由办学“去中国化”了。
(摘自《光明网》.12.29.

1.
关于“学”与“德”之间内在的精神联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训中突出“学”与“德”不是偶然的,它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密不可分,从先秦孔子提出的“六艺”到现代社会的“德智体美”,一脉相承,都表现了二者的结合。

B.
“大学”,其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学习而达到道德人格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事实上中国传统教育的确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C.
《大学》中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的“大学”不是指学府,而是指最高的学术或者学问境界,意在既要“博学”,又要“明德”。

D.
中国大学都存在明德尚学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要通过博学与修学达到明德进学的目标。这一点从“学”字和“德”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就可以看出。

2.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些大学的校训或直接取自典籍,或化用典故,包蕴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体现了东方智慧和中国气派。

B.
孔子时代,社会道德沦落,人们普遍不愿学习,孔子认为只要唤醒了在当时物欲横流、道德失落的社会中人们久被泯灭的孝悌之心,社会的礼义与秩序就可以恢复与张大了。

C.
传统的经典既是具有时代性的相对真理,又是能贯彻始终的永恒的绝对真理,因此,古代的一些经典,同样可以影响着我们今天按照西方的模式兴办的大学。

D.
从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陶冶着现代大学精神,这也证明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在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四以后,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不适用于现代化大学的建设,
应该引进西方的教育思想,这是对当时的国势以及文化选择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B.
中华五千文明虽历经磨难,但始终薪火相传,未曾中断过,再加上我们文化所具备的吸纳外来文化而推陈出新的能力,可以说,我们不用担心被西方同化。

C.
要想懂西学,就应该懂国学;反过来说,不懂国学,也不能真正了解西学。所以,中华文化只要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就能真正做到学贯中西,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基本的思路。

D.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要想办好现代化大学,既需要继承好固有的文化传统,利用好本土的资源,同时,也要吸收、借鉴西方优秀的办学经验。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D
。以偏概全,原文是对112
所大学进行的统计,并非所有大学。

2.B
。曲解文意,原文为“可望”。

3.C
。只要……就,过于绝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71457.html

相关阅读:《说“似”》阅读及答案
《谈文人的“素心”》阅读答案
《互联网:没有脚印的道路》阅读答案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阅读答案
《中国文化??一种诗性的文化》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