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方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基本技能训练对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地理技能的含义
  技能是运用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取得期望成果的活动。也就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动作方式。
  地理技能是人们进行地理实践时采用的一种使其活动程序和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方式。简言之,地理技能主要是地理实践操作能力。
  (二)地理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
  《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地理技能是从事地理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一般认为地理基本技能可归纳为:地图技能;地理综合分析、归纳推理技能;地理图表技能;地理观察与社会调查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
  (三)基本技能训练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之一。概括起来,基本技能训练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技能训练是现代社会对的新要求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对教育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研究,提出了教育应发展学生三方面的能力:观察力;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这三种能力,正是创造力的基本要素。纵观这三种能力,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系统的渗透在整个地理知识领域,换句话说,地理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是以这三种能力为基点的,完成培养和发展这三种能力,则是地理教学的中心任务。
  时值今日,人类社会进入了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愈来愈要求劳动者手脑并用,要求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同时具备认识技能、操作技能和社会技能的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 高中学习方法。当今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教育,都很重视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充分显示出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掌握地理基本技能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条件
  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不仅是获取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必备的条件,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地理能力、发展学生的重要途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技能,就可以独立地,随时随地吸取地理新知识。因为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内的学习更是无法将所有的知识全部学到手,所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今天在的帮助下才能获取的知识,那么明天在没有的帮助下也可以独立获取新知识。学生掌握了这个“金钥匙”,就会觉得经常有新的知识可学,他们就会不断的寻求知识,发现知识,向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进军。
  3.基本技能的训练能够发展学生的地理
  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中,发展思维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地理思维能力,也就是人们在对地理事实材料,即地理事象的名称、数据、分布、演变、景象、景观等表象进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归纳、综合、演绎等手段,对地理规律和成因进行的抽象认识过程。
  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要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必备条件,然后联系周围事物和现象作一些观察,经过思维,进行逻辑推理,加以综合概括,这样就能获得比较全面的完整的知识。
  例如学习地图技能,学生如果掌握了识读地图的技能,对教师所讲授的地理现象,不仅容易理解、容易,而且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因为光靠语言和文字很难说清地理事物的位置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生来讲,空间地域概念的形成更不是一、两次课堂教学就能够实现的。在运用地图教学时,一定要启发学生认识并掌握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比如,讲授长江,我们就不能把地图上表示长江的曲线仅仅看作是一种符号,而应该引导学生认识长江的流向怎样受地形影响?为什么在中上游形成了
  “W”形状?雅鲁藏布江在西藏东南部为什么会发生90°的大转折?学习城市地理,就不仅仅是在地图上确定城市的位置,而要联系城市的发展条件,认识它们的分布规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为什么多沿江分布?我国钢铁工业为什么一般多分布在煤铁产地?学生通过识读地图上所反映出来的简单地理事物,经过进一步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之后,从地图上获得的知识就可以转变为能力,一旦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他们就可以在识读地图的过程中独立地获取地理知识。
  4.培养基本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地理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地理知识的实践性所决定的。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实际上就是要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就是强调要注意知识的应用和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能够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材。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也充分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精神,从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基础知识、规定基本技能训练,并指出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际中是怎样应用的。
  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农业生产实践活动,都需要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需要对自然环境分析的知识,需要生产布局的知识,需要人类活动与环境如何协调的知识,这不仅需要有阅读地图的能力,还要用到绘制地图的能力。例如:搞农业要懂得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地理环境的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知识,就要会编绘农业规划地图;搞工业就要懂得扬长避短,合理布局,防止污染等等。总之,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都不能离开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鉴于以上所述,基本技能训练在地理教学中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的教学形式则不该拘泥于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应大力提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动笔、进行竞赛游戏等活动,使他们从中获得基本技能。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四个现代化迫切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材,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显然不仅仅是教学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教育思想问题,这对于教师来说,要求是大大提高了,既要有本门学科的足够广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趣味横生的教学艺术,还要掌握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就,并能善于组织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形成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二、各种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各部分内容都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可归纳为两类:一是必练的,二是供学生选练的。从整体看,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形成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较为合理的体系,且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单项到多项逐级提高。
  关于基本技能的训练方法,广大地理教师在实践中模索出不少的教学新法,其经验不可胜数且各具特色。我们将从地图、示意图、图表、地理观察和调查等方面逐一介绍如何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地图技能
  地图技能是各种基本技能的核心。由于地理事物的地域空间广阔,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状况都要通过地图表示出来。
  地理区域的划分,自然环境的地带性研究,学习世界地理知识,了解国际形势,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旅行等等,都离不开地图。所以地理教学在传授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对学生进行地图技能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归纳起来,可从以下儿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
