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记住北大有个叫 王瑶的 教授 钱理群 王瑶 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 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 我们把先生看作是 魏晋风度 和 五四精神 的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
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
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
我们把先生看作是“
魏晋风度”
和“
五四精神”
的一个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
清峻、通脱”
。鲁迅也说:“
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
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
出语多谐”
,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他们都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
,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
斯文扫地”
。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
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看起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存放起,多酝酿几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于是就定了做“
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
这个题目。
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
不要急于发表文章”
。他说:“
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作‘
后发制人’
。有的学者很轻,很快就写出文章,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但一旦出就一发不可收,有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他说:“
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
沉潜”
二字。要沉得住,潜下,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我从1960
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5
,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可以说做了二十五的准奋,练了二十五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选自
11
月5
日《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王瑶教授曾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
,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对此,他坦然处之,一点也不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
B.
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急功近利,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
C.
王瑶教授基于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否定了作者为毕业论文准备的前一个题目,而建议他做“
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
这个题目。
D.
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了王瑶对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
E.
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变革的代,面对着种种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

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
魏晋风度”
和“
五四精神”
的一个传人?请简要分析。(6
分)

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6
分)

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
沉潜”
二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
沉潜”
作用的理解。(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1
)【参考答案】E 3
分,A 2
分,C 1
分;B
、D
不给分。
(2
)【参考答案】①
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都包括“
清峻”
和“
通脱”
两方面,而王瑶恰巧具备这两个特点。②
王瑶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③
王瑶有一种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文革中,当其他知识分子因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
而感觉窘迫、难堪时,王瑶却能泰然处之。(6
分,每点2
分)
(3
)【参考答案】①
平时放任不管:从不给学生上课,每周跟学生闲聊一回(或:无为而治,一入学只开一个书单,任学生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②
在学术研究的关键时候点醒学生: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给予方向性的指点。③
在人生的关键阶段点醒学生:给你以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或“
告诫学生要厚积薄发;教诲学生要抵制诱惑,学会拒绝”
)(6
分,每点2
分)
(4
)【参考答案】“
沉潜”
是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必经之路。①“
沉潜”
有助于排除外在的干扰,静心做学问,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②“
沉潜”
有助于蓄势,对好的论文选题,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急于完成,酝酿几,才能做好;“
沉潜”
有助于厚积薄发,作者牢记导师沉潜的教诲,并身体力行。从1960
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到1985
开始不断地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这是沉潜二十五的必然结果。③“
沉潜”
有助于抵挡诱惑。沉潜于学术深处,生活深处,才能心无旁骛,潜心钻研,远离浮躁虚华,避免诱惑。(8
分;观点明确2
分,能结合文本从三个角度合理阐释,得6
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60086.html

相关阅读:《不为人知的氢 弹功臣:于敏》阅读答案及解析
《两张收据》(作者日本内海隆一郎)阅读答案
《子恺漫画》阅读答案
《蔡元培先生》阅读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