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明史?谢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古诗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杰,字汉甫,长乐人。万历初进士。除行人。册封琉球,却其馈。其使入谢,仍以金馈,卒言于朝而返之。历两京太常少卿。南京岁祀懿文太子,以祠祭司官代,杰言:“祝版署御名,而遣贱者将事,于礼为亵。请如哀冲、庄敬二太子例,遣列侯。”帝是之,乃用南京五府佥书。累迁顺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属吏被荐者以贿谢杰曰贿而后荐干戈之盗荐而后贿衣冠之盗人以为名言。进南京刑部右侍郎。二十五年春,杰以帝荒于政事,疏陈十规。言:“前此两宫色养维一,今则定省久旷,庆贺亦疏。孝安太后发引,并不亲送。前此太庙时飨皆躬亲,今则皆遣代。前此经筵临御,圣学日勤,今则讲官徒设,讲席久虚。前此披星视朝,今则高拱深居,累年不出。前此岁旱步祷郊坛,今则圜丘大报,久缺斋居;宸宫告灾,亦忘修省。前此四方旱涝,多发帑金,今则采矿榷税。前此用财有节,今则岁进月输;而江右之磁,江南之纟宁,西蜀之扇,关中之绒,率取之逾额。前此乐闻谠言,今则封事甫陈,严纶随降,但经废弃,永不赐环。前此抚恤宗室,恩义有加,今则楚?见诬,中?旋出,以市井奸宄,间骨肉懿亲。前此官盛任使,下无旷鳏,今则大僚屡虚,庶官不补。是陛下孝亲、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用、听言、亲亲、贤贤,皆不克如初矣。”不报。召为刑部左侍郎,擢户部尚书督仓场。时四方遇灾,率请改折,杰请岁运必三百万以上方许议折,从之。三十二年,卒官。初,杰父教谕廷衮家居老矣,族人假其名逋赋。县令刘禹龙言于御史逮之。杰代讯,几毙。后抚赣,禹龙家居,未尝修隙,时服其量。
(节自《明史列传一百一十五?谢杰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属吏被荐者以贿谢/杰曰/贿而后/荐干戈之盗/荐而后/贿衣冠之盗/人以为名言
B.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属吏被荐者以贿谢/杰曰/贿而后荐/干戈之盗/荐而后贿/衣冠之盗/人以为名言
C.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属吏被荐者以贿谢杰/曰/贿而后/荐干戈之盗/荐而后/贿衣冠之盗/人以为名言
D.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属吏被荐者以贿谢杰/曰/贿而后荐/干戈之盗/荐而后贿/衣冠之盗/人以为名言
11. 下列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定省,即晨昏定省,指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是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B.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后来皇后和普通大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C.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
D. 江右,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东西与左右常可互相替代,故汇右又指江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最(
A. 谢杰自觉自律,清正廉洁。万历初年中进士后,就职于礼部行人司。后受朝延委派去册封琉球,琉球国送厚礼,谢杰推却他们的馈送。
B. 谢杰从政为官,尽职尽责。任太常少卿时,认为以祠祭司官代列候祭祀懿文太子不合礼制,就劝谏皇帝要按礼制派遣列侯祠祭。
C. 谢杰忧国优民,敢于进谏。皇帝荒废政事,他从孝亲等方面向皇上陈述了十条告诫意见,皇上认为他说得没道理,但仍征召他为刑部左待郎。
D. 谢杰为人正直,襟怀坦荡。族人冒其父名逃税,刘禹龙告发其父,他代父受讯几乎被打死。后刘禹龙退职家居,他巡抚赣州,却并未寻隙报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使入谢,仍以金馈,卒言于朝返之。
(2)前此披星视朝,今则高拱深居,累年不出。
【答案】
10. B 11. B 12. C