  1.识读地图
  可以说,学习地理知识要掌握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地图。而识读地图又是学习地图知识的基础。学生在接触地理知识的最初阶段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地图知识。
  地理教材中,每节内容除文字叙述外,都有地图、地理插图和图表等紧密配合。可见“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这一说法的真实性。
  怎样指导学生识读地图呢?教师应把握这样两点:在指导学生识读地图前,必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和地理基础知识,然后辅之以一定的练习,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地图的思路和方法。例如,识读一幅地形图,学生必备的知识应该是:地图的方向、经纬网的概念、比例尺的意义,等高线的知识以及图例和注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准确地判定该图所表示的区域在地球的哪一方位,范围大小以及图上所反映出来的地理事物。
  另一点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识读地图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认识始于观察。没有观察就不能有丰富的、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静到动,先易后难有计划、有步骤地随着所学知识的深入,相应地设计出观察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初中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充分适用教学挂图,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亲自体验观察的全过程,在观察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程序、方法和规律。读图训练有各种方法和途径。在学习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所在地等,可采用分片识读的方法、编成顺口溜的方法、“顺时针”识读法等,容易引起,名称好记,但不要离开地图,以掌握具体位置。此外,还有比喻法,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将一些省、自治区的轮廓给予形象的比喻,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山西近似一个平行四边行;湖南、江西好象是两位少数民族人物头像;甘肃象哑铃、两边大、中部细小;台湾象香蕉;宁夏似橄榄;湖北象一只伏于洞庭湖之滨的青蛙。以上都是学生容易掌握的方法,学生从地图上获得的地理知识,形象直观,就比较巩固。
  阅读地图要有计划、经常训练,使学生在地图上找地名,确定经纬度位置、定方向等等,能做到准确、熟练、好中求快。
  阅读地图要注意多角度的分析和综合。如阅读我国的地理位置,首先对整体有个一般的了解,这就是对我国的轮廓、范围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然后再从各个角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即从纬度、海陆分布、与其他国家接壤等几方面进行观察,然后将其综合,得出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完整认识。在读分区地图时,要注意与全国地图相对照,以加深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地图,为使获得的印象鲜明、完整,一目了解,可让学生在图上用红蓝铅笔把所观察的内容勾画出来,按走向勾画山脉,顺流向和起止点勾画河流和交通线,对物产分布的记号等等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2.填绘地图
  填绘地图既是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思考、眼看、手绘、进一步熟悉地图上有关的地理事物的分布,不仅记住了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又培养了绘制地图的技能技巧。
  填绘地图的练习,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力求准确、整洁、美观。课堂填绘时,要适当指导,依次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填绘地图与注记要注意两点:一是所填绘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要准确。二是使用的图例的形状和颜色应尽量与常用图例一致。注记的字体也要与一般地图上常用字体一致。如注记河流使用水形体、注记山脉用山形体,且要和它的伸展方向平行、注记城市用仿宋体使之醒目,一般要与纬线相平行,且字要端正,讲究科学性、艺术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
  填绘的方法可以师生结合、视听结合、讲练结合、图文结合、手脑并用,也可采用边讲、边看、边填、边画的方式,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当堂消化。
  3.分析地图
  在地图上分析地理特征,就是运用有关地理原理对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实材料作出分析归纳。这是读图技能的较高层次。识读地图主要是弄清楚地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等的简单判读,但分析地图就不能只是对单调地罗列地理事象,要深入到去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主要解决该地理事物是“什么样的”、“什么关系”、“为什么”的问题。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得的地理知识,都要尽可能启发学生从图上去索取,从图上找答案,逐步养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
  训练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要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幅到多幅地图的复合。例如:讲我国河流分布及流向时,提出为什么许多大河滚滚东流?让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学生可以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形象地看出我国大陆“三级阶梯”的地形大势,从而认识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因果关系。又如,对于欧洲气候的认识,从气温和降水这两个最基本的气候要素的年变化中得出,欧洲与同纬度的亚洲大陆东岸气候截然不同,通过用图思考,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学生在解答问题的驱动力影响下,才有兴趣有信心去观察地图,探究这一规律的成因,通过进一步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出欧洲大部分位于西风带内,西临大西洋,又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加之欧洲地势低平,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暖湿的西风长驱直入;而半岛众多,海岸曲折,使得欧洲各地距海都比较近,容易受到海洋的调节。因此得出与同纬度的其他大陆相比,欧洲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的气候特征。
  如果在地图上认识两个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可以用两幅地图进行对比分析。如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图,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进行对照,就可以看出两大洲海陆轮廓、海岸、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特征差异。根据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就可以对南北美洲的特征明确的认识。又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一章时,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图及“世界一、七月气压和风”分布图,找出世界上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哪些洲、哪些地区和国家气候类型相同或相似。
  为什么纬度相近的上海和巴勒斯坦的海法,前者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后者却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呢?气候形成因素是什么?通过读图可以发现:我国的上海位于亚热带亚洲大陆的东岸,太平洋西岸,它是在东亚季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而海法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其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种气候的形成是因海法位于亚洲大陆西岸北纬30°—40°的地中海沿岸,由于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随之交替控制地中海沿岸所决定的;而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范围,是纬度30°—40°的地区,至此又可得出:凡是纬度在30°—40°之间的大陆两岸,都可能有与地中海沿岸相似的气候,这就把非洲南端,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北美加利福尼亚地区和南美智利中部的气候也联系起来,统称为地中海式气候,这一规律的得出,对于全球地中海式气候的分布,就毋庸逐一记忆了。这样富有直观性、启发性的观察比较,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学知识的自觉性。
  如果认识某个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认识有关地理事物的成因,可将该区域有关地理要素的几幅地图重叠起来观察,如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一月气温分布图与水系图重叠,就可以认识到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河流水文特征,具有水量北少南多,冬季北有结冰期,南无结冰期,从而弄清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阅读、填绘、分析地图的训练,学生逐步熟悉了运用地图学地理知识的方法,附着在地图上的知识通过符号、颜色、轮廓、线段、数据等在头脑中再现,这种再现越明显、越具体、越准确、越经常,知识就越巩固、地理能力就越能得到发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9170.html

相关阅读:热带草原气候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