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达标检测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
B.可以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
C.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相同
D.少量通过浓CaCl2的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只能生成SO2,A项错误;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二者褪色原理不同,C项错误,亚硫酸为二元中强酸,酸性比盐酸弱,S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
2.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O2氧化物??→+H2O酸或碱??→+NaOH或HCl盐
A.硅 B.硫
C.铜 D.铁
解析: 硫可 依次发生以下反应:S+O2=====点燃SO2、SO2+H2O H2SO3、H2SO3+2NaOH===Na2SO3+2H2O。
答案: B
3.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黄(燃烧硫黄)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制取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
A.硫的漂白性 B.硫的还原性
C.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解析 : 燃烧硫黄生成SO2,利用SO2的漂白性将银耳漂白,但SO2本身对人体有害。
答案: C
4.下列反应中 ,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
A.2SO2+O2 催化剂△2SO3
B.SO2+H2O H2SO3
C.2H2S+SO2===2H2O+3S↓
D.SO2+2H2O+Cl2===H2SO4+2HCl
解析: A、D两项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SO2被氧化,表现还原性,B项中S元素化合价没 有改变,C项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SO2表现氧化性。
答案: C
5.用某溶液浸湿滤纸后置于集气瓶口,以检验瓶中是否收集满SO2气体,则该溶液是(  )
A.BaCl2溶液 B.KMnO4酸性溶液
C.淀粉KI溶液 D.澄清石灰水
解析: SO2与BaCl2溶液、KI溶液都不发生反应,而与滤纸上的石灰水反应能生成少量的白色CaSO3沉淀,但此现象并不 明显。KMnO4酸性溶液能氧化SO2,自身的紫色褪去,现象明显,可以检验SO2气体是否集满。
答案: B
6.下列几种溶液既能检验CO2中SO2的存在,又能除去SO2的是(多选)(  )
A.溴水 B.酸性KMnO4
C.饱和NaHCO3溶液 D.NaOH溶液
解析: CO2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均不反应;SO2能与Br2或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之颜色褪去或变浅,这样既检验了SO2的存在,又除去了SO2,饱和NaHCO3溶液虽然能除去SO2,但没有明显现象不能检验SO2的存在,NaOH溶液既能吸收CO2也能吸收SO2。
答案: AB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三氧化硫
B.标准状况下,每摩尔三氧化硫的体积约为22.4 L
C.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三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解析:  A中SO2虽既具氧化性也具还原性,但不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才能被氧化,B项中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体积不是22.4 L;D中SO3中硫虽为+6价,但并不具氧化性。故A、B、D错误。
答案: C
8.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3种盐的一组是(  )
A.SO2、CO2 B.Cl2、Al2 O3
C.CO2、SO3 D.SiO2、CO2
解析: 注意题目中条件是“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各物质反应的方程式为:SO2+NaOH===NaHSO3,CO2+NaOH===NaHCO3,Cl2+2NaOH===NaCl+NaClO+H2O,Al2O3+2NaOH===2NaAlO2+H2O,SO3+2NaOH===Na2SO4+H2O,SiO2+2NaOH===Na2SiO3+H2O,分析以上反应可知B项符合要求。
答案: B
9.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发生如下的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和还原剂是(  )
A.2e-,H2 SO4 B.4e-,SO2
C.2e-,Br2 D.2e-,SO2
解析:  ,这是SO2体现还原性的重要反应,反应中还原剂是SO2,整个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答案: D
10.

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滤纸均褪色都能证明SO2的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解析: Na2SO3晶体和浓H2SO4会发生反应Na2SO3+H2SO4===Na2SO4+SO2↑+H2O。A项中SO2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能使它褪色;B项中品红试纸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而沾有KMnO4溶液滤纸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项中氧化性:I2>SO2,所以SO2不能把I-??→氧化I2,淀粉KI试纸不变蓝;D项中实验室多余的SO2需用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气,SO2+2NaOH== =Na2SO3+H2O。
答案: CD
二、非选择题
11.在括号中填写二氧化硫在下列反应中表现的性质。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1)SO2+Br2+2H2O===2HBr+H2SO4(  )
(2)SO2+2H2S===3S↓+2H2O(  )
(3)SO2+2NaOH===Na2SO3+H2O(  )
(4)SO2+Ca(OH)2===CaSO3↓+H2O(  )
解析: (1)反应式S+4O2→S+6O2-4,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2)SO2使H2S中的S-2被氧化为S,说明具有氧化性。
(3)(4)SO2与NaOH、Ca(OH)2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些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答案: (1)B (2)A (3)D (4)D
12.

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6种气体:①H2
②Cl2 ③O2 ④HCl ⑤CO2 ⑥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若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3)若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解析: (1)从B口进气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若从A口进气则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必须与O2不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
(2)若排水法收集,则气体必须不溶于水,应从A口进。
(3)若用浓H2SO4干燥气体,必须从B口进气。
答案: (1) ②③④⑤⑥ ① (2)①③ A (3)①②③④⑤⑥ B
13.已知X、Y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

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式
X________、Y________、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解析: A与HNO3酸化的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中含Cl-,B与盐酸酸化的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中含SO2-4,又根据X、Y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X能与Fe反应,则X为Cl2,Y为SO2,A为HCl,B为H2SO4,C为FeCl3。
答案: (1)Cl2 SO2 HCl H2SO4 FeCl3
(2)Cl2+SO2+2H2O===2HCl+H2SO4
2Fe3++SO2+2H2O===2Fe2++SO2-4+4H+
14.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表格
装置 实验现象 体现SO2的性质




解析: Na2SO3能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H2SO3是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SO2具有漂白作用,可使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氧化性,能与还原性气体H2S发生反应,生成S沉淀:2H2S+SO2===2H2O+3S↓;SO2具有还原性,能将氯水还原为无色的HCl:SO2+Cl2+2H2O===H2SO4+2H Cl。SO2是酸性气体,可被NaOH吸收,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吸收过量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SO2+2OH-===SO2-3+H2O
(3)

① 溶液变红色 SO2水溶液显酸性
② 溶液褪色 漂白性
③ 溶液变浑浊 氧化性
④ 氯水褪色 还原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5242.html

相关阅读:高二化学化学平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