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高考规范结构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高考作文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高考作文规范结构

议论文常见结构:

总分式、对照式、层进式、并列式

总分总+并列式

 

规范结构

第一部分:

总--( 第一节)引出观点

第二部分:

(第二节)分析评议观点

分 (第三节)确立第一分论点进行分

(第四节)确立第二分论点进行分析

(第五节)确立第三分论点进行分析

总--第三部分(第六节)深化、总结观点

 

第一部分:总论。引出观点(或只是提出问题)

要求:这一部分因为处于篇首,会给阅卷老师留下第一印象,所以要多花些功夫,可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力求写得精彩,同时要紧扣中心论点,快速入题,防止绕圈子。

例:关爱是什么?关爱是体贴,是夜半时分书桌上不凉不烫的白开水;关爱是温馨,是病床前幽香的百合;关爱是同情,是乞丐碗中一枚枚铮亮的硬币;关爱是关注,是山区孩子捧着书本的喜悦。

第二部分:分论。可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

 

材料:

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何以从水中上岸?

原来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以“沉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思路点拨】

关键词是“沉潜”,表现材料主旨的一句提示语是“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由此及彼作横向联想,“沉潜”之于人生同样十分重要。在不利形势和条件下,只有沉潜蓄势才能取得成功。由此,我们至少可以获取两个最佳论述角度:人生为什么要沉潜蓄势?人生应该怎样去沉潜蓄势?

【专题指导】

本节主要练习的结构模式是“总—分一总”,但重点谈的是中间主体部分的“分”,即分论。动笔前应该围绕中心论点精心提炼和拟写分论点,并将其放在每一层的段首,拟写分论点的要求是:分而有理,分而有序,分而有度,分而有范。

分而有理就是列举推敲分论点的角度要科学合理,重心准确。围绕中心论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论点之间应该不重复,不包含,不交叉;重心要准确,紧扣关键词,不能偏移。

分而有序,就是要统筹所罗列出的分论点,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安排好他们之间的顺序,或由重到轻,或由小到大,或由浅到深……不能东扯西拉,杂乱无章。

分而有度,就是分论点在数量上应该达到最合理的个数,既不能太多(三四个足矣);也不能太少(尽量不低于三个)。因为分论点如果在五个以上,在规定的800字的考场作文里,每个分论点就只能有100字左右的篇幅了,这样的话,—般很难把分论点说深说透;分论点如果低于三个,结构上则会有不完整、不匀称之感。

分而有范,就是每个分论点要表达得精炼规范,具体来说,每个分论点不应该太长,字数最好控制在20个字以内;如果分论点太长,考官往往不容易—眼看出。每个分论点的字数应该大致相同,结构大致相似,因为这样的句子既醒目,又更能显示考生不同凡响的表达能力,还能体现构思的整体性、严密性和精巧性。

【典型病例】

根据以上拟写分论点的要求,分析下面几组分论点存在什么问题。

论点一:沉潜具有强大力量。分论点:(1)写文章,讲求的是一种让人喟叹的气势。 (2) 搞学术研究的人尤其需要注意沉潜。

论点二:美丽的弧线来自沉潜。分论点:(1)沉潜之后的弧线,是最完美的弧线。(2)沉潜之后的弧线,是最具魅力的弧线。(3)沉潜之后的弧线,是创造奇迹的弧线。

论点三:沉潜重要。分论点:(1)沉潜,是为了下一次还能够爆发。(2)沉潜,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爆发。(3)沉潜,是为了掩藏自己的爆发行为。

论点一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角度失当。两个分论点分别从写文章的人需要沉潜和搞学术研究的人需要沉潜两个方面阐述,视野狭窄,文章指向的对象缺乏广泛性,不能使分论点合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二是分论点只有两个,不匀称,不丰富;三是分论点(1)没有扣住关键词“沉潜”,且句式随意,不整齐,不精炼。

分论点二的主要问题是重心偏向了“弧线”,而不是“沉潜”,且内容基本上雷同,缺乏层次性。

【病例诊断】

论点三的分论点(1)(2)虽然语气上有递进,但内容重复,阐释起来将十分困难;第三个分论点“沉潜,是为了掩藏自己的爆发行为”溢出应表达的中心思想之外,与材料的主旨也没有关联。

【精彩分论点】

1.为人生蓄势,要有足够的勇气;为人生蓄势,要有坚强的信念;为人生蓄势,要有恒久的耐心。

2.沉潜能够历练我们的意志;沉潜能够积聚我们的实力;沉潜使我们准备得更完善;沉潜使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范例一

第一节提出观点:昙花用一年的时间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多年的精力地下修炼,才换来响彻四周的引吭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地沉潜,才换来迅猛的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同一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

第二节分析观点: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中心论点)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第二部分:分论点一(3):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例:勾践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举兵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分论点二(4):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例:康多莉扎·赖斯,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在美国政坛画出“一道完美的”人生“弧线”。

分论点三(5):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邓小平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指导思想。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终于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第六节:分析深化观点: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它虽然充满寂寞与痛苦,却能让养分变得充足,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第七节;总结观点:把沉潜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遥不可及的彼岸。

范例二:人生的深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第一节:提出问题:

喷薄而出的海啸蓄势在大海的深处,震烁天地的雷电酝酿要云层的深处,参天屹立的大树扎根在泥土的深处。自然的力量大都来自于自然的深处,而我们人生的力量又源于何处呢?

第二节:分析、提出观点

毋庸置疑,它来源于我们人生沉潜的深度。换句话说,我们沉潜的深度给了我们人生中最关键的力量,而关键的力量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论点提出鲜明有力)

分点论述

分论点一:沉潜深度源自持之以恒的毅力。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俄国画家列宾为了完成一幅画《涅瓦河边的普希金》竟花去了20年时间。展示了他人生沉潜的深度。

分论点二:沉潜深度源自始终如一的专注。

例:著名昆虫学家洪式闾在杭大工作期间潜心钻研,身在西湖边,十多年不曾游览西湖。他说:“天下美的东西太多,而我的事情更多。”他这样的人生深度美让西子湖黯然失色。

分论点三:沉潜深度源自不畏困难的勇气。例;居里夫人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勇者,她的人生深度在她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在打下的一个又一个惊叹号中延伸。

深化观点:

没有沉潜入水,企鹅就不会有破水而出、登上陆地的力量,也就没有了那一道优美的弧线;同样,如果没有沉潜的功夫,一个人就只能永远漂浮在人生长河中随波逐流,永远无法登上属于自己的陆地,更无法飞上属于自己的天空。

第7节:扣题总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江万丈,非一川之功。我们的沉潜需要我们的毅力,我们的专注,我们的勇气。有了这些,那么就让时间去蓄积我们的能量,让生活去酝酿我们的爆发。只有冲天而起的那一刻,才是我们创造人生新高度的时刻,才是显示“沉潜”巨大力量的时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zzw/1660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