13. (1)琉球的使者入宫中答谢,仍用黄金馈送给(他),谢杰最终向朝廷汇报了此事并悉数退回了黄金。(2)在这之前,您披星戴月上朝,现在却深居宫中不理政事,常年不临朝。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根据句子的充分必须有主谓宾的充分,可判断“巡抚”是动词,后面要带名词,所以应该是“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排除AD。比较BC两项,再根据前后的内容,“曰”的主语应该是“杰”,而不是“属吏被荐者”,所以应该是“杰曰”,故选B。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1.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有时也可以结合着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B项,“后来皇后和普通大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错,应该是“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皇上认为他说得没道理”错,原文是“不报”,意思是“皇上不予回答”。
点睛: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省略句是“仍以金馈”应译为“仍用黄金馈送给他(或赠送给他)”;“返”应译为“还”“退回”如果译为“使他们回去”不给分。第二句得分点:“视朝”译为“临朝”“上朝”,均可得分;“累年”译为“连年”“多年”“常年”均可得分。
参考译文:
谢杰,字汉甫,长乐县人。万历初年进士,授职行人,册封琉球,谢杰推却他们的馈送。琉球的使者入宫中辞谢,仍用黄金馈送,终于在朝廷说了让他们返回。任两京太常少卿。南京每年祭祀懿文太子,以祠祭司官代替,谢杰说:“祝版上署上皇帝的名字,结果派卑贱的人行事,亵渎了礼节,请如哀冲、敬庄二位太子的事例一样,派遣列侯祠祭。”皇上肯定了他的意见,于是任用南京五府佥书负责。谢杰逐渐升到顺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属吏被推荐的人以钱来谢他,谢杰说:“贿赂而后推荐,像是拿着戈矛的强盗。推荐而后接受贿赂,是披着衣冠的强盗。”人们把它当作名言。后晋升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天,谢杰因为皇帝荒废政事,上疏陈述十条告诫意见。说:“此前侍奉两宫太后亲热恭敬出自一心,现在却长久地未如期进宫请安,节日庆贺也少了。孝安太后出丧,皇上也不亲自护送。以前太庙的岁时祭祀,陛下皆亲自前往,现在都是派人代替。以前开讲经筵,陛下亲临,日日勤于圣学,现在讲官形同虚设。以前披星戴月上朝,现在却深居宫中,常年累月不出来。以前如有旱灾,陛下必步行到郊外祭坛祈祷,现在祭天的大礼,很久不见陛下素食斋戒;宫殿报告灾情,陛下也忘记了反省。以前倘若四方发生旱涝,陛下大量发放币金,现在则开采矿产征收利税。以前财用节省,现在每岁进贡每月输入;而江西的磁,江南的..,四川的扇,关中的绒,都大大超过了定额。前段时间乐于接受直言劝谏,现在则刚上疏,严厉斥责的圣旨就随之而降,一经免官,便永不再任用。以前抚恤宗室,恩义有加,现在藩王被诬赖,宦官四出,用市井奸诈之人离散骨肉亲情。以前官吏人才济济任以使用,下面没有空缺的职位,现在则大官屡屡虚设,众官也不予补足。陛下在孝养尊亲、尊敬祖先、致力于圣学、勤于政事、敬戴上天、爱恤民众、节省财用、接受谏言、亲近宗亲、任用贤人等方面,皆不如以前。”皇上不予回答。征召为刑部左侍郎,升为户部尚书督管仓场。当时四方发生灾乱,都请改折为银,谢杰请求每岁运粮到三百万以上的才许议论改折,皇上听从了他。万历三十二年(1604)死于任上。起初,谢杰的父亲教谕谢廷衮在家居住死了,族人顶替他的名字逃避赋税。县令刘禹龙告诉了御史,将他逮捕。谢杰代替他被审问,几乎死去。后来谢杰巡抚赣州,刘禹龙在家居住,谢杰没找他一点麻烦,时人都折服他的雅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ci/1160654.html

相关阅读:《韩非子?二柄》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熊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吕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张仪司马错论伐蜀》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杜甫《绝句二首》